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含有0.2 mol/L苯胺的0.5 mol/L H2SO4溶液中, 采用循环伏安法(CV), 以扫描速度50 mV/s, 扫描电位-0.1~0.9 V,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CNT/nanoTiO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CV法对制备的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CNT/nanoTiO2 PAn)复合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从扫描电镜对膜层的微观形貌观察发现, 这种在纳米基体上聚合得到的聚苯胺膜层呈疏松、 多孔的纳米纤维网状结构, 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不同于在普通金属基体上聚合得到的颗粒状聚苯胺膜.  相似文献   

2.
聚苯胺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聚合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mol/L硫酸作为介质,扫描速度为100mV/s.扫描电位为-0.2~0.8V,用循环伏安法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结果表明复合膜的生成、峰电流的大小受溶液浓度、扫描速度以及扫描电位的影响,成膜速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加快,但膜稳定性降低,峰电流随扫描速度和电位增大而提高,可逆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形貌均匀、晶形细小的TiO2-聚苯胺纳米复合薄膜,研究沉积条件对复合膜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进行了复合膜的制备试验.试验确定了膜沉积的优化条件:电位为-1.5 V(VSSCE),pH=1.5~2.0,沉积时间为1 300 s.采用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及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电沉积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循环伏安峰电流越小,对应的沉积膜的沉积质量越好;基底不同,复合膜形貌有着显著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沉积液中苯胺分子对电沉积反应过程、沉积物粒度及形貌有很大的影响,苯胺小分子的添加有利于得到晶形更为细小的TiO2-聚苯胺纳米复合薄膜.  相似文献   

4.
采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苯胺/聚砜复合膜电极,研究了复合膜电极对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单组分及其混合体系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聚苯胺复合膜电极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在混合体系中对苯二酚的一对氧化还原峰和邻苯二酚的两对氧化还原峰能够清楚地区分;并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单组分的浓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该电极对苯二酚的测定在定性、定量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电化学聚合制得Ti/nano TiO2-PAn复合膜电极,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循环伏安法(CV)对制备的Ti/nano TiO2-PAn复合膜电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此电极对模拟污水进行了电化学处理,研究了nano TiO2-PAn复合膜电极初始浓度、不同扫描速度、不同扫描圈数等因素对对硝基苯酚电催化降解影响,实验表明初始浓度为320 mg/L的对硝基苯酚,经Ti/nano TiO2-PAn复合膜电极电催化降解1 h,降解率可达65.7%,在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2/壳聚糖复合膜保鲜草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了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膜透CO2性,并将其应用于草莓保鲜实验.结果表明,当壳聚糖含量为1.0g,纳米TiO2含量为0.05 g,冰乙酸含量为1.80 mL时,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膜透CO2量达到最低为0.0629 g/d;优化膜处理的草莓室温下贮藏6d后,腐烂指数比空白组降低了11.11%.这证明,优化膜处...  相似文献   

7.
纳米TiO_2/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TiO2经表面改性剂月桂酸钠改性后,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TiO2复合膜,用FTIR和TEM表征了其结构与形态,并在粘度、厚度、水蒸气透过率、透光率及其与农药混和后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中,壳聚糖与TiO:微粒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从而使TiO2和壳聚糖之间有较好的界面作用,壳聚糖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水蒸气透过率下降,透光率得到提高;同时,复合膜与农药混和后,利用复合膜良好的成膜性及力学性能,使复合膜农药的药效长效性比单纯农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室温条件下的酸性溶液中,以铜片为电极,采用液体的苯胺单体作为反应剂,通过扫描伏安法制备聚苯胺薄膜.利用循环伏安法(cyclic-voltametry,C-V)、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测试(X-ray diffraction,XRD)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同时详细考察合成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苯胺浓度为0.1 mol/L,硫酸浓度为1.0 mol/L,盐酸浓度为0.5 mol/L的混合溶液中,当扫描速度为0.06 V/s时,可获得颗粒尺寸在100 nm以下且均匀度比较高的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以不锈钢片为基底,制备了聚苯胺 苯乙烯磺酸盐复合膜电极·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用电化学方法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法,证实其为具有n型掺杂特性的复合膜电极·  相似文献   

10.
曹力  李崇嘉 《应用科技》2001,28(12):51-52
用异丙醇钛经溶胶-凝胶过程制得了二氧化钛粒子溶胶,发现是由锐钛矿微晶组成的,溶胶中加入添加剂制得涂膜液在多孔AL2O3陶瓷支撑体上涂膜,可制得完整的复合TiO2复合膜。  相似文献   

11.
锐钛矿TiO2膜的仿生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仿生制备原理,以涂渍PVA的有机玻璃为基底,异丙醇钛-乙二醇-水为沉积液,通过控制沉积液浓度、pH值和温度,在温度小于100°C的温度下合成了TiO2膜.对TiO2膜的晶相、形貌和亲水性表征,结果表明,TiO2膜的微晶晶相结构为锐钛矿相,膜对波长大于400nm的可见光透过率为75%-85%,自然风干的膜表面均匀致密,在紫外光照10min后可达到超亲水状态.  相似文献   

12.
连续片状纳米TiO2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丙烯酸对纳米TiO2胶体颗粒进行表面修饰以及加入引发剂偶氮双异丁腈(AIBN)引发丙烯酸聚合,利用提拉法在载玻片表面制备了纳米TiO2薄膜;采用热分析仪考察了纳米TiO2胶体颗粒中有机物的热解行为,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经不同温度下焙烧后的纳米TiO2粉体的晶体结构;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在对不同制备条件下制备的纳米。TiO2干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上,初步考察了薄膜成膜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薄膜经400℃烧结处理后形成连续、片状、由粒径为6-8nm的纳米TiO2组成的薄膜材料。  相似文献   

13.
TiO2薄膜结构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半导体材料TiO2的部分特征,光谱吸收率与TiO2膜厚度成正比,TiO2膜在烧结前呈水合物团块状结构,表面粗糙度大, 空气中烧结后呈等粒或椭圆粒状镶嵌结构, 表面粗糙度比未烧的小,在抽真空加氮气烧结后成等粒状结构,表面较光滑,在空气中烧结的TiO2膜放至光敏染料中泡1 h后呈等粒状结构,表面较光滑.从TiO2光电池器件输出电功率来看,TiO2膜在空气中烧至450 ℃时的电输出的功率比在氮气中烧至530 ℃的高,印刷TiO2膜的丝网目数为500目时,电输出功率较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的方法,在经过处理的石墨棒电极上合成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薄膜.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聚苯胺膜的微观形貌为纤维结构.对合成的聚苯胺纤维进行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表征,确定了聚苯胺纤维的红外特征吸收波数,测得其热分解温度为285.2 ℃,并利用金属电结晶理论初步探讨了循环伏安制备聚苯胺纤维的成核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苯胺单体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玻璃衬底FTO导电薄膜上合成聚苯胺电致变色薄膜.采用恒电流法,研究苯胺单体浓度、酸的种类、电沉积时间、电流密度等对薄膜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合成聚苯胺薄膜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聚苯胺电致变化薄膜的最佳制备条件是0.15,mol/L苯胺单体的1,mol/L硫酸溶液,以10,μA/cm2的电流密度电沉积40,min.该条件下制备的薄膜的着色效率较无机电致变色薄膜高,但仅能循环105次.  相似文献   

16.
具有催化活性TiO2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法制备TiO2溶胶,用浸渍-提拉方式在普通玻璃表面制成锐钛矿相TiO2薄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镀膜次数为三次;掺杂Mo离子对于提高TiO2膜的光催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用电镜分析(SEM)及X射线衍射法(XRD)确定了晶型及晶粒的大小;用光电子能谱(XPS)测定了其微观成分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配体取代法合成出C60Ni(PPh3)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氯化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电化学合成聚苯胺涂层防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Q235钢表面电化学合成了聚苯胺涂层,通过极化曲线评价了扫描方式、电位区间、扫描速率、循环次数等电聚合参数对聚苯胺涂层在Q235钢耐腐蚀性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条件对聚苯胺涂层的防护性能影响显著.在0.1 mol/L苯胺+0.3 mol/L草酸溶液中,循环电位区间–0.5~1.6 V,扫速10 m V/s,连续扫描5个循环,可获得最佳防护性能.该涂层在3.5%Na Cl溶液中对Q235钢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聚苯胺膜具有颗粒状纤维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