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崔长庚 《科学通报》1987,32(21):1618-1618
最近发现多相的Y-Ba-Cu氧化物在液氮温度以上具有超导电性,无疑研究此种氧化物超导体的物理性质对于理解其超导机制及其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上临界场是超导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参数。我们测量了Y-Ba-Cu-O样品的临界温度T_c附近的临界场B_c_2(T),计算了临界场斜率(dB_c_2/dT)_T_c和上临界场B_c_2(0),结果表明:B_c_2(0)可以达到114T。  相似文献   

2.
临界浓度反映的是有机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体内毒性效应,是评价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毒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水生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有机污染物在鱼体内临界浓度的计算方法,不同毒性作用模式下的临界浓度、生物富集因子与临界浓度的关系以及影响临界浓度的因素.目前研究结果表明,麻醉型化合物在鱼体内临界浓度在较窄一个范围内变化,趋近于常数,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的临界浓度要高于极性麻醉型,反应型化合物的临界浓度低于麻醉型化合物;有机污染物在鱼体内的临界浓度与生物富集过程密切相关;生物富集因子与疏水性的关系,生物有机体的大小、脂含量,化合物的暴露时间,代谢转化及毒性数据测定的准确性都会对临界浓度的测定或计算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二噁英、有机磷和直链脂肪醇的毒性与分子体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遵尧 《科学通报》2004,49(12):1134-1138
用B3LYP/6-311G**方法计算了二噁英、有机磷、直链脂肪醇的分子体积, 与它们的毒性参数比较发现: 在每一系列中都存在“临界毒性体积”, 即随着体积增大毒性首先增强, 当分子体积超过“临界毒性体积”后, 毒性随体积增加而减小. 三类化合物具有相接近的“临界毒性体积”, 约为309~320 Å3, 建议对线性溶解能关系方程进行修正. 根据醇类毒性与分子体积的关系, 预测了部分氟代直链脂肪醇麻醉能力的变化趋势和数值.  相似文献   

4.
用B3LYP/6-311G**方法计算了二(口恶)英、有机磷、直链脂肪醇的分子体积,与它们的毒性参数比较发现在每一系列中都存在"临界毒性体积",即随着体积增大毒性首先增强,当分子体积超过"临界毒性体积"后,毒性随体积增加而减小.三类化合物具有相接近的"临界毒性体积",约为309~320A3,建议对线性溶解能关系方程进行修正.根据醇类毒性与分子体积的关系,预测了部分氟代直链脂肪醇麻醉能力的变化趋势和数值.  相似文献   

5.
崔长庚 《科学通报》1992,37(8):693-693
高温超导体薄膜无论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高温超导体的应用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界电流密度是应用的关键参数,而且影响临界电流密度的磁通钉扎机制还不清楚,因此制备高质量的薄膜,研究其临界电流密度特点,对超导薄膜的应用和对磁通钉扎机制的理解是  相似文献   

6.
崔长庚 《科学通报》1989,34(3):182-182
一、引言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TlBaCaCu氧化物在更高的温度具有超导电性,其零电阻温度可达110K以上,比YBaCuO超导体高20多度。临界电流密度是超导体实用的重要参数,因此测量TlBaCaCuO超导体的临界电流密度、研究其特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测量了TlBaCaCuO超导体液氮温度下的临界电流密度,较深入研究了在磁场中临界电流密度及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报道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B3LYP/6-311G**方法计算了二(口恶)英、有机磷、直链脂肪醇的分子体积,与它们的毒性参数比较发现:在每一系列中都存在"临界毒性体积",即随着体积增大毒性首先增强,当分子体积超过"临界毒性体积"后,毒性随体积增加而减小.三类化合物具有相接近的"临界毒性体积",约为309~320A3,建议对线性溶解能关系方程进行修正.根据醇类毒性与分子体积的关系,预测了部分氟代直链脂肪醇麻醉能力的变化趋势和数值.  相似文献   

8.
喻蕃 《科学通报》1986,31(22):1757-1757
本文讨论出现在迁移理论中的如下三种临界参数方程■其中σ=const>0为总碰撞率,α,λ,σ均为非零  相似文献   

9.
在宇宙早期形成的黑洞被称为原初黑洞.原初黑洞反映了宇宙早期的结构,研究原初黑洞将加深我们对早期宇宙演化规律的理解.同时,将有关原初黑洞的理论计算结果和相关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有效地对相关理论模型加以限制.因此原初黑洞在理论和观测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形成原初黑洞的机制有多种,本文将主要介绍大幅度密度扰动产生原初黑洞的机制."Carr-Hawking"塌缩模型被相关文献广泛采用.该塌缩模型认为原初黑洞的质量近似等于塌缩区域进入视界时的视界质量.但是,近年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临界塌缩模型更加合理可靠.在临界塌缩模型中,原初黑洞的质量应由临界质量关系给出.本文首先介绍大幅度密度扰动塌缩形成原初黑洞的一些基本概念:原初黑洞的形成条件、原初黑洞的质量、形成时间及其寿命等;然后介绍原初黑洞丰度的计算以及如何从暴涨模型的结果计算原初黑洞的丰度.  相似文献   

10.
免疫监视及治疗性外力综合作用下的肿瘤生长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酶动力学的免疫监视下肿瘤细胞生长, 在其Logistic生长模型中分别引入乘性噪声、免疫效应及治疗性外力等综合作用, 考察肿瘤细胞的定量演化规律. 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方程的仿真模拟计算表明: (ⅰ) 在治疗强度与治疗占空比组成的参数空间中存在一个区分有效治疗与无效治疗的临界治疗边界, 其变化规律具有指数衰减特征; (ⅱ) 治疗强度的减小使临界治疗占空比显著增加; (ⅲ) 免疫作用增强使临界治疗强度下降. 初步的临床观察结果与动力学理论模拟计算结果在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VO2具有“半导体-金属”相变特性,能够随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近红外光透射率和电阻,在热开关、光学传感器、信息存储器件、智能窗以及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备受关注的热致变色材料。首先,通过简要介绍VO2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相变原理的实验研究现状,着重综述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在VO2相变机制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即VO2的相变是Peierls和Mott相变机理相耦合的结果。其次,围绕能带调控,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综述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VO2掺杂改性中的应用。再次,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即不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差别很大,因此在选择计算方法的类型时需要十分谨慎。最后展望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VO2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Keggin型α-[HxW12O40](8–x)–(x=1~4)的中心容纳质子数以及中心质子通过Keggin笼腔进行内外转移的机理.在O3LYP/LanL2DZ水平下,对气相中各物种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得到了质子化前后各物种的稳定构型,找到了质子通过笼腔进行内外转移的过渡态,并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各过渡态进行了确证.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下,考察了体系的溶剂化效应.理论研究不仅阐述了颇有争议的单质子中心和4质子中心物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揭示了质子通过Keggin金属氧笼进行转移和传递的微观机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事实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隧道衬砌的概述出发,通过论述隧道衬砌上荷载的分类,对公路隧道半衬砌结构的计算图式、基本结构、正规方程以及单位变位和荷载变位的计算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李刚 《科学之友》2008,(1):25-26
文章涉及红外辐射加热机理、发热量、燃气耗量的计算,燃气红外辐射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修补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Excel的单变量求解(Goal Seek)法对化学反应平衡问题中的非线性方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电子表中进行此计算效率高、操作简洁。  相似文献   

16.
冯玉平 《科学之友》2009,(11):78-79
在煤矿矿井中,瓦斯灾害主要表现为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瓦斯事故的发生,不仅使国家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影响煤炭生产正常进行,如何控制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是搞好当前煤矿安全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冯清 《科学之友》2009,(12):3-3
介绍了QC-3化学喷涂密闭材料性能及其在煤巷掘进施工中进行喷涂,快速密闭煤体,封堵瓦斯涌出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说明了采用QC-3化学喷涂密闭材料喷涂密闭技术不但施工简单、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灰霾与颗粒物吸湿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兴南  陈建民 《自然杂志》2013,35(5):334-341
灰霾频发是中国当前遭遇的最严峻的环境挑战之一。以二次离子为主的细颗粒物浓度上升是灰霾频发的主要原因,这反映了中国煤烟和汽车尾气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二次颗粒物在大气中容易潮解和吸湿增长,显著改变颗粒物的折光率和粒径分布。颗粒物的吸湿性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也受粒经效应制约。受风化滞后影响,大气颗粒物很可能在较低湿度下仍然以湿霾形态存在。中国城市大气气溶胶包含近疏水颗粒物、弱吸湿颗粒物和强吸湿颗粒物三种类型,各类型的含量在各城市存在差异。灰霾期间吸湿增长对大气能见度降低的贡献可能达到60%,超过颗粒物本身的消光作用。颗粒物吸湿增长还可以为气态污染物提供非均相转化载体,促进硫酸盐和硝酸盐等细颗粒物的生成,进一步降低大气能见度。  相似文献   

19.
高晋  陆凤华 《科学之友》2007,(10B):250-250,252
通过对太原某小区外窗不同情况下隔声的计算和测量,论述了窗户在节能中的重要性和现有条件下住宅规划相对城市主干道的适当距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太原某小区外窗不同情况下隔声的计算和测量,论述了窗户在节能中的重要性和现有条件下住宅规划相对城市主干道的适当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