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宗平 《科技资讯》2010,(32):128-128
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已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城际轨道交通线和市郊线的建设越来越多,大运量、中运量、市郊线多种形式并存,轨道交通发展呈多样化。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环境也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票价确定问题,在全面分析票价变动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客流量、票价收入、运输成本、外部效益等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运营效能的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的合理票价计算模型,并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票价提高虽然能够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票价收入,但是单位乘客的运输成本和运营成本均随票价的逐步提高而逐渐增加,同时运营效能将逐渐降低;反之,票价降低虽然减少了票价收入,但是单位乘客的运输成本和运营成本均随票价的逐步降低而逐渐下降,同时运营效能逐步提升.为此,建议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能最大化作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票价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婷婷 《科技资讯》2009,(24):59-59
近年,随着城市基础交通设施不断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在主要城市逐渐形成网络,为了区别各线路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各主要城市相继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识别色,即线路色。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色现状,公共区线路色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区合理应用线路色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大运量、高速、方便的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当今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最大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预测工作是前期研究工作的关键。结合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工作的实际,运用四阶段法对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客流进行了测试,通过预测线路的断面流量、客运量、负荷强度等,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重要的量化指标,对轨道交通项目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线路和车站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和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该系统与其它交通衔接的方式及技术问题,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提出了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开发的受益对象,并通过案例分析了各受益主体的受益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札幌市轨道交通线路以及上海地铁1号线莘庄站和莲花路站为对象,调查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房地产价格与车站距离的关系.同时,从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可达性的角度,探讨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理论计算模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有一定范围的;沿线房地产价格与车站的距离成反比关系;且车站离开市中心越远,对周边房价的直接影响范围就越大.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健 《科技资讯》2010,(2):30-30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便利快捷,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为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和构建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通信系统至关重要。论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通信系统集成项目,在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相关子系统进行了通信系统的详细方案设计,旨在为类似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完善,逐渐由单一线路发展成为经纬交错、线路之间联系密切的网络形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开始受到关注,其组织方法和实施技术在研究中不断健全。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环境下的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布设轨道交通网络,考虑可达性约束与轨道线网合理规模约束,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的双层模型。该模型上层为一个多目标函数,其使得总出行时间最少,轨道交通线网总长度最少及总换乘次数最少;下层通过容量限制分配方法将客流在轨道交通线网上进行分配。算例结果表明,运用该双层模型可对所有可能的轨道交通线路进行筛选,并得到最优的线路网络布设方案。该模型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对线路网络进行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0.
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在大客流扰动下的安全问题.首先,用仿真模拟分析并比较城市轨道交通在大客流扰动下的脆弱性.运用MATLAB仿真模拟,编写程序代码并运行程序得出结果.选北京地铁1号线的车站作为分析与模拟的对象,并设置模拟系统的参数,每个地铁车站进行2次模拟.通过专家座谈、现场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得到大客流扰动下城市轨道交通脆弱性分析的基本数据.通过MATLAB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扰动下1号线站点脆弱性指标的得分.对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将归一化后数据带入突变理论模型中,得到在大客流扰动下城市轨道交通的暴露度、敏感度、适应度和脆弱性值.结果表明,北京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在大客流扰动下,大望路站的脆弱性最高,东单站的脆弱性适中,军事博物馆站的脆弱性较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末班列车的列车运行时刻表编制与线路接续优化,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研究对象,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线网的空间复杂性和列车衔接的序列性,增加结构化的换乘时间和运营时段等实际场景条件,以各条线路末班列车时刻的组合优化为决策切入点,分析换乘线路接续成功的场景数量;基于列车运行时刻表编制要素构建集成的优化模型,应用人工鱼群算法进行启发式求解,并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局部干线区域为对象进行算例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优化方法相比,所提出的优化模型与计算流程在线路接续成功方向数量、线路接续成功率、平均富余时差、运算执行时间和初次迭代中央处理器使用率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王仕春 《科技资讯》2012,(16):46-47
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功能出发,通过对国内外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快线、机场线、城际线的考察调研,并对其特点进行研究后提出本线重大技术方案研究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3.
费安萍 《科技信息》2008,(3):232-233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与大多数企业一样,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线。但是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水平仍不理想,本文从服务型社会背景、城市公交系统的迅速崛起和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迫近.提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的紧迫性,并通过科学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运产品,将城市轨道交通运客运产品质量指标进行科学量化.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提供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线路和车站相互关系的角度 ,分析和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 ,该系统与其它交通衔接的方式及技术问题 ,并给出了国外在这方面比较好的做法 ,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提出了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方向 .  相似文献   

15.
王媛 《甘肃科技》2011,27(12):137-141
借鉴北京、伦敦、莫斯科、东京等世界典型大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环线运营组织模式方面的成功经验,重点探讨了深圳市轨道交通9号线的运营组织模式,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运营模式方案。建议将9号线独立运营,7、9号线两条U形线路形成"组合环线",独立运营,两个换乘站换乘运营模式为首选运营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非常迅速,轨道交通是指采用轮轨技术的城市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的类型很多,有地铁、轻轨、独轨、市郊铁路和目前一些城市采用的有轨电车。有轨电车属于中等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有轨电车一般采用电驱动,绿色环保,具有低碳减排、污染少的优势。目前,很多城市开始发展有轨电车系统,这对构建多层次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咨询系统,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图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研究基于上述数学模型的数据库建立方法和相应的算法设计,和以Dijkstra算法为基础的最短程乘车和最少换乘的最优化乘车路径的城轨线路查询系统算法;最后简要介绍了按此想法设计实现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查询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项目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轻轨13号线及沿线的住宅项目为例,计算轨道交通线路对周边住宅项目价格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发展对沿线0.3~1 km内的住宅价格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辐射效应,其中站点300 m半径以内区域效应显著.建议在距城市轨道300 m的范围内实施较高强度的房地产开发,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效益分享机制,以维护社会公平;同时,完善与轨道交通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桂翔 《甘肃科技》2011,27(13):124-128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从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计算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M icrosoftV isual Stud io 2005开发环境,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计算仿真系统,实现软件计算功能,通过对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工程石壁至谢村右线的设计工况进行牵引计算,并与类似计算系统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果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视频监控系统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高清视频技术的发展、设备产品的成熟以及IP网络可靠性的提高,视频监控行业与IT行业已全面融合。该文针对南京地铁线路中的监控系统应用需求,调研了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现状与发展,比较分析各种视频编解码技术与可选方案,优选H.264与全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用于设计与实现南京地铁三号线相关系统,展望了全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前景,对相关工程技术实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