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考虑到Mises屈服条件的非线性,应用加权余量法分析了外边界固支环板在线性荷载与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极限荷载。针对线性荷载的不同分布形式,给出了极限荷载的计算公式,得到了极限荷载的数值计算结果及影响曲线,并与最大弯矩极限条件下的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其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一致极限概念,建立了累次极限的几类换序条件,得到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3.
对高强钢筋混凝土预制弧板井壁结构的研究表明,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高强钢筋混凝土预制弧板井壁结构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影响其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厚径比和配筋率。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10MPa,极限承载力提高1.26MPa。厚径比每增加1%,极限承载力增加085 MPa。增大配筋率对提高其极限承载力作用不大,配筋率增大3倍,极限承载力只增加了0.1MPa。  相似文献   

4.
用奇异函数法计算环板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极限荷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奇异函数法应用于薄板的塑性极限分析问题,用其简化计算内边界支承环板在边缘弯矩和复杂线性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极限荷载,给出在极限状态下边缘弯矩和线性荷载所满足的关系式,并给出极限荷载曲线,结果较合理。  相似文献   

5.
对圆柱形容器在接管外载荷作用下的塑性极限载荷进行了研究,两台专门设计,制造的试验容器被于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上这两种方法获得的接管塑性极限载荷基本一致,均可用于确定设备的塑性极限外载荷。  相似文献   

6.
排除了对一个重要极限在求二元函数极限应用中正确性的疑虑,并在此基础上把它的结果推广到了含无理式的二元函数的极限运算上去.  相似文献   

7.
为弄清近代方钢-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对近代历史文献中方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相关规定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基于方钢的构造特征,提出方钢-混凝土极限粘结应力的理论模型,对比极限粘结应力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从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影响方钢-混凝土极限粘结应力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模型的极限粘结应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平均比值为1.08,积分误差绝对值为15.8%,证明理论模型的准确度较高;摩擦系数与方钢肋高对极限粘结应力的影响均呈正相关且摩擦系数影响较大,方钢肋间距与边长对极限粘结应力的影响均呈负相关且方钢边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三次系统具有一条实不变直线和两对共轭复不变直线时的极限环问题,得出在m=δ,l=1,2α+δβ=0时系统最多有一个极限环,并给出确有一个极限环的条件.还证明当m≠δ,l≠1,a03=0,a30=b202α+mβ=0时系统没有极限环.对a01=0时也证明系统没有极限环.综合以前的工作〔1,2〕和本文的结果得出该系统最多只有一个极限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了向量值可测函数等价类[f]极限的定义,并给出了如下结果:如果[f]在[a,b]^∪→-R上处处极限存在,则必存在函数g∈[f],使g在[a,b]上处处极限存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圆环板弹性内力分布规律,修正外板径向截面极限弯矩,用塑性铰线理论建立外板破坏的极限承载力公式,理论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以三次曲线xy~2=ax~3+cx+d为解的三次系统,给出了这类系统的一般形式,我们证明了当xy~2=ax~3+cx+d没有闭分支时,以其为解的三次系统不存在极限环;当xy~2=ax~3+cx+d存在闭分支时,以其为解的三次系统可以以该闭分支为极限环,同时我们也给出了闭分支为唯一极限环和不存在极限环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LF集的分解定理及经典集合列的极限为基础,建立了LF集合列的极限集的概念,讨论了极限的运算法则,并进一步证明了R型LF集的Fuzzy运算的极限运算性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一类反应扩散过程的Hydrodynamic极限。利用对偶公式,证明了它的Hydrodynamic极限下列反应扩散方程之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马氏链n步转移概率P~n_(ij)在n趋于无穷时的极限定理推广到i是滑过状态、j属于周期为d的返回类,并采用了新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了当实系统X|.=-ax-by+sum from i+j=3 a_(ij)x~iy~j,y|.=cx+dy具有两条相交实直线解或两条共轭虚直线解时的一般形式。我们证明了,若此系统具有两条相交实直线解,则此系统不存在极限环;若此系统具有两条共轭虚直线解,则此系统至多存在一个极限环。关于极限环唯一性的证明,我们应用了Dulac函数。本文还给出了此系统恰好存在一个极限环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旋转向量场理论及无穷远性态分析的方法,证明了系统在全平面不存在极限环,并给出了系统(1)的全局相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1]中的方法稍微作了一些改进,对非线性系统(1)给出一个极限环的唯一性定理,然后应用它去证明了一个三次系统和一个二次系统之极限环的唯一性和单重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以三次曲线y=a·x~3+b·x~2+c·x+d为解的三次系统的一般形式,证明了该系统可以存在极限环,并给出了极限环存在与不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一般区间(包括闭、开、半开半闭、半闭半开及无穷区间)上连续函数及连续分段函数的原函数存在定理及证明,同时给出求分段函数原函??数的不同于文献〔1〕的方法.并给出极限??=0的二个证明及证明中用到的二个有用的不等式与证明.还剖析了读者易出错的错误证法中的问题.并对定积分应用中确定积分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及举出实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继续作者在文献[1]中的工作,证明具2+δ(0<δ<1)阶原点矩的时变 MAX(q)序列{x_n)的样本均值 N~(1/2)(_N-E_N)渐近正态分布 N(0,ν_2-ν_2-(2q+1)μ~2),其中μ_1=Ex_1,ν_2=E(x_1+x_2+…+x_(q+1))~2,ν_2=E(x_1+x_2+…+x_q)~2,从而,减弱了文献[1]中要求{x_n}具有限三阶原点的限制条件.但其论证方法与文献[1]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