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环氧氯丙烷、三甲胺、盐酸为原料,合成中间体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进而中间体与瓜耳胶反应。着重考察了由中间体制备阳离子瓜耳胶时,各种因素对其理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35~40℃,反应时间25 h,反应液的pH值控制在6~8。在此条件下,阳离子瓜耳胶的含氮量的质量分数达1.70%(标样1.66%),25℃下,其0.5%的水溶液粘度大于3 600 Pa.s(标样3 000 Pa.s)。产品的红外光谱图与法国罗地亚公司的样品谱图相符。  相似文献   

2.
阳离子醚化剂(CHPTMAC)是淀粉等天然高分子进行阳离子改性的重要单体.阳离子醚化剂产品溶液中副产物对下游产品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考察了双季铵盐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环氧氯丙烷)n(三甲胺)=1.05,pH值为8.5,分段进行反应,10~15℃反应1 h,35~40℃反应2 h时,反应收率可超过97%,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双季铵盐等副产物的生成.合成得到的产品粗溶液采用真空恒沸载汽蒸馏的方法进行精制,精制后的产品中w(CHPTMAC)=69%,w(环氧氯丙烷)≤0.0005%,w(二氯丙醇)≤0.001 5%,w(双季铵盐)<1%.  相似文献   

3.
液体阳离子醚化剂合成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离子醚化剂(CHPTMAC)是淀粉等天然高分子进行阳离子改性的重要单体。阳离子醚化剂产品溶液中副产物对下游产品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考察了双季铵盐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环氧氯丙烷):n(三甲胺)=1.05,pH值为8.5,分段进行反应,10~15℃反应1h,35~40℃反应2h时,反应收率可超过97%,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双季铵盐等副产物的生成。合成得到的产品粗溶液采用真空恒沸载汽蒸馏的方法进行精制,精制后的产品中w(CHPTMAC)=69%,w(环氧氯丙烷)≤0.0005%,w(二氯丙醇)≤0.0015%,w(双季铵盐)〈1%。  相似文献   

4.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8TAC)包结作用。发现,β-CD使R8TAC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临界胶束浓度(CMC)亦增大。各温度下的包结常数随温度升高、碳链增加而增大。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了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证明包结过程主要来自于熵驱动。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用冰醋酸和三甲胺反应生成醋酸三甲铵,然后再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3-氯-2-羟丙基三甲基醋酸铵的合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终点的pH值对产品中的残余环氧氯丙烷含量影响很大,pH值越高,残余环氧氯丙烷含量越低,当pH值大于8时,残余环氧氯丙烷含量为0。  相似文献   

6.
碳催化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KOH催化的条件下,以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化剂使其与淀粉反应,干法制备高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分析了催化剂KOH用量、阳离子化剂GTA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等诸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TA用量与淀粉用量比为1:1.8、KOH用量与淀粉用量比为1:5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h、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30%时,阳离子淀粉取代度为0.54。  相似文献   

7.
采用环氧氯丙烷、36%的盐酸、三乙胺为原料水法合成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CTA).结合其反应原理,研究了反应温度、搅拌时间、反应液pH值、环氧氯丙烷与三乙胺盐酸盐的摩尔用量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冷水浴条件下合成三乙胺盐酸盐,总反应时间保证在2.5-5h.环氧氯丙烷和三乙胺盐酸盐的摩尔比为0.95∶1,保证反应体系pH=7~8,搅拌时间在16h左右,温度不超过55℃.  相似文献   

8.
碱催化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KOH催化的条件下,以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化剂使其与淀粉反应,干法制备高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分析了催化剂KOH用量、阳离子化剂GTA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等诸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TA用量与淀粉用量比为1∶1.8、KOH用量与淀粉用量比为1∶50、反应温度85 ℃、反应时间3 h、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30%时,阳离子淀粉取代度为0.54.  相似文献   

9.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环氧氯丙烷、三甲胺、浓盐酸为原料,合成了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环氧氯丙烷与三甲胺盐酸盐的量之比为0.95:1,反应pH起始值为7.5-8.0,反应温度采用分段(10.35℃)控制。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反应收率可达96%以上。对三甲基氯化铵溶液中的微量有机杂质环氧氯丙烷和1,3-二氯丙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连续水汽精馏对产品进行了纯化处理。纯化后的产品中,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69%,环氧氯丙烷的质量分数小于0.0005%,1,3.二氯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0.0015%。  相似文献   

10.
在25℃下,绘制了3-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C8NBr)/正丁醇/水体系的三元相图.用电导法确定了微乳液区域的变化过程.在液晶区域内选取一系列样品点,用偏光显微镜拍摄了相应的照片,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该体系的液晶变化为从层状→层状与六角状液晶共存→六角状→层状、六角状和立方状液晶共存→立方状液晶→层状向微乳液过渡。  相似文献   

11.
用微量滴定法测定了苯甲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己烷、苯、甲苯、正庚烷和四氯化碳在3-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nTAC,n=8,12,14,16)胶束溶液中的增溶量.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碳链越长,对有机物的增溶量越大,苯甲醇在R16TAC溶液中的增溶量最大,为1.125mol/L.有机物从水相到胶束相的相转移自由能与其本身的极性和RnTAC的碳氢链长有关,极性越小、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越长,增溶越容易。  相似文献   

12.
在25 ℃下, 绘制了3-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C8TAB)/正丁醇/水体系的三元相图.确定了它们区域的边界范围.在液晶区域内选取一系列样品点,用偏光显微镜拍摄了相应的照片,与文献相互对照,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增加,该体系从层状→层状与六角状液晶共存→六角状→层状、六角状和立方状液晶共存→立方状液晶→层状向微乳液过渡.  相似文献   

13.
以环氧氯丙烷、三甲胺、浓盐酸为原料 ,合成了 3 氯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环氧氯丙烷与三甲胺盐酸盐的量之比为 0 .95∶1,反应 pH起始值为 7.5~ 8.0 ,反应温度采用分段 (10 ,35℃ )控制。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反应收率可达 96 %以上。对三甲基氯化铵溶液中的微量有机杂质环氧氯丙烷和 1,3 二氯丙醇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连续水汽精馏对产品进行了纯化处理。纯化后的产品中 ,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6 9% ,环氧氯丙烷的质量分数小于 0 .0 0 0 5 % ,1,3 二氯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 0 .0 0 15 %。  相似文献   

14.
以淀粉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主要原料,采用过硫酸铵-尿素为引发剂,合成了阳离子淀粉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观察了接枝共聚产物的微观聚集状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形貌.讨论了影响聚合反应的各种因素,考察了硅藻土悬浮液对产物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12TAC)在高聚物存在和不同温度下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PVP使C12TAC的泡沫性能增强.起泡和稳泡的效率及效能提高近一倍.C12TAC在30℃时的起泡性和稳泡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在25C下,绘制了3—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C8TAB)/正丁醇/水体系的三元相图.确定了它们区域的边界范围.在液晶区域内选取一系列样品点,用偏光显微镜拍摄了相应的照片,与丈献相互对照,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增加,该体系从层状→层状与六角状液晶共存→六角状→层状、六角状和立方状液晶共存→立方状液晶→层状向微乳液过渡.  相似文献   

17.
β-环糊精与3-十二烷氧-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包结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12TAC)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β-CD使R12TAC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最大可接近水的表面张力值.β-CD与R12TAC主要形成1:1的包结物.实验体系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与β-CD呈线性关系.298、303和308K时的包结常数分别为2360、2780和3050L/mol.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的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证明,包结过程主要来自于熵驱动  相似文献   

18.
首次用难溶于水的ABNI为引发剂,合成了特性粘数[η]为9.5dl/g的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研究了单体纯度,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对PDMC进行了IR、1HNMR、DSC分析,其中IR、DSC图谱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和β—环糊精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12TAC)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以及β-环糊精(β-CD)对二和R12TAC/SDS混合体系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12TAC/SDS复配件系的表面活性远高于两单纯体系。β-CD使单一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而使R12TAC/SD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20.
用脂肪醇与环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得产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该化合物采用双分子层结构,整个化合物由交叉的线性烷基链、季胺阳离子和溴离子组成.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了其液晶行为,证明该化合物为近晶相热致液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