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和静钧 《世界知识》2013,(10):69-69
冰岛女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4月13日到18日携同性夫人约民娜·莱兹多蒂,正式访问了中国。  相似文献   

2.
孔伟萍 《科技信息》2010,(22):146-146
当前在书籍、报刊、杂志等出版物和电视及网络上错别字和病句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特别是现代汉语的三个虚字"的"、"地"、"得"混淆着用的文章比比皆是,本文就"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时代更替、形势剧变的关键时刻 ,站在历史制高点 ,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作出的新的科学概括。内涵丰富 ,思想深刻 ,意义重大。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落实“三个代表”思想要求 ,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 ,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把“三个代表”作为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加强党建的首要任务和行动纲领 ,联系学校实际解决主要问题 ,将“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西方的政治学理论在解释中国的政治现象时,其分析框架和理论解释力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者提出构建本土化政治学理论。本文讨论的政治学理论的本土化构建是基于中国政治现象的观察创新地构建本土化的政治理论。这个理论构建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范式转移的过程。政治学本土化的研究路径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个案式研究理论框架、比较研究理论框架、区域研究理论框架和通则式研究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正己即是修己、修、养自身,正人即是亲民、安人、安百姓。正己和正人虽然可以看作两种截然不同的实践,但是在理论上是可以统一的,而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它们又可以看作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但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正己相对于正人都具有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的“在”可以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玉林话的“在”,除了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本文全面描述玉林话“在”的各种意义及其具体用法,并对其运用规律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以详实的史料阐述微积分学的基础理论──极限理论建立的历史过程,说明一种新的数学方法的建立,不能长期停留在形象直观的阶段上,必须在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由定性认识转化为定量认识,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指出极限理论的建立,对促进微积分学的发展和完善,促进数系基础的建立和影响近代数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误读"是阅读学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文本和读者两个方面探讨了误读的成因,区分了消极误读和积极误读的不同,并分析了"误读"理论在读者阅读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领导人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在学界日渐得到关注。本文认为,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出场意义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拓展了解决批判理论困境的新视角;第二,迎合了适应微观政治哲学转向的新趋势;第三,开启了弥补认同理论困境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大量例句和理论依据分析了与的用法及区别,即二者的用法和所表示的意思虽然相近,但不尽相同,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因此,不能随意替换。  相似文献   

11.
“信”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传统译论中,“信”的概念过于模糊,实践中不宜操作,人们对于“信”的认识陷于对“直译”和“意译”的争论中,而社会符号学的意义理论由于对三种意义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区分,使得“信”的内涵明晰化、科学化、从而使得“信”这一翻译基本概念获得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早的新闻公报,产生于唐朝,称为“朝报”。随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壮大,产生了“邸报”,“朝报”由中央政府颁布,“邸报”则是各地进奏官向所在地区节度史的汇报材料。至宋朝“朝报”和“邸报”均根据中央政府审定的内容传报,并由进奏院抄传四方,但二者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本文通过对“中国梦”思想核心内容的解读,论述“中国梦”在引领学生深入认识我国的历史与现状,坚定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方面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而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师资培训措施等几个层面探索共青团实现“中国梦”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14.
何振良 《应用科技》2002,29(5):40-41
在相同条件下,对单管垂直式采暖系统中“顺流式”与“倒流式”供暖形式进行采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比较,来确定单管垂直采暖系统的最佳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5.
谢晓晖 《科技信息》2012,(22):143-143
本文根据句法格式及"将"、动词、趋向补语三者之间的语义关系,对"将"的两种时态意义及语法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讨论汉语"省略"和"空语类"的性质及二者的关系问题。文章先介绍省略和空语类,再谈它们的区别:(一)二者不在同一个结构层面上;(二)省略是言语现象,空语类是语言现象;(三)是否具有相应的完整形式;四、二者的语义所指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周必大认为宾礼人才有“全才”“一偏之才”之别,选择宾礼之才出使外疆应遵循“忠信威仪之士,辨博通敏之材”的人才标准。而立政图事“人才最急”,选人举状弊端甚多,荐举人才要“举得其要”,建议推行“杂举之制”的荐举人才方略,推重“任以是职,责以是事”的用人观。其人才观有预见性、完整性、长远性和系统性观念,对当代中国的人才选用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二战之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为跨国公司的理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跨国公司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日趋完善的过程,对于其主流的几个理论而言同样也是如此。本文从跨国公司的主流理论入手,分析这些主流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且还就这些理论的一些结论性的论断,对我国目前的“走出去”战略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宗艳艳 《科技信息》2010,(23):263-264
在对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进行韩国语教学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困难,其中一个便是韩国语中众多词尾用法比较。"—— "和"— "的比较便是其中的一个。中国学生常常无法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常常会混淆或用错。本文便是从四个个方面入手,通过对例句的分析,让以中文为母语的韩国语学习者从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对“五四”精神向来就有不同的阐释和评价。胡适喜欢用“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来形容“五四”;殷海光则用“启蒙运动”一词来表达“五四”;中国共产党人更强调的是“五四”的革命性。这些不同的阐释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现在,我们也应该从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出发去理解“五四”,接过“五四”的大旗,用理性和科学充实我们的头脑,创建中国型的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