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切皆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11,(11):I0013-I0014
题记:在《咨询就是一场修行》里,讲到咨询与禅的关系,自古茶禅一家,咨询的滋味即是茶味,皆是百苦回甘,所以,咨询·茶·禅·道可为一家,是为记。 从来名士爱评水,自古山僧喜斗茶。水几於道,茶几於禅。咨询百味,即是禅心茶味,百苦而回甘,悟道而成趣。  相似文献   

3.
张彤 《科技资讯》2014,(14):226-227
皎然,字昼清,是谢灵运十世孙。从小出家为僧,常有诗歌唱和,被时人称作"江东名僧"。本文从齐梁诗风的复兴、诗与禅的结合、齐梁诗风的复兴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创作的《诗式》对中唐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驴子与马     
有人赶着一头驴子和一匹马行走在路上。驴子对马说:"我吃不消了,驮不动这许多东西。帮帮忙吧,哪怕只帮我驮一些些也好哟!"马不理睬驴子。由于劳累过度,驴子最后倒在地上,死了。这时,主人便将驴子原来驮的东西全部放到了马的背上,外加了一张驴皮。于是,马嚷道:  相似文献   

5.
读者圆桌     
福建蔡颉:《和式料理发源地》一文中谈到千利休时说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聪明的一休"。本人恰好对此二人略知一二,这是俩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人,一定要说联系的话,那就是都源出禅宗。千利休(1522~1592),幼名四郎,出身商人家庭,师从禅宗名僧绍鸥,法名宗易,天正十三年由天皇赐法名"利休",乃是日本战国末期一大奇人,除了茶道天下无双外,政道、商道也无一不精,后因威望过高为丰臣秀吉所忌,被迫于本觉坊剖腹。而那位"聪明的一休"在历史上的原型则是室町后期的禅宗狂僧一休宗纯。此人身世极为特殊,1394年1月1日生于京都,乃后小松天皇之子,母亲则出自名门藤原家。一休自幼出家,机智名动京都,他行事狂放不羁,精通禅道,一生致力禅宗改革,乃是日本历史乃至整个佛教史上的名僧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禅与茶道"、"禅与饮茶"、"禅与种茶、制茶"、"茶禅文化及其传播"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其主题是:禅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是相当深入且广泛的,"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官癖     
明朝时候,一位太守,死在任上,阴魂不散,每日黎明,衙门点卯,他必乌纱束带,打扮整齐,坐在堂上,微笑点头,接受吏役叩头礼拜。太阳一出,就消失了。到了雍正年间,一位姓乔的太守来此上任,衙门里的人将此事告诉他,乔太守说:"此有官癖者也,身虽死,不知其死故尔。"第二天,不等死鬼来,乔太守就坐在了大堂上,死鬼远远而来,一见大堂上已经有人,于是非常沮丧,长吁一声,悄然而去,从此不再来。  相似文献   

8.
韩贞是王艮、王襞的弟子,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受王艮、王襞禅学思想特别是王襞的禅学影响的影响,韩贞虽然从学泰州后弃佛归儒,甚至对佛教有所批评,但他一生也没有脱离佛、道的影响。韩贞修的禅是儒禅,也是吸收了佛道修行方法的综合之禅。韩贞强调内悟、静修,主张无说为妙,所以他修的禅也是一种哑禅。  相似文献   

9.
《奇闻怪事》2013,(7):38-39
龙婆爽是位泰国东北部室家喻户晓的奇僧。这位奇僧活在世上已经很久很久了。一位年老的信众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听父亲说过,祖父经常看见那位仙风道骨的瘦和尚。我祖父在九十多岁才过世,父亲也活了八十多岁,而我今年已经七十多岁,我们三代人加起来差不多两百多年,那你们想想这位奇僧的年龄有多少?"  相似文献   

10.
"老王"是《老王系列》的叙事主角,他以独特的方式观人生百态,察世间万象。"老王"是作家王蒙虚拟的存在,他亦真亦幻,亦禅亦道,是一个被修辞化的"老王"。文本中,"老王"的修辞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拥有多重的修辞语义,二是参与作品的修辞传释,三是传递作家的修辞哲学。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一位年岁过百却依然精神抖擞的老翁半路上与一位修禅的老和尚相遇。老翁礼貌地向禅师施了个礼,开口问道:"小老头听闻大师禅道高深,今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师。"禅师双手合十,面目慈祥地喧了一声佛号,却没有说话  相似文献   

12.
在方志敏关于"死"的理念中,"死"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它既是生命的终结,也是生命的升华,产生的是一种激励后人更加努力奋斗的精神。方志敏的关于死的意义、死的价值、死的期望及对死的态度的表述,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方志敏关于"死"的理念渊源于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的哲学命题,但它具有时代特征,有自己独特的哲学之道。  相似文献   

13.
围观花和尚     
正不论中外,对修道之人情欲的揣测,都出自一种触犯禁忌的刺激心理。薄迦丘写《十日谈》,许多黄段子都跟修道士有关。中国人也爱如此。《水浒》这种名著,公开引苏轼段子道:"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  相似文献   

14.
“王田私属”制是王莽改制的核心内容,公元9年王莽称帝后便下诏行“王田私属属”制。诏令指出:“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惠众者,投诸四夷,以御魑魅。”①但是,这一制度推行之后,“天下謷謷然,陷刑者众,后三岁,莽知民怨愁,下诏诸食王田及私属皆得买卖,勿拘以法.”②“王田私属”制推行三年便以失败而告结束。那么,应如何评价这一制度呢?笔者认为,单就其成败便做出一个简单的、非此即彼的二值判断,是不客观的,只有把它放在当时的历  相似文献   

15.
大多学者研究认为,韩贞是先信佛后弃佛从儒的,通过史料的梳理和研究,可发现韩贞尽管对佛教有所批评,但一生并没有离开佛道的影响。特别是师从王襞之后,韩贞受其影响,不仅佛道情结更重,其所修之禅也是吸收了佛道修行方法的综合之禅,当然这种禅主要是哑禅。  相似文献   

16.
金钥匙王     
千年极速攻破参善堂首先把9个九法僧引到120,60那里,一定要找齐,然后把他们都砍去三分之二的血但不要砍死,然后分别派5个人出去找青铜火炉,找到了火炉不要打死,也是砍去它的血,就守在火炉的旁边不要走开。然后得有10个人去把那9个九法僧一起砍死,当九法僧死后再叫守火炉的人把火炉砍死,当这些九法僧跟火炉都死了以后,有5分钟的时间从105,40这个门进去到参善堂。  相似文献   

17.
禅道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重要内容,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性艺术。禅道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水墨画的绘画精神与艺术风格,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样式与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墨画与禅道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道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重要内容,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性艺术.禅道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水墨画的绘画精神与艺术风格,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样式与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19.
晚唐五代僧诗,虽然大多都深深打上了佛教禅林的烙印,但是他们多描绘所居寺院一带壮观的自然山水、清幽雅静的寺院庙观,抒写山居生活的惬意情怀,以独特的方外视野看俗世红尘,以禅眼佛心观照万物,发挥一切能力营造幽远清雅的意境,让禅情诗意在他们的作品中极致相融,因而在作品审美取向方面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风尚,那就是清幽雅静的独特审美品质。  相似文献   

20.
假定形成在硫酸盐和硝酸盐等核上的云滴溶解了酸、碱性气体,在很短时间内达到气液平衡,本文在先前的数值模式计算基础上,考虑大气中H_2O_2和O_3对SO_2的氧化过程对云水酸化的作用,并考虑云内液态含水量的改变对云水酸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大气中SO_2的氧化过程对云水酸化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H_2O_2是一种比O_3更有效的氧化剂,而云中液态含水量改变对云水酸化的贡献相对地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