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法律异化问题,是哲学异化概念在法律领域内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观点。我国理论界对法律异化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立足点,从法律异化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逻辑演进分析切入.系统深入探讨法律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法律物化是法律异化的最高阶段,实现从法律异化向“人本”的回归,对理解以人为本意义下的依法治国理念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背景,这些背景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在全球化背景的当下,马克思主义法学暴露出了一系列困境。它揭示了现代法律的“阴谋”,但同样也面临“正义”标准的缺失、全能政府与社会治理之间的抵牾、法律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徘徊不定、法律未来走向的含混与迷茫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马克思主义法学正在完成由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到建构的马克思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法学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学科,也是一种法学方法论,引领我们通过法律来研究社会,通过社会来研究法律。法治秩序的建构需要法律,但有法律并不一定就会有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构更重要的是依赖法律功能的发挥,关注法律和社会的实际联系。社会学法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对法治秩序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实际上就是为了建构法治秩序,这就需要我们以社会学法学为视点,把法律置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化和社会情境中加以反思,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从而也使社会学法学在我国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4.
刑法学的本体应是解释论,对刑法规范的具体适用有赖于对刑法规范进行恰当、合理的解释并使其符合宪法的原则和精神。随着近年来学界逐渐兴起对合宪性解释的关注以及对宪法司法化运动的期待,宪法学者与其他部门法学者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这一期待成为可能。不同于德国宪法法院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我国刑法规范的合宪性解释应充分发挥宪法对刑法解释的限制和检验功能,使刑法规范在个案的定罪量刑上具有可操作性。让刑法规范在字面涵义可能的范围内做出与宪法规范保护目的一致的解释,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以合宪性为解释标准,使刑法规范在具体适用时能够充分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这是每一个人都承认的,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充分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这里,首先要注意的是,科学是与宗教和法律截然不同的:法律是使人服从的,宗教是供人膜拜的,而科学则是让人研究、批评、发展、运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理所当然地具有科学所共有的精神气质或规范结构,即怀疑性、公正性、宽容性等等。但是,传统的思维定规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科学的共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供人顶礼膜拜的宗教教义和使人绝对服从的法律条文。这乍看  相似文献   

6.
法律方法论是人们认知法律之根本,同时也是法律人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石。近年,随着哲学诠释学观念的影响,法律方法或法学方法的研究日渐兴隆,引起了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关切与重视。事实上,法治的成熟直接依赖于法律方法或法治方法,而法律方法论或法学方法论的缺失一直是我国法治或法学建设长期停滞不前的主因之一,要改变现状必须加强法律(解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因此,从法律解释方法的概念、特性、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杨欧 《科技资讯》2010,(18):244-244
马克思一直将法学作为社会学和哲学的一部分,并且贯穿他研究的始终。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各个时期的著作的解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中的人本精神,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何锋 《广东科技》2003,(7):69-70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依法治国是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法学教育。而法律图书资料信息是法学理论和法学教育的强力支持。要想使我国的法律科学得到腾飞的发展,建设完备的法律数字图书馆是实现这一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法律信息应尽快向数字化转变  相似文献   

9.
体育法学是一门以体育法律规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本文对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是体育事业自身发展和体育改革的现状,为我国体育法制建设提供了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刑法典在立法时既考虑了刑罚个别化,规定了初犯、累犯、自首、立功、胁从犯等量刑情节,在司法时法官根据法律规定和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裁量刑罚,在执行刑罚时执行机关根据刑法规定及罪犯的情况,可以予以减刑、假释。罪刑法定原则一定意义上是包含了刑罚个别化原则。  相似文献   

11.
科斯定理对当代法学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深远的,它使传统规范法学的公平与正义价值显得虚幻了.同时,它强调必须从总体的和边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方法论又使我们仿佛找到了构建当代法律制度的至善之道.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国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中居于理论主体地位。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在从事的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在发展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汪倩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3):121-122
在现代社会中,法学教育作为一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向社会输送的法律人才的优劣。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法学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后,我国对法学教育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力量。全国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法学院系,也基本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法学教育体系。但长期以来,专业与职业相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法学专业学位制度混乱等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问题的症结在于对我国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够准确,法学教育体制不健全。对此,必须明确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从制度上改革我国的法学教育体制,以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法律关系理论是理论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司法实践中被经常运用的一个法律概念。本文在介绍西方、前苏联及俄罗斯和中国法律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几种理论间的差异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评析分析了实证法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社会法学派两大学派的法律关系理论各自的特点及这一理论的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达与马克思主义法学有着密切的关联。他是我国新法学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是一位少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研究李达的法学著述,领会其思想精华,掌握其基本特点,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为核心,以科学研究、知识产权、科技经贸法律法规等为配套的科技法学体系。文章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科技立法实践出发,总结了新时代我国科技法学建设的主要成就与科技立法的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立法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律体系规范、科学规律认知、开放视野3个方面入手,对我国科技法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当前,我国科技水平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科技法学需要处理好法律规范与科学规律之间的关系,以科学学理论为基础重构自身规范体系,从而提升科技法学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前瞻性,为科技强国奠定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对罗马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罗马法的本质分析入手,论述了罗马法的私有财产制度和在法律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对于推动我国民法理论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法学体系中,法哲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它只是法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派别,这是坚持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实践哲学,进而否定普通哲学和应用哲学区分的逻辑必然。法哲学的价值在于直接运用哲学的方法、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和思考法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法哲学的研究成果是法理学知识体系中最为抽象和概括的层次。  相似文献   

19.
法律推理过程包含着权力与利益、应然与实然、确定性与妥当性、客观解释与主观解释、逻辑与价值、语言与事件、思维与表达、认知与行动等诸多矛盾。在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实证主义与现实主义、分析哲学与经验哲学的碰撞中,法律已经由文本所体现的规范层面转向法律施行的实践层面,法律推理已经由"逻辑独白"位移到"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羡国的批判法学,是一种旨在挑战和推翻传统法律理论和实践中的既定规范与标准的法学思潮,它将矛头直指作为西方现代法理学殿堂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西方自由主义法律思想以及体现这些法律思想的法律制度。批判法学竭力撕破自由主义法律的确定性、中立性以及客观性的面具,以证明法律不是一个理性体系,而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是不公平的政治制度得到支持并成为可能。本文试图探究这种转变的可能性以及批判法学与传统法律研究范式的具体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