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没有实际损害就不构成侵权”这一中国传统的侵权法理论正日益受到挑战。因为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出发,把侵权人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侵权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即禁止即发侵权,才能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尽早的、真正的保护,才能体现出法律所追求的公正。但中国的知识产权法目前除新修订的专利法中引入了禁止即发侵权制度外,其他知识产权法中并无相关规定。那么,如何在审判实践中禁止即发侵权?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对上海互感器厂诉周某、湖州某厂不正当竞争案的审理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2.
杨星 《科技信息》2008,(6):152-152
商业秘密禁止令在相当广泛的领域内发挥着强制性作用。侵害行为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商业秘密的公开.根据侵权不能使权利人丧失利益的原则,法院仍有必要对遭受侵害的商业秘密进行积极的持续性保护。这种持续性保护,在一定条件下,于诉讼前就得实施,并贯穿整个诉讼程序的始终。这是我国商业秘密禁止令制度构建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搜索引擎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问题之解决须建立在网络服务模式和工作原理基础上。作为“引路者”,未直接实施受著作权人专有权控制的行为,是间接侵权者,构成要素包括在网络上非法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该使用对作品权利人造成了损害、网络版权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及部分情况下的主观过错。传统著作权间接侵权判定“避风港规则”需随搜索引擎技术发展进行修正,在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建立良性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字库、字体是否应该予以保护,我国著作权法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而国际社会则通过不同的立法模式给予其不同程度的保护。从方正公司诉宝洁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来看,我国法律应当给予具有独创性的字体“美术作品”著作权保护,赋予计算机字库权利人“演绎作品”著作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和假冒专利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也曰趋呈多样化,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逐年上升,大有蔓延扩大之势,这不仅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更严重的是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当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权利人往往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维权.但效果往往不明显,以至造成反复侵权、恶意侵权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专利侵权的判定是整个专利法的核心部分。本文从专利侵权入手,首先论述了专利侵权行为、专利侵权的表现形式、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然后着重阐述了我国专利法对于专利侵权的惩罚措施即专利侵权的责任。以此来增强对专利侵权判定方法、原则的掌握,提高专利侵权判定司法实践水平,减少专利侵权案件的发生,提高办案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促进专利事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7.
侵权责任法顾名恩义地指出侵权产生的是责任而非债,且契合我国立法体例。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未明确从权利人的角度指出其中物权请求权与次生请求权的区别,并给请求权规范基础的寻找造成不便。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有效地解决了请求权规范基础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价格是商品经济社会最普遍的现象.我国市场价格紊乱行为必须依靠政府对价格实施宏现调控来解决,本文从价格宏现调控的必要性及实施调控的具体条件出发,提出在“入世”的新形势下如何实施价格宏观管理和调控,即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9.
商标侵权赔偿数额的认定一直是商标侵权案件司法审判中的难点和争议点。对商标侵权诉讼司法实践案例的实证研究发现,审判实践中存在适用法定赔偿的案件比率过高、在侵权数额认定方面缺乏法定赔偿计算方法、赔偿范围过窄、权利人举证困难等问题。建议通过建立法定赔偿的量化标准体系,适用比例原则,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减轻权利人举证责任负担,扩大商标侵权的赔偿范围等策略,完善商标侵权赔偿数额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王明丽  宋艳丽  贾翠平 《科技信息》2010,(21):I0125-I0125,I0073
自1986年陕西汉中安乐死案件发生以来,安乐死传入我国已有20余年,传入至今人们对安乐死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究其原因主要与我国特殊的国情有关.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道德传统的国家,传统的“孝道观”、“生死观”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安乐死的行为与这些传统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改变这些观念是促进安乐死实施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现行专利法对专利侵权赔偿的三种计算方法,一方面造成对权利人的赔偿往往是十赔九不足,使权利人怠于维权,侵权活动也愈益猖獗;另一方面也经常出现将不合理的负担强加给侵权人,损害民事赔偿的公平与公正原则,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禁止混淆是Trips协议和我国新《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所规制的商标权利范围底线,国外立法对“混淆的可能”的规定可资借鉴,通过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在制止混淆方面的对比,明确法律保护商标和商业标识权利人利益以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技术创新法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保护创新才能激励持久的创新,而保护创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法律保护,实现技术创新,法律法规是坚强的后盾。一、我国技术创新法制建设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多项与技术创新有关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初步构筑起我国技术创新法制的基本框架体系。1.制定并实施了科学技术基本法。1993年10月10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进步基本法,为我国科技立法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为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内容”层面的丰富,这种转向与蜕变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老百姓需要物质富裕,更要精神充实。作为丰富我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措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家家通、长期通”的实施步伐也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商标侵权就是对商标权的侵犯,是对商标权人对其商标进行支配的不正当干涉。商标随同商品一起进入流通渠道,商标权人对附注于商品上的商标的支配权在流通渠道是否终结,即商标权的穷尽问题为大多数学者所肯定。而本文坚持对商品的流通渠道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确定商标权的穷尽问题,不能一概地说商品一进入流通商标权利人的商标权就发生穷尽。本文主要从商品流通的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谈论商标权的穷尽问题,从而更准确地界定在商品流通中的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16.
从侵权行为形态的角度看,“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是一次典型的大规模产品侵权案件。文章以这一事件为例,分析了大规模侵权案件的产品责任分担,主张引入美国的市场份额责任理论,即根据各个生产厂家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不同进行责任分担。  相似文献   

17.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方面表现在实施了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行为方式)以及该行为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危害结果)两个方面。从行为方式上考察,包括非法获取、滥用、第三人侵权等四种;危害结果(包括重大损失及其现实可能性、)是区别这类行为罪与非罪的关键。本罪的客观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商业秘密专有权的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8.
新闻自由作为各国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的重要表现形式,既依赖于法律的保护,同时又为法律所限制。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自由,超出法律规定的限度即可能构成新闻侵权。在现实生活,无论哪个国家,都存在着新闻报道侵权的问题。本文就此对新闻报道侵权的含义、构成进行分析,对其认定标准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荣誉权被侵害的样态:妨碍、破坏应当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获得荣誉称号的行为;侵占权利主体的荣誉权;否定权利主体的荣誉,侵害荣誉权;毁损、侵夺权利主体荣誉证书、证物的行为。荣誉权被侵害的救济:对权利人应当获得荣誉称号而遭受侵权没有获得的,或已经获得荣誉称号而被非法剥夺荣誉称号的,一经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就认为被侵权方享有该荣誉称号,无须重新颁发、补发荣誉证书;其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在财产损失为要求:对权利主体物质损害的赔偿,应当判令侵权方支付或退还权利人应得的奖金和其他物质损失,引起诉讼造成权利人经济损失的,也应包括对权利人精神损害的救济。  相似文献   

20.
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举证责任分担的一般原则是“谁主张 ,谁举证”。但在一些特殊的侵权诉讼中 ,可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 ,即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 ,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以体现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 ,更好地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