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安事变发生之后,国民党内存在已久的各大派系,因其政治背景及利益的不同,迅速分化重组成主战,主和两大势力,并分别对西安事变的解决,提出了立场迥异、针锋相对的主张,由于事变的发动者所奠定的和平基础,在国民党内主和各派系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和配合下,西安事变最终得以迅速和平解决,其主和各派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发挥的我积极作用应该得到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高宇 《世界博览》2010,(3):17-17
民主党新内阁的财务大臣藤井裕久在2010年1月5日因身体状态而提交辞呈。藤井是日本政界屈指可数的财政专家,曾长期任职大藏省,也担任过细川护熙内阁的大藏大臣。作为财政大臣,上任前就受到党内外期待。从党内势力平衡来看,藤井裕久是民主党内支持鸠山与小泽抗衡的人物,担心藤井去职会造成小泽独自坐大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3.
来信     
《世界博览》2012,(21):4-2
正@清泉艺廊:日本右翼势力很可笑!都说日本人善于搞信息搜集,看来也是一面之词!中国人有恨日情绪,这样显而易见的信息日本政府不知晓?——看到@世界博览的博文《日本政界的"朋友"与"敌人"》有感而发的评论。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政界始终存在一股反共反华,亲美亲台势力,俗称为“台湾帮”。他们竭力推行反共反华。亲台政策,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体制的结束,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推进和对华政策的转变以及日本政坛日趋保守化,其反华亲台活动日益频繁,猖獗,极大地影响或左右了日本政府的对台政策,他们的战略图谋是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来,甚至纳入日本版图,削弱中国的战略竞争力量,从而实现主导亚洲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考察历史可以发现,华北事变以前,中间势力积极要求抗日、民主和团结。为造成举国一致的抗日局面,中间势力吁请国民党各实力派停止内战,积极反对国民党的“剿共”战争,并提出了结束“国共内战”的条件。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间势力所倡导的统一战线的主张难以实现,但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早倡导者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英国政府一方面企图恢复英日同盟以保其在华的既得利益;一方面为维护自身“世界领袖”的形象而尽量使国联避免承担解决事变的责任。从这种阴暗的心态出发,英国在处理“九一八”事变时采取了“貌似中立,实则偏袒(日本)”的立场,还想方设法将解决事变的责任推向美国,并力劝中日两国“直接交涉”,甚至以“国际调查”为名,让事变的解决不了了之。英国只顾一己之利,漠视国际正义,不仅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危害了世界和平,结果自己也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永久占领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是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具体策划的,这一事件符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整体战略,所以得到了日本政府和天皇的默认与支持。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只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内部纷争不断,以致应对日本侵略时软弱无力。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在事变之前对日军毫无戒备,事变之后又低估日本的侵略野心而未予有力抵抗。张学良寄希望于国民政府,而国民政府又寄希望于“国联外交”,最终使中国失去了东北。但是,关东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最终把日本带上了走向毁灭的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8.
国家主席江泽民曾严正指出:“日本国内确实有那么一股势力企图重温军国主义的旧梦。他们的言行不能不激起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愤慨。日本今后究竟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还是别的道路,应当引起世人的高度警惕”。①在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进行谴责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日本为何会出现军国主义势力复活的现象呢?笔者试图就此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日本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的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日本民族曾信仰的“神道”,其内容有很多消极的成份,而且曾经被军国主义势力所利用。神道,是日本历史上…  相似文献   

9.
卢昊 《世界知识》2022,(1):34-36
<正>2021年秋季日本相继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及众议院选举后,自民党内及政界权力竞逐重心由公开对阵转向各种形式的幕后博弈。在日本国内政治、社会保守化日趋加深的背景下,雄心勃勃的保守右翼政客们借岸田文雄初登"大位"、新政权基础不稳的"窗口期",大肆鼓噪发声、积极聚拢势力,以图在新的政治时代"引领潮流",裹挟绑架国政,继续谋求让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束缚,实现所谓"国家正常化"。  相似文献   

10.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大举全面侵华、力图把整个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 中国到了存亡之秋,中华民族的生存到了最后关头!是抗战?或是投降?险恶的局势,“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国民党是继续“安内攘外”,奉行不抵抗卖国政策,或是与共产党等各派抗日力量携手共拯国难?共产党是继续土地革命,或是政治领导,团结国民党在内的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抵抗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以其大陆政策为指导,对中国采取蚕食政策,逐渐加紧其侵略的步伐,从而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侵略事件。1933年初,日军发动的长城作战不仅动机明确,而且行动谨慎,既达到了其侵略的目的,又为以后祸害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一次典型的蚕食中国的侵略战争。从这场战争我们可以看出日军蚕食中国有以下三个特点:控制战争的规模;选择有利的时机;签订暧昧的协定。  相似文献   

12.
为了永久占领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交,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是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具体策划的,这一事件符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整体战略,所以得到了日本政府和天皇的默认与支持.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只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内部纷争不断,以致应对日本侵略时软弱无力.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在事变之前对日军毫无戒备,事变之后又低估日本的侵略野心而未予有力抵抗.张学良寄希望于国民政府,而国民政府又寄希望于"国联外交",最终使中国失去了东北.但是,关东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最终把日本带上了走向毁灭的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以后,李烈钧积极投射于抗日救亡活动,学主界对此 鲜有研究,本文的初浅考察表明,“九.一八”事变后李烈均所提“御外患、修内政”的主张,虽然带有其阶段的局限性,但总体上在于对抗日与民主的追求,因而符合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华北事变前后日本对华北的武装走私是日本侵略者支持、纵容的结果,目的在于迫使南京政府在华北自治运动中做出更大的妥协,完全按照日本意图实现华北特殊化,以达到其扰乱国内市场、摧毁中国的民族工商业、破坏中国财政经济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闻名中外的淞沪抗战和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而载誉史册的十九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走上了联共、抗日、反蒋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与十九路军关系密切,在双方从对立到合作的过程中,中共党内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与“左”倾关门主义统治的中央分歧很大,在对待十九路军问题上,中共有着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严重的策略失误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它的拍摄手法就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也产生了"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两大派系:直接电影派认为事物的真实随时可以被摄像机记录下来,真实电影派却坚持认为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两大学派都在追求"真实"。那么当被摄对象面对摄像机镜头时,他们是真实的吗?他们的观点能通过镜头呈现出来吗?许多人都在找寻着答案。通过一些实例可以看到,被摄者的观点可以呈现,但不能完全呈现。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张学良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其现代民主意识更与西安事变共始终,成为影响西安事变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重要因素。尽管西安事变的结果基本满足了张学良改组国民政府、政治自由、保障民主权力以及停止剿共、联合抗日政治诉求,但其现代民主意识中封建传统观念这一局限性,又令人不无遗憾。  相似文献   

18.
济南事件后"抵货"效果之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制日货乃是济南事件后国人反日救国诉求的核心表达。中日双方有关"抵货"经济效果的分歧性报道彰显出两国舆论的民族主义考量。计量检视表明抵制日货可以打击日本经济,但通过"抵货"制止日本侵略的政治目标则难以实现。基于中日两国经济之间强关联性而提出的抵货救国主张,仅可视为民众民族主义的情绪化表达,必须谨慎评估其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立宪派的思想同样在这一大的背景之下,有新的发展和变化。辛亥革命之前,立宪派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政治信仰,从各个层次推动着社会立宪思潮的发展,立宪思想从缓和到激进的转变恰恰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20.
"西安事变"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的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事发地的陕西学生,则在"西安事变"前后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自己的爱国主义,其主要表现在:成立各种学生组织和创办进步刊物;举行请愿和示威游行活动;积极支持张扬的爱国义举;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陕西学生的爱国主义行径,不仅客观上推动了"西安事变"的爆发,而且促使全国学生运动不断走向高潮,使之成为全民族抗日救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