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护理的角度对9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诱发因素主要为摄入不足与排出过多、利尿剂使用不当、长期低钠饮食和多次放腹水.不同程度低钠血症患者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及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密切注意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各项相关因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加强治疗中用药观察和护理,预防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TE-HCE)维持动物角膜透明的效果,利用来自非转染人角膜内皮(HCE)细胞系的核型正常单克隆细胞株为种子细胞、以去上皮层修饰羊膜为载体支架体外重建的TE-HCE,对新西兰兔进行了穿透性角膜内皮移植试验,利用肉眼观察了移植兔眼的水肿和免疫排斥情况,利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测了移植兔角膜的透明情况,并利用荧光显微镜检测了移植兔角膜内皮细胞的CM-DiI标记。对撕除后板层新西兰兔眼进行TE-HCE穿透性角膜内皮移植实验的观察和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后的兔眼角膜没有出现明显的水肿和排斥等不良反应,使移植兔角膜维持透明的时间长达100d,且角膜内皮移植区的细胞均为带有CM-DiI标记、来自TE-HCE的种子细胞。由此可见,体外重建TE-HCE移植后能使新西兰兔角膜长期保持透明,有望作为HCE的替代物用于角膜内皮失代偿和角膜内皮盲的临床移植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 ,阐述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36例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变化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其相关的对症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情绪稳定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取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结论 :通过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对症护理 ,使患者对该病有较充分的认识 ,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到较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眼球摘除义眼植入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眼球摘除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方法 :对16例眼球摘除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 ,实行了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其相关的对症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结论 :通过对眼球摘除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对症护理 ,使患者对该病有较充分的认识 ,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到较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护理过程分析,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观察记录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凝血三项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护理.结果: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活动量、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积累工作经验,规范护理配合流程,提高护理配合水平.方法:对血管源性眼底病患者抗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256例手术/136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分析总结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和效果.结果:所有手术进行顺利,注射后除4例患者病情没有改善(与黄斑萎缩或瘢痕化有关)外,其余患者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眼内感染和出血.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和随访依从性的执行情况明显提高.结论:做好玻璃体腔内注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助于抗VEGF治疗的顺利进行,增强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正确认识,避免盲目治疗.提高患者日常预防保健和自我检测病情变化能力,医患关系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 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 82例 ,88眼进行手术 .结果表明 :手术后第 1d出现角膜内皮线状混浊 2 2眼 ,占 2 5 % ,其中 18例为Ⅲ级核以上者 ,占角膜内皮线状混浊的 81.82 % ,前房有不同程度混浊 ,均于术后 3~ 5d消失 ;术后3d裸眼视力≥ 0 .5者为 34眼 ,占 38.6 4 % ,1周者为 4 8眼 ,占 5 4 .5 5 % ,1个月者为 6 1眼 ,占 6 9.32 % .高龄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适宜的 ;手术后反应与其他年龄组相似 ;手术后视力与眼底情况密切相关 ;表面麻醉或球周麻醉下进行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的报道、分析,引起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的重视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收住院的22例(23眼)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诱因戴角膜接触镜者2例(3眼),污水溅入眼内者1例(1眼),异物溅入眼内者2例(2眼),眼睛被异物刺伤者6例(6眼),原因不明者11例(11眼).22例均经10%KOH或生理盐水湿片法镜检查见棘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经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其危险因素除了佩戴角膜接触镜外,角膜外伤、异物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不同眼内灌注液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眼手术中使用的眼内藻注液对角膜内皮细胞可产物损害,不同的灌注液可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临床常用的眼内灌注液(乳酸钠林格氏液和平衡盐溶液BSS))进行动物实验,以观察共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对10只新西兰白兔作前房穿刺,放置特制的前房灌洗 针进行2h持续灌注,左眼采用乳酸钠林格液,右眼采用BSS;灌注前、灌注后5min、10min、20min每10min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定中央角膜厚度。2h后取下角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手术前、手术后临床特点、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01~2012-01收治的经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及在手术前、手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309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9例青光眼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均疗效满意、治愈出院.结论:对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适时的健康指导、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方法 对2480例手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维持仪器性能良好和环境稳定,术后予以健康指导及定期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预计效果。结论 LASIK治疗近视的手术配合和护理在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前房上皮植入性囊肿系由角膜、角膜缘部位的外伤或内眼手术引起,以角膜上皮为多见,在前房内逐渐生长,甚至充满前房,产生瞳孔变形、虹膜睫状体炎、周边虹膜前粘连、继发性青光眼等,造成视力下降、疼痛等症状,严重者需摘除眼球以改善症状[1]。随着眼显微手术普及,手术技术提高,前房上皮植入性囊肿在临床上已不多见。现把近些年来我院7例前房上皮植入性囊肿应用手术切除的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1年至2005年10月共收治7例前房上皮植入性囊肿患者,男5例,女2例。其中角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后6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1例。角膜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65例腰椎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及必要的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体位支持、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 配合精心及时的护理,65例腰椎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术后伤口均甲级愈合出院,无任何相关并发症.结论 腰椎骨折行内固定术配合有效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很有帮助,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预防白内障手术并发症中的重要性.方法:对88例白内障手术病人实施个性化的整体护理.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达到最佳手术效果.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端粒酶转染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猫角膜内皮细胞随机分为3组,兔端粒酶基因转染组、正常对照组和表皮生长因子组。培养30代后观察传代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比例的变化,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兔端粒酶基因转染组细胞数目较正常对照组和表皮生长因子组增多,伸展贴壁能力增强,表型正常,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也较正常对照组增多。结论兔端粒酶转染可以促进猫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且表型正常,可以增强其伸展粘附能力和分泌功能,有利于防治角膜内皮失代偿。  相似文献   

16.
观察两种白内障术后的屈光状态及并发症情况。前瞻性随机选取硅油并发性白内障患者28例28眼作为研究组,同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8例28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内皮细胞损失率(ECL)、术前IOL-Master测得人工晶体植入后的预估屈光度数(EDR)与术后3个月电脑验光所测实际等效球镜度数(SE)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内皮细胞损失率为9.37±1.80%,与对照组(10.91±1.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5,P=0.075)。研究组术前EDR为-0.61±0.73D,术后3个月ESD为-0.60±0.84D;对照组分别为-0.50±0.90D、-0.60±1.02D,两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319, P=0.75;Z=-0.558,P=0.58)。研究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11.8%)高于对照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9, P=0.049)。所有患者均无持续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硅油泡残留、人工晶状体移位和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与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无明显差别。使用IOL-Master测量人工晶体度数对于硅油填充眼是准确并适用的。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胸外科患者围手术后院内感染因素.方法:选取兰州市肺科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20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记录、分析、整理这些患者围手术后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患者围手术后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胸外科患者中,围手术后院内感染的患者有65例,院内感染率为54.17%,60岁以上的胸外科患者围手术后的院内感染人数为17例,感染率为44.74%,其中,这些老年人中有糖尿病、高血压史而出现院内感染的有13例(76.47%),胸外科患者围手术后院内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术后护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基础性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等.结论:胸外科患者大多数采取的是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后院内感染率高,在临床中选取有效地措施,做好相关的胸外科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极其关键.  相似文献   

18.
探讨增强CT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体会。对2533例增强CT患者应用高压注射器经高压静脉留置针将对比剂快速注入静脉血管内配合完成CT检查,增强CT检查过程中全程给予悉心、周到的护理。2512例增强CT检查患者静脉穿刺、高压团注一次性成功,顺利完成增强CT检查并获得符合影像诊断的高质量图像;21例患者因穿刺点对比剂外渗停止团注并终止检查,经再次静脉穿刺后继续行增强CT检查,同样获得了高质量的影像图像。做好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既能提高患者对增强CT检查的认知度,很好的配合完成增强CT检查,又能确保增强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增强CT检查的护理是整个检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的配合及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并探索制定护理操作程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5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分析总结。进行无痛性胃镜检查的患者,从胃镜检查的必要性、无痛苦胃镜检查的优点、麻醉的配合、静脉麻醉药的不良反应、体位摆放、镜检中的配合等方面进行宣教,以及与检查医师的密切配合、对患者检查中及麻醉恢复期生命体征的观察等方面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形成完整的护理操作流程。结果:无痛胃镜检查前经护理人员的充分准备,同时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缩短了无痛胃镜检查的时间,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无痛胃镜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检查方法,给予患者恰当的宣教,取得患者的配合,可消除患者术前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可提高患者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通过对6年间16例(16眼)因颅脑外伤致麻痹性内斜视采Jensen直肌联结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该组病例16眼术后均获得正位眼,复视症状、代偿头位消失、术后随访16例(16眼),时间1~3年,第一眼位正,外展功能得到部分恢复.结论 在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眼采用Jensen直肌联结术治疗是临床效果满意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