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文学是继口头文学、书写印刷文学之后出现的新文学形态,具有网络的依赖性、延伸性和网民互动性等特征。它还具有真正的全民参与性,突现文学中“俗”的传统。丰富了谐谑、戏拟、反讽、审丑等民间艺术手法。网络文学也颠覆了传统文学的生产运作规则和书写范式,消融了传统文学的题材痕迹。也从深层次上动摇了文学的外在功能。网络文学的未来走向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是以民阀文学的形态出现,彰现文学的原生状态,表现人类生存意义及其追求的自由开放和无拘无柬。并将大量涌现。如何使网络文学坚守文学的审美诗性。这将是当代文艺理论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传统文学和电脑网络碰撞的产物,是新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学在失去轰动效应之后,为什么会在网络上异军突起,获得新的生命力?本文试图从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创作载体和接受方式几方面入手,思考网络文学的出现,给传统文学创作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的勃兴就时代文化和社会变革而言,自有其合理性,然而仅具有合理性,并不能为网络文学赢得应有的地位,网络文学要更好地生存,有必要敞开自己的视域,追求与传统文学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媒对文学最明显的影响之一是在网络传媒与文学的交叉中产生新的文化样式——网络文学,造成文学载体和传播方式的革命。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相比,网络文学传播表现出流行性、超文本性、多媒体化和互动性四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网络写手与传统作家从网络文学诞生起似乎就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创作过程又天然存在着差异。网络文学以大胆新颖的构思,激情澎湃的情感以及它“另类”的语言,在文学这块领域内大放异彩。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冲击,同时他们又在相互影响,并不断走向交融。  相似文献   

6.
传播视域下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媒介文学化”与“文学媒介化”两个维度。考察新世纪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发现,“文学媒介化”借助于新媒介(网络与手机)得到了大力彰显。网络文学与短信文学既是“文学媒介化”的结果,也是“文学媒介化”的“新宠”。“文学媒介化”不仅使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也使短信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更,从而在整体上促使新世纪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互联网为文学营造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体制,网络成功地培养了一批新型文学作者,形成了与传统文学多元共生的局面。就目前来说,网络文学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来研究,而缺乏对个案的研究,对网络文学的研究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和全新的眼光,简单的指责和印象式的批评是研究者所要警惕的。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代以来,随着机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文学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网络文学为主的电质文学横空出世,并迅速在文学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版图。在这种情势下,如何看待新媒介与文学的关系,如何认识文学的守旧开新,如何把握目前中国文学的演化形态,显然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这里刊发的三篇文章,探讨电质文学(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传统文学)的关系,既有对新老文坛发展的关注,也有对文学本身现状的思考以及文学走向的前瞻性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9.
每一种媒介的诞生都会催生一种新的文学形态,此种新型文学形态将因为承栽媒介以及时代环境等原因,呈现出与其他文学形态有所区别乃至截然不同的特性。作为现代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手机文学与时下后现代审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它从创作到消费的诸多特点决定了它对传统写作构成反叛,同时也对与之相似的博客文学构成超越。在这个多元时代,手机文学将与传统文学以及网络文学互相提升、互相竞争,共同营造一个和平共处、动态平衡的泛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作品中意识形态和表达方式滞后于时代的特性。同时,由于其更注重娱乐性和实用性,因此具备了民主性、自由性、对个体生命的真实关注以及广泛的参与互动等特征,这种特性恰好是公民教育的实质。基于网络文学和公民教育在构建上的契合,我们有必要通过提升公民意识教育中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监督意识,完善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及读者群体的素质,搭建良好的法制环境,确保网络文学既能坚守文学阵地,又能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艺学、美学、现当代文学等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对象。借助各学科的思想资源,当代网络文学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其中,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建构问题、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问题、网络文学的产业化研究、网络文学的类型和作品研究、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研究等成为近年来网络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是古老的文学和全新的网络相互融合产生的。一方面,它必然符合文学的根本属性——文学是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要素构成的一种活动。因此,它产生作为文学活动而存在;另一方面,它的技术属性又使文学在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层面上发生了众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的出现是一个显著的文学事件,网络文学的成熟依赖于整个网络文化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纯粹的批判和拒绝部不是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学走红 作家态度冷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这两年人们常挂在嘴上的一个词,它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正日益显现。爱好写作的一族更是利用网络任意挥洒、随心所欲地发表作品,满足创作和倾诉的欲望,尝试发表作品的快感。人们给了网上传贴的这些文字一个专门名词:“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如今正在网民中逐渐走红。有人预言,“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主要方式”。它果真会在新的一个世纪取得如此显赫的地位吗? 无论是网上作者还是网下作家,都认为网络文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名叫“小木克”的网民说,他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动机是“为了找回一点写作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文学本体论往往把文学当作一个固定不变的对象来看待,试图寻找文学某种稳定的本质特征,回答“文学是什么”,把文学的某一属性当作文学的本体,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所走的都是这一路子。本文认为,传统文学本体论提问的方式是错误的,不应该追问“文学是什么”,而应该追问“文学如何存在”。从这一角度看,文学就是人类的一种对话方式,是作者和读者以文本为核心进行的心灵交流。这一对话是双向逆反的过程,并且包含了各种复杂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文学的互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是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根本特征,也是其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互动性的实现依赖技术的支持,与网络文学表现内容的当下性和文本结构的开放性、动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学是网络技术延伸和普及的产物。因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技术优势,网络文学相比于印刷性传统文学,拥有巨大的自由,并呈现出平民化风格。同时,网络文学的自由性对传统文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文学传播方式经历了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和网络传播三个阶段,每一种传播方式都规定了特定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在口头传播阶段,作品通过口耳相传,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了面对面的接触关系,文学活动具有密切的人际交流性质,作品简单质朴,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变体。书面传播阶段,创作和接受都成为个体行为,作者有可能对作品进行精雕细琢,极大发挥了语言的潜能,形成个人的写作风格,文本在流传过程中虽然具有了较大稳定性,但读者的接受却体现出很大创造性。网络传播阶段,文学借助于网络广泛传播,扩大了文学的影响面,作者的写作和读者的接受都突破了传统文学体制的限制,体现出自由性和随意性,创造了特有网络文学文体——超文本。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为着一种已经完成的社会华丽仪式和庄严仪仗而创作的,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光荣才会有它应有的地位。《文汇报》曾刊载关于目前我国网络文学现状的文化报道时指出:十余年来,网络文学正在重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内部格局的变动给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生态带来了许多新特点, 报纸不管是对文学新闻还是文学作品的传播,均在反映文学的外在生态层面,而非文学的主体,但它却是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消长沉浮的一面镜子,也是人们感知文学状况的一扇窗口.文学的网络传播冲击了既有的文学传播秩序,网络创作与阅读活动的后现代特征和网络本身极大的发表空间,使文学对期刊、书籍等印刷媒介的依赖有所松弛,但由于作为网络文学的特质的互动性不足等原因,网络文学传播与其应有的革命性相符的文学观念与价值体系来路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