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硝酸作为氧化剂参加反应时,其还原产物往往是种物质的混和物。但是,对于浓硝酸,其主要还原产物是 NO_2;对于不太稀的硝酸,其还原产物主要是 NO。对这一规律,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的:(1)虽然从电极电位来看,HNO_3被还原成 N_2O、N_2及 NH_4~+的趋势也很大,但速度却很慢。而 HNO_3被还原成 NO 或 NO_2的速度却很快。  相似文献   

2.
硝酸氧化还原反应是一复杂体系,在一定条件下(硝酸的浓度、还原剂活泼性、体系温度等)要确定硝酸被还原的主要产物,除考虑其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化学平衡外,还必须同反应机理和反应速度一并来考虑。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在NH_3-NH_4Cl底液中,那碎因的示波极谱行为。在pH 9.5的NH_3-NH_4Cl底液中该体系有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峰电位E=-1.51V(vs.SCE),峰电流i_p与那碎因浓度在0.10~7.0 μmol·L~(-1)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为0.02 μmol·L~(-1)。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确定那碎因在汞电极上的还原是属于反应物弱吸附的不可逆过程,吸附型体为中性分子,测得其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Γ=0.781×10~(-10)mol·cm~(-2),电子转移数n=2,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系数=0.56,扩散系数D=7.59×10~(-6)cm~2·s~(-1),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8.32μm·s~(-1),并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硝酸属一氧化性酸,但在一些大中教材中,只强调硝酸的氧化性而忽视硝酸的酸性,因此活泼金属跟硝酸作用在生成物的问题上时常存在一些含混说法,归纳起来有三种:1.活泼金属不能从硝酸中置换出氢气;2.活泼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硝酸反应,生成物是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镉(Ⅱ)-铜铁试剂络合物的伏安行为,在0.15mol·L~(-1)NH_4Ac(pH6.7)、0.5 mmol·L~(-1)Cup溶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得到一灵敏的Cd(Ⅱ)-Cup络合吸附波。峰电位E_P=-0.69 V(vs.SCE),峰电流与镉(Ⅱ)浓度在0.01~1.5μmol·L~(-1)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为5.0mol·L~(-1)。用等摩尔系列法测得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2,表观稳定常数为6.1×10~(11)。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常规脉冲极谱等手段研究络合物电极反应机理。实验表明,该体系为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6.
在0.10 mol·L~(-1) KH_2PO_4(pH 5.80)溶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以得到一个灵敏的凯林甙(KHE)导数极谱波,其峰电位为-1.17V(SCE).峰电流与KHE的浓度在0.02~1.0μmol·L~(-1)范围内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μmol·L~(-1).用循环伏安法和常规脉冲极谱法等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测得还原电子数为2,吸附粒子为KHE中性分子,测得KHE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9.30×10~(-11)mol·Cm~(-2),每个KHE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1.79 nm~2,并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硝酸和铁的反应,在大一无机化学里是硝酸作为氧化剂的重要反应之一,硝酸和铁反应的还原产物较复杂,在教科书中只是作定性的介绍,而没有作定量的研究讨论.本文研究了在铁过剩、硝酸过剩以及不同硝酸浓度条件下,产物NO2、NO和NH4^ 的量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硝酸和铁的反应在产物主要是NO2或NO或NH4^ 时的硝酸浓度.  相似文献   

8.
头孢氨苄(CEX)本身不具电活性,经NaOH溶液中加热降解后,在0.1mol·L~(-1)NaOH中得一灵敏的示波极谱还原峰,峰电位为-0.82 V(vs.SCE),峰电流与CEX浓度在0.1~1.5 μ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μmol·L~(-1),相关系数为0.9999.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和恒电位电解法等研究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体系属准可逆吸附.  相似文献   

9.
EGTA>10mmol·L~(-1)浓度时抑制胀破叶绿体H_2O→BQ和H_2O→MV光合电子传递,而20~60mmol·L~(-1)CaCl_2则促进上述光合电子传递。CaM在2~10μg·mL~(-1)浓度范围内对光合电子传递的影响与反应液中Ca~(2+)含量有关,当有20mmol·L~(-1)EGTA存在时抑制H_2O→BQ争H_2O→MV的光合电子传递,当有20mmol·L~(-1)CaCl_2存在时则促进H_2O→MV的光合电子传递。100~500μmol·L~(-1)TFP可抑制胀破叶绿体的光合电子传递,结合不同人工电子供体实验表明,在DPC前后可能各有一个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三价铁盐的水解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常见三价铁盐的水解现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说明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了讨论,从而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规律.1 实验药品和仪器1.1 不同浓度三氯化铁的配制称取 FeCl_3·6H_2O6.7579g,用1 mol·L~(-1)HCl 溶液溶解并定容至250 ml,得0.1mol·L~(-1)的 FeCl_3溶液.定量移取5.00 mlFeCl_3溶液于50ml 容量瓶中,用1 mol·L~(-1)HCl 溶液定容,得0.01 mol·L~(-1)的 FeCl_3 溶液.同理,配制浓度为  相似文献   

11.
无机化学实验的结果现象,是受各种条件因素制约的,尽管实验中反应物为同一化合物,然由于条件因素的改变,现象结果往往不同,这在实验教学中是司空见惯,举不胜举的,包罗万象的无机实验,仅从教学的角度,试从下述的十个方面叙释之。一、用量问题当将0.1mol·L~(-1)KI溶液,滴加入0.mol·L~(-1)HgCl_2溶液时,生成了桔红色的HgI_2沉淀,倘若再继续滴入KI溶液,便看到红色消失,沉淀溶解,其溶液成了含有HgI_4~(2-)离子,和检验NH_4~+的灵敏奈斯勒试剂的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12.
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夹杂着分解、歧化等不同类别的氧化还原反应,或者是几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反应,同时生成多种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本文试图对这类反应方程式及其系数的确定进行讨论和归纳.  相似文献   

13.
氯盐氨性络合物体系电积镍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稳态极化曲线来初步探讨镍阴极电沉积的动力学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NH_3·H_2O浓度为1.25~2.75mol·L~(-1)的范围之内,直接在电极上放电的络合离子形式为Ni(NH_3)~(2+)。拟合计算表明Tafel斜率为0.158V,表观传递系数为0.37,交换电流密度为1.57×10~(-7)A·cm~(-2),电极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5.78kcal·mol~(-1)。在0.700~0.810V的电位范围内,第一电子传递反应为电极反应的速控步骤,而在较高的阴极化电位下,镍电沉积是混合步骤控制。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测定秋水仙碱的方法.以 BR 缓冲溶液为支持电解质(pH=9.91),秋水仙碱有一灵敏的导数还原峰,峰形稳定,易于准确测量.峰电位为-1.46V(vs.SCE).峰电流与秋水仙碱的浓度在0.01~1.0μmol·L~(-1)成正比,检出下限为0.01μmol·L~(-1).并以多种电化学方法确证了该极谱波为不可逆的吸附波.  相似文献   

15.
在NaOH底液中,芬太尼(FT)在汞电极上有一灵敏的导数还原峰,峰电位为-1.45 V (vs.SCE).导数峰电流与FT浓度在1.0~20μmol·L~(-1)范围内成正比,最低检测限为0.5μmol·L~(-1).应用该方法测定了FT药物样品,结果满意.对FT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特别是其吸附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Cr(Ⅲ)盐与KMnO_4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讨,成功地研究出了生成Cr_2O_7~(2-)离子的橙色溶液的最佳反应条件:温度363~373K;反应物浓度0.1~0.2mol·L~(-1);反应物用量比随Cr(Ⅲ)盐的种类不同而异;介质H_2SO_4浓度0.2~0.6mol·L~(-1).实验证明,实验Cr~(3+)离子的还原性,选用KCr(SO_4)_2或Cr_2(SO_4)_3比CrCl_3更恰当.改进的实验方法科学、合理.实验现象显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分子结构,电极电势及实验事实为依据,论述了硝酸的氧化性及还原产物,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以及硝酸越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氮的氧化数降低越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混合磷酸盐溶液中,那可丁在汞电极上有一还原峰,其导数峰电位(SCE)E_(pc)=-1.75V.表面活性剂N(C_2H_5)_4Br对该峰有增敏作用.在单扫示波极谱上,峰电流与那可丁在0.06~1.0μmol·L~(-1)范围内成正比,最低检测限是0.04μmol·L~(-1).循环伏安法和常规脉冲极谱法等实验表明那可丁的还原属于反应物弱吸附的不可逆过程,还原电子数为2,吸附型体为中性分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金属杂多酸聚吡咯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圆盘电极上 ,用电化学方法将单缺位 Dawson型金属取代磷钨杂多酸盐 [α2 - K8P2 W17O61(Ni( ) OH2 )· 17H2 O,α2 - K8P2 W17O61(Co( ) OH2 )· 16 H2 O]的阴离子 (P2 W17)掺杂到聚吡咯 (PPy)薄膜中 ,制成 PPy/ P2 W17/ GC化学修饰电极 .研究电极对 NO-2 电还原过程的催化机理 .其还原电流 ipc值与 NO-2 浓度在 7.4 1× 10 -6~ 8.2 4× 10 -5mol· L-1和 1.74× 10 -4~ 1.2 1× 10 -2 mol· L-1范围内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中检测下限为 3.10× 10 -7mol· L-1,可用于酸雨中 NO-2 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均匀沉淀法,用尿素为水解剂,60~90℃,0.005mol·L~(-1)≤C(La~(3+))≤0.025mol·L~(-1),0.27mol·L~(-1)≤C(urca)≤0.81mol·L~(-1),用La(NO_3)_3溶液备了La(Ⅲ)的超微粒化合物,所得沉淀为LaOHCO_3,具有与CaCO_3超微粒相似的结晶形态,粒径≤0.02μm.将此超微粒前驱体置于高温沪中,1200℃烧1h后,得到La_2O_3超微粒,粒径≤0.04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