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是煤与瓦斯突出最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对防突措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已投产矿井,而对建井初期的关注较少.在建井初期,矿井的井下供电、通风、抽放、监控系统均未完善,而前期工程又不得不为构建系统而揭露突出煤层,无数实践表明,石门揭煤最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并且突出强度大,瓦斯突出量多,再加上建井初期井下人员分布集中,缺少避灾通道,安全设施不齐全等不利因素,如果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将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所以研究该阶段的突出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预防瓦斯事故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引发瓦斯爆炸的突出原因,提出了解决煤矿瓦斯通风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冯玉平 《科学之友》2009,(11):78-79
在煤矿矿井中,瓦斯灾害主要表现为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瓦斯事故的发生,不仅使国家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影响煤炭生产正常进行,如何控制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是搞好当前煤矿安全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煤矿矿井中,瓦斯灾害主要表现为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瓦斯事故的发生,不仅使国家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影响煤炭生产正常进行,如何控制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是搞好当前煤矿安全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煤与瓦斯突出最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对防突措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已投产矿井,而对建井初期的关注较少。在建井初期,矿井的井下供电、通风、抽放、监控系统均未完善,而前期工程又不得不为构建系统而揭露突出煤层,无数实践表明,石门揭煤最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并且突出强度大,瓦斯突出量多,再加上建井初期井下人员分布集中,缺少避灾通道,安全设施不齐全等不利因素,如果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将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所以研究该阶段的突出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文章从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入手,分析了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得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媒层赋存条件、安全投入、安全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控制瓦斯浓度、杜绝火源及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着手,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煤矿瓦斯涌出受许多偶然和系统因素影响,瓦斯异常涌出现象难免,采用解析的教学方法难以预测和分析.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大宁煤矿南大巷掘进工作面日最大瓦斯浓度监测值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该矿日最大瓦斯浓度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其最大值的平均值为μ=0.349%,标准差σ=0.199.当日最大瓦斯浓度C>0.954%,即为瓦斯异常涌出.若连续时间较长时应查明系统原因,及时采取瓦斯治理补救措施.该研究方法和分析结论可供其他煤矿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8.
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我国煤矿瓦斯灾害同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比较,相对更为严重.这使得瓦斯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安全警钟长鸣,力求有效遏止瓦斯事故苗头,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直至消灭瓦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分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灾害事故的原因及特点着手,介绍了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灾害事故的技术措施及发展趋势,阐明了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在煤矿安全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为严重灾害之一,我国煤矿瓦斯灾害同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比较,相对更严重。这使得瓦斯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安全警钟长鸣,力求有效遏制瓦斯事故抬头,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直至消灭瓦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朔州市煤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瓦斯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一套瓦斯防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同煤集团同生兴旺煤业12#层东部305盘区8501综采工作面瓦斯防治技术,并对实践运用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在煤矿生产中,水害是仅次于煤矿瓦斯突出的事故,直接危及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如何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矿工生命安全,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近距离具有煤层自燃倾向低渗透率薄煤层组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进行分析,同时针对这样的煤层赋存条件的矿井,以实现高产高效为目标,进行了新型UL型通风方式的技术研究。研究表明,新型UL型通风方式与传统的高瓦斯矿井通风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点,它有效地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煤层自燃等难题,具有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有机-无机能源矿产相互作用及其共存成藏(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富集存在普遍,其形成、分布关联密切;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是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的成因机理和联系纽带。有机油、气、煤所提供的强大的吸附作用、还原环境和络合作用等,对无机铀的沉淀、富集和成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烃类生成过程中,无机组分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如铀因其特殊的原子结构,具有独特良好的配位性能,因而具有良好的络合催化及氧化还原催化特性。铀的存在,为生物的繁殖提供能量,使之勃发繁衍,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可导致烃源岩在温度较低阶段液态烃提前生成,并使总烃产量增加;同时在高温阶段可减缓有机质过度成熟,利于所生烃类的保存。铀应为低(未)熟油、气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少量烃类的提前生成和运移,可使成岩早期阶段孔渗性能良好的储层较大范围变为亲油性,为后期大规模生成的油气运移和成藏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即使是致密储层也有形成大规模商业油气藏(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世界油气资源的涨价和环境问题的严重,促使人们对一级能源的重新选择。与核能、水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煤地下气化(UCG)是最好的选择。目前,澳大利亚、英国、南非都有快速的发展,煤地下气化技术已包括UCG IGCC CCS,UCG AFC CCS,UCG GTL CCS等的新方向,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减排的效果。事实证明UCG的成本低廉,效率高、环境友好。尤其英国正在建由UCG供氢氧的300MW燃料电池,并通过燃料电池(AFC)发电的电站,可以达到零排放。所以,煤地下气化是解决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CO2减排和环境污染、以及采煤矿工人身安全的一把金钥匙。因此,UCG应当是中国一级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电捕焦油器的工作性质,如果焦炉煤气中含氧量达到爆炸极限,遇到静电火花会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为了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做到对焦炉煤气中氧含量在线、连续、准确、及时地分析。  相似文献   

18.
潘丽  刘国伟 《科学之友》2009,(10):150-151
文章就钢铁企业高炉煤气大量放散造成污染环境和浪费能源,指出混烧高焦炉煤气可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