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成林  常允涛 《科技信息》2010,(16):267-26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益阳市城区居民的体育旅游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状况,为促进益阳市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引导益阳市城区居民的体育旅游消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青岛市社区群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社区居民参加健身识薄弱;体育人口中老年人所占比例偏大;公共体育设施匮乏;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力量发展不均衡;居民体育消费意识不强,消费水平低等。应加关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和体育经费投入,加快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改善城区体育设施,推广科学的锻炼方法,使青岛市社区群众体育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研究方法,以大同市城区及市辖县区运动员人口统计学变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同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因素,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大同市竞技体育方面科教兴训,合理选用后备人才思路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4.
王峰 《科技信息》2012,(6):331-331,334
通过对农村新居民区居民体育消费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影响该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得出农村新居民区居民体育消费类型、体育消费内容、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动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农村新居民区的农民生产生活不会只是从前简单的继续,其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改变。所以本文通过对“农村新居民区”体育消费的状况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为带动该区体育消费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5):117-120
要想转变和研究体育消费,首先应该明白体育消费的含义。从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而了解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变化情况,以及影响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内外因素,以采用问卷调查、理论分析等方法对皖北地区的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影响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即:居民体育消费受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同时提出适当的建议如: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制定合理价格促进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积极引导城乡企事业法人进行体育消费等,以提高皖北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以期对提高皖北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要发展体育产业,离不开体育消费市场的培育;要促进体育消费,则需要了解居民体育消费的动机.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广州居民体育消费动机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体育消费动机主要有3个方面,即:心理满足,潮流社交,强身健体.将这3个动机因子与居民体育消费意愿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则表明对居民体育消费意愿影响最大的动机因素是心理满足,其次是潮流社交,而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强身健体对居民的体育消费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要促进居民体育消费,应首先强调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给居民带来的精神上的解压作用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其次则应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让体育场馆成为一个适合居民社会交往的场所.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韶关市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和体育消费意识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韶关市区居民体育消费观念、消费意识虽已逐步形成,但体育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制约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体育价值观、经济收入、体育消费的种类等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方法,对湖南省邵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邵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中物质消费和体育劳务消费相对较高.体育健身项目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羽毛球等室内小球及游泳等项目上,没有时间和缺乏组织指导等因索。是制约居民体育消费的较大障碍.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发放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合肥市社会不同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整体居民体育消费还处在上升阶段,合肥市各个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较为合理,居民的体育消费是一种中间高,两头小的现状;经济条件是左右居民选择体育项目、体育用品、体育锻炼方式等的主导因素,居民文化水平和体育项目文化价值也是影响合肥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合肥市民主动参与体育消费在逐渐增加,体育消费资金也随着阶层的提高而增加,这一趋势将成为我国主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2个经济开发区居民以街道、乡镇为抽样框进行随机抽样和入户问卷调查,共取有效样本量3 304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不同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婚姻状况、地域、收入的北京市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人口比例和体育消费金额存在差异,提出通过完善体育消费环境、培养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等措施,促进更多的居民参与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强  张国强  赵丽 《科技资讯》2007,(30):133-134
本文对忻州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的现状、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提出适宜的、实质性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可以使忻州市居民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居民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体育消费,为忻州市居民的家庭体育消费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通 《科技咨询导报》2009,(11):200-200
新疆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市场也在快速发展,居民体育消费热情逐步提高,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理解和认识,从体育消费结构分析我国体育消费现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如何。正确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福州市居民体育消费态度、动机、消费结构、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福州市居民对体育消费总体持肯定态度;体育消费动机呈现多元化;体育消费结构不甚合理,实物消费比例偏高;体育消费水平与年龄成反比,青少年高、老年人低;没时间、缺乏体育消费意识、缺乏场馆、经济不允许等原因为制约居民参与体育消费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经济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昌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市场供需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居民体育消费主要以购买运动服装或鞋帽为主;南昌市居民体育消费家庭年支出中,年消费300-1500元的比例为最高;学历水平与花销在体育消费上的总开支成正比;经济因素是影响体育消费市场供需结构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增加居民和家庭收入水平等,促进南昌市居民体育消费市场供需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至今,苏南富裕乡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生活体育消费需求和积极性表现更为突出。通过对经济市场消费水平的分析,发现当地居民体育消费的需求在不断变动,消费人群数目也在不断增加,服务于体育消费者的理念越来越多,地方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营造出的外部环境更适合消费。体育消费结构形式正在朝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邢台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从中寻求影响邢台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提出建议,以期为邢台市的体育市场和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消费理论表明,影响居民消费性支出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消费倾向和物价水平等。依据协整理论可测度出广东韶关城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物价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及短期的波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佛山城区不同人群体育健身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心理特征及其消费类型,从消费行为类型的角度指出了不同人群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使不同体育消费人群都能快乐消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绵竹市矿区居民体育消费在04-07年里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要以矿区自然条件为依托,大力发展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对策,促进经济发展和本地居民合理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20.
何雷 《科技信息》2013,(10):313-313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邵阳市城区老年人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老年人的消费结构、消费动机及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探索老年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为老年体育市场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正确地引导老年群体进行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