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推力矢量控制在掠飞击顶弹道中的方案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反坦克导弹总体设计方案,在导弹头部加入推力矢量控制装置,以实现导弹在弹道末端折转击顶.建立了推力矢量控制阵列模型,分析了推力矢量控制与飞行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离散二次规划法对推力矢量控制方案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TVC方案避免了弹体抬头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导弹击顶时的落角,可降低对战斗部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吸附式转轮除湿机机组在大型地下人防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民华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3):19-19,53
针对具有平战结合功能,地下建筑要求大量新风,新风湿负荷大、除湿空间分散、冷却水不易排放的特点,采用吸附式转轮除湿系统,结合VBV和新风空调系统,实现空间内温湿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除湿机中采用新型模糊控制方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模糊控制的优点,提出了除湿机的一种分段组合模糊控制的新方案,新方案采用传统定速开停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构成分段组合模糊控制,在湿度偏差大时,使除湿机以高频定速除湿;当温度在设定值附近时,采用模糊控制,用该方案与安全模糊控制和传统定速开停控制方案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控制方案既提高了除湿速度,也保证了房间相对温度的稳定性,并且在能耗方面达到了与安全模糊控相近的节能效果,说明该方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市场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定位了自适应温度调节器的研究目标,即具有自然风、暖风、加湿、除湿四位一体,并可以根据环境温湿度条件进行自适应调节的日常小电器。根据目标确定了产品的功能实现原理和控制方法,并对自适应温度调节器进行了外观设计和使用说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夏热冬冷地区南京市某办公建筑为例,设计一种与土壤源热泵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以达到舒适并节能环保的要求.方法通过应用TRNSYS软件建立子系统模块,然后建立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以及常规热泵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对系统各设备能耗、热泵机组性能及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重要部件的性能进行模拟;通过太阳能作为再生能源时提供的热量、除湿转轮的除湿量和全热换热器交换的湿量,分析系统运行效果;采用Airpak软件对室内温湿度进行模拟,分析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实现室内舒适度效果;并对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及常规热泵空调系统进行经济性及环保性分析.结果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全年能耗相对常规热泵空调系统节省能耗29. 4%,并且可以通过全热换热器与除湿转轮基本实现对南京地区建筑湿负荷的处理,进而减小热泵制冷能耗.结论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对环境污染小,节能环保,其应用更具有可行性与长远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3GPP基本要求和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设计一种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多模移动通信射频前端电路方案。在软件无线电思想下进行射频前端电路方案的对比分析,完成对射频前端的滤波器、混频器、放大器、AD/DA等模块设计,并对电路进行SI仿真及PCB设计实现,严格按照3GPP技术要求测试射频模块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相位噪声小、转换灵敏度高,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自制过程控制装置的基础上,采用Simens公司的S7-300系列PLC进行水位控制系统设计。该方案经过硬件设计、软件编程、WinCC绘制监控画面、参数整定等。结果表明,S7-300 PLC可有效地提高系统控制指标,并实现了对水位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8.
ALSTOM气化炉的分散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ALSTOM气化炉的非线性、多变量动态特性,提出了2种基于常规PID控制器的气化炉多变量控制方案.方案1首先通过相对增益矩阵分析法确定气化炉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然后确定多变量控制方案;而方案2是对国外学者提出的一种不能满足全部测试要求的方案的改进.对2种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多工况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方案1只要在适当放宽煤量改变速率限制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满足ALSTOM气化炉的基准测试要求,而且各项控制指标均优于方案2;方案2能严格满足各项基准测试要求,但系统总的动态控制品质逊于方案1.与许多复杂控制算法如模型预测控制不同,控制方案基于常规PID控制,便于工程实现,对工业应用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三菱最新一款PLC编程软件--GX Works2软件,通过提出四工位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分别对四工位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进行了PLC地址分配,通过PLC控制程序和GX Works2软件中的仿真功能,使控制系统实现了启动、往返运输、自动停车等功能,最终完成了PLC控制方案的设计和系统的联机调试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同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结构、冷却方式、运行原理等,探讨多种防潮防凝露方案,吸取传统方法的经验和教训,研究解决潮湿凝露问题的根本方法——设置良好的带干燥设备的除湿系统,对循环空气和新风进行除湿处理,降低除湿区间大气湿度以防凝露.并以典型风机为例,通过对其运行参数及温湿度曲线进行分析对比,验证最佳的风力发电机组防潮防凝露方案及其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溶液除湿系统具有高效、温湿度独立控制、相较于常规空调冷凝除湿灵活与节能等优点,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能够发挥极大的优势。提高溶液除湿系统的循环性能是解决极端热湿气候区高湿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为研究溶液除湿系统如何在极端热湿气候区通过优化循环结构来提高系统性能,以永暑礁为例,分析绝热型叉流除湿器与再生器的运行参数及联合循环方式,研究除湿自循环+级间循环模式的溶液除湿(SD-SIC)系统最佳回流比。通过对除湿器与再生器模型进行数值计算表明:定风量SD-SIC系统最佳回流比为0.8,在该回流比下系统平衡时的除湿/再生量、除湿效率、溶液总能耗密度分别:4.69 g/s、60.53%、72.85 kW·kg/s,分别是SD-IC系统的2.2倍、1.2倍和0.6倍;调节除湿回流比可作为定风量工况SD-SIC系优化空气-流量匹配的方法:在定风量工况下,除湿回流比可以将除SD-SIC系统往最佳流量配比下的SD-IC系统优化,且比SD-IC系统更加节能。可见SD-SIC系统拥有良好的节能潜力,可为极端热湿气候区溶液除湿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货舱风险显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开发了仿真软件包,可模拟系统在各种工作模式下的温度、压强,相对湿度等参数的响应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风除湿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住宅和常规住宅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夏季和除湿期的除湿量,对比研究了两种建筑的热湿比特征和室内高湿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近零能耗住宅和常规住宅除湿量变化主要取决于新风和渗透风量,无人时段换气次数对总除湿量影响较小。在不考虑新风显热负荷和湿负荷的情况下,近零能耗住宅夏季和除湿期的热湿比分别降低至常规住宅的45.3%和38.5%。以室内温度为控制参数时,近零能耗住宅在夏季和除湿期的室内高湿度时长比常规住宅长。夏季减小近零能耗住宅无人时段的开窗换气次数,除湿期适当开窗通风有助于减少室内的高湿时数。  相似文献   

14.
以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提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理想除湿效率的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并结合已有实验研究,对空气和盐溶液的质量流量、入口温度及入口含湿量、入口浓度等因素与系统溶液除湿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单一增大溶液质量流量或减小空气质量流量都可以增大系统液气比,但这两种情况中系统除湿效率的增长规律是不同的;在不同液气比下,理想除湿效率均随空气含湿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液气比越大,理想除湿效率变化转折点所对应的空气含湿量越大;除湿效率将随溶液入口浓度增大而增大,而空气入口温度及溶液入口温度对除湿效率无显著影响.文中结果校正或拓展了已有的研究结果,并更加精细、合理.  相似文献   

15.
蓄冰柜在密闭空间中的降温除湿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证密闭空间内环境的温湿度在人员可接受的范围内,参照矿用救生舱降温除湿技术,基于fluent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研制了一种新型蓄冰柜降温除湿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蓄冰模块的数量,电力中断情况下可取出蓄冰模块进行自然对流降温除湿,融化后的水可以供人员饮用。通过实验,得到了蓄冰柜在强制对流工况下的降温除湿特性及其保温性能,结果表明:相同环境温湿度条件下,入口风量越大,总降温除湿量越大,但出风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单位质量空气降温除湿效果下降;进风量相同条件下,环境温湿度越高,单位质量空气降温除湿效果越明显;总传热量与进风量近似成正比例关系,而且环境温湿度越高,比例系数越大;在进风量大于420m3/h的工况下,蓄冰柜降温除湿量可以满足容纳15人的应急密闭空间形成的冷负荷。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室外的气象条件和室内的通风要求,在夏季用地能对新风进行了降温除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风经地能降温除湿后其温湿度基本满足该地区居住建筑室内通风的要求,且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沿海地区综合管廊内部湿度较大,对管线及支架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本文以平潭综合管廊工程为依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综合舱通风过程,分析通风对流下的速度场分布及温、湿度场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通风作用下,温、湿度较快发生变化的位置出现在速度较大的地方;距进风口100-180m处的各截面温、湿度场在变化过程中存在分层现象,应重点关注下层区域的温、湿度指标;通风是有效的除湿手段,但随着通风距离的增大,通风除湿效果呈减弱趋势,通风分区不宜过长。本文的研究对综合管廊的通风实际运营管理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南方热湿地区室外气象资料,分析了其室外气候特点,提出了南方热湿地区新风除湿的要求与条件.以重庆地区为例,根据土壤能的特点分析其在4~10月的部分时间有除湿能力,将其用于新风除湿是可行的.同时,试制了土壤能新风除湿通风装置,并进行了夏季运行实验,在实验新风量120m3·h-1时,装置出口空气温度在23℃时,含湿量稳定...  相似文献   

19.
针对锂加工所需低湿度环境空词设计的特点,在分析了常用除湿方法的除湿机理、特点、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经过对几种低湿度空词设计方案的比较。认为此类工程宜采用硅胶转轮与冷冻联合除湿方案。介绍了低湿度环境空调工程施工、安装需采取的特殊措施,如空词室宜采用装配式结构,地面采用防静电地板,空调风管需保温并采取严格的密封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01地下室送排风系统属于反应堆厂房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子系统。在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调试阶段运行过程中,发现室外湿热空气进入01地下室各工艺间后,在墙壁及运行设备上凝结大量冷凝水,影响运行设备安全。该文在分析了现场环境条件、设备安装情况下,提出了对01地下室送风系统的技术改造方案,在送风机箱上改装冷冻除湿单元等。经改造后调试试验证实,01地下室湿度明显降低,无大量冷凝水出现,排除了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隐患。同时,加装的电加热器也有效解决了,冷冻除湿装置投入后,01地下室工作环境温度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