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依托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开展基于BIM技术的汉王陵公园站深化设计研究,探索工程应用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建立达到施工精度要求的BIM模型是开展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深化设计的前提,Revit、Navisworks、Fuzor及Lumion等系列BIM平台集成软件为地铁车站深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应用BIM技术,促进了项目参与人员可视化协同设计,推动了精确工程信息数据资源的创建,促进了项目精准设计、精益建造与精细管理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2.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多专业协同设计流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协同设计是建筑工程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针对协同设计中易出现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等信息交换问题,聚焦BIM技术下的文件链接和工作集两种协同设计方式之优势,结合模块化住宅设计案例,梳理BIM平台下设计协作的集成技术路线,总结专业内和专业间高效协同模式及工作特点.从软件应用和项目管理两方面,探索构建BIM一体化多专业协同设计流程框架,为建筑设计阶段多专业的高效协同提供有益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3.
型号产品协同设计工作流建模是协同设计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针对型号产品协同设计的工作流模型特点,从项目粒度、开发周期和并行度三方面分析,建立了一个在空间上三维分布的工作流模型.分析了Petri网建模方法的不足,采用扩充了定义的HTCPN对型号产品机翼协同设计的工作流模型进行建模和仿真,并从可达性、死锁和任务冲突等性能方面分析了建模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在协同设计系统中的应用,表明该工作流模型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许娜  张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34(12):1315-1320
为实现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供应链整体最优,首先通过建立因子分析模型,识别出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供应链的16个协同影响因素,然后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供应链协同因素的预测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各因子对供应链协同系统的动态影响,实现建筑供应链系统协同的动态优化过程和预测预报. 结果表明,该模型技术可以有效管理、协调和控制建筑供应链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协同办公简洁、高交往的流程控制方式.以工作流的处理机制、框架设计与数据库模型为主线,将图形化与用户自定义工作流的设计方式应用到协同办公.用户可以实现工作流程的监控、自定义表单、会签、工作流预处理、可用范围控制、审批授权等功能,最终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工作流的图形化与用户自定义功能.这种基于图形化与用户自定义工作流的设计方式是实现协同办公高可控性与易用性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需求量增加。阐述了在建筑设计机电工程中各专业对BIM技术的应用,通过协调优化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管理工程各专业,建立数字化的建筑模型和更合适的方案。应用BIM协同设计,可减少失误,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食堂配套用房工程为例,介绍了基于BIM的协同设计在复杂项目设计中的应用内容,介绍并对比了文件链接协同方式和文件集成协同方式的工作流程,通过专业内BIM协同、专业间BIM协同和设计阶段连续协同,减少和消除了某食堂配套用房工程设计阶段模型存在的错、漏、碰、缺等设计问题,优化了管线综合布置和管线净高,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设计出图质量,为建设方项目节约了投资,为其他参建各方节约了成本,实现了项目的提质增效,符合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工作流系统与外部应用耦合性强,很大程度上要受外部应用的限制.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s的协同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在工作流引擎和外围应用之间建立访问代理机制,并设计了一个基于访问代理的工作流系统协作接口模型,突破了绝大多数工作流引擎的局限,解决了异构环境下业务协同的接口问题.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地铁设计涉及专业多,且各专业相互独立、缺乏有效沟通,地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低下.在地铁工程设计阶段,借助BIM技术和流程再造理论,进行协同设计的流程再造研究,提出地铁工程BIM协同设计的新模式.可促进BIM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地铁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李德旭  王元戎  夏琦 《科技资讯》2023,(21):157-161
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建模参数化与智能化、地形与地质三维建模关键技术、BIM与有限元分析软件交互关键技术、基于BIM的多专业正向协同设计等方面,对BIM技术在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BIM模型参数化建模及智能化需要通过融合设计经验共识和规范设计流程实现;(2)地形、地质模型创建智能化和精细化程度较低,模型融合困难,极需开展相关实现方法研究;(3)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不能精准转换,需要研究BIM与有限元计算模型交互关键技术;(4)实现角色、设计环境和设计资源的深度融合,是开展基于BIM多专业协同设计的发展方向。BIM技术是解决道路与桥梁工程复杂问题的有力支撑,但是仍然不成熟。基于BIM技术进行深度开发,是实现数字化信息表达、数据交互以及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