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增容剂的种类、用量对非相容性PVC/SBR共混体系改性的研究,并讨论了硫化剂、促进剂用量,返炼次数对共混体物性,挤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BR-26是PVC/SBR的优良增容剂,可以显著改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通过对硫化剂、促进剂的适当选择,共混物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3.
4.
对NR/EPDM/PP三元共混体系的硫化剂用量及共昆工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在研究NR/PP和EPDM/PP二元共混体系硫化剂用量的基础上确定了NR/EPDM/PP三元共混体系硫化剂的用量;基于NR与EPDM硫化速度有差异的情况下,选择了五种共混工艺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选定了共混过程中先加入EPDM、再加入硫化剂总用量的50%,然后再加入NR和余下的硫化剂的分段共混方法。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由动态硫化法制得的作为第三代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的特性、组成的选择、增容剂的采用及实例,并对这一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共交联反应使PVC/NBR-31/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增加,机械性能得到改善,DSC结果表明,交联使PE的结晶受到破坏,熔点下降。DMA也证明交联增进了相应相互作用,使PVC的Tg下降,PE的Tg上升,由于交联改变了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使其冲击强度提高了一倍多。  相似文献   

7.
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流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恒负荷式毛细管流变仪研究已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简单共混型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O)的流变性能,讨论了TPO的橡塑比、软化剂、加工助剂等配方因素及温度和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等工艺条件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结晶性EPDM与PP共混物的表观粘度与组成物粘度的关系服从对数加和法则,增大剪切速率能显著降低共混物的表现粘度,温度对共混物表现粘度的影响较小.软化剂能显著降低共混物的表现粘度,在同一剪切速率下,共混物表观粘度的对数值与软化剂含量成线性关系.少量适当的加工助剂也能显著降低共混物的表观粘度,而且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综述了反应挤出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论述了该技术的特征、工艺控制要点、设备要求及动态硫化过程,并针对现有不足,展望了反应挤出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动态硫化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了性能优良的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研究了配比、硫化体系及混炼工艺等对TPE的硫化程度、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生产装置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了影响聚合产品门尼粘度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实用的门尼粘度计算公式.为了能很好地描述满釜操作反应釜压力-流量的动态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反应釜压力-流量的自适应动态特性算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辐射硫化技术制备了氯丁/聚丙烯酸钠遇水膨胀橡胶,考察了在一定辐射剂量时增容剂对膨胀橡胶力学性能、膨胀性能和质量损失率的影响,以及辐射剂量对质量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容剂有利于提高力学和膨胀性能,降低质量损失率,辐射剂量提高有利于质量损失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过氧化物硫化丁苯橡胶(SBR)中,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和甲基丙烯酸镁(MgMAA)2)用量对SBR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交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DCP用量在0.2-1.0份时对硫化胶的抗张强度影响不大,但是大于未硫化橡胶的强度;DCP用量增加后硫化胶的拉伸模量和硬度都有较大的提高,扯断永久变形逐渐减小,储能模量(′)逐渐增大,损耗角正切(tanδ)则逐渐减小,DCP用量一定时,随着Mg(MAA)2用量的增加,硫化胶的强度,模量,硬度,扯断伸长率,扯断永久变形和E′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tanδ值在Mg(MAA)2用量少于40份时呈逐渐下降趋势,在Mg(MAA)2用量的40份时,可以获得同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伸长,高硬度等优良性能的SBR硫化胶。  相似文献   

14.
使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2000)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分析了不同比例炭黑与白炭黑填充溶聚丁苯胶料,在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动态黏弹性能.结果表明,在1次应变扫描过程中,随炭黑配比增加,弹性模量(G’)逐渐降低,偶联剂(Si69)作用减小;2次应变扫描发现,随着与1次应变扫描时间间隔增加,应力软化减弱,并在添加偶联剂后,应力软化效应趋于一致;通过连续3次应变扫描,发现填料网络结构并不是造成“Payne”效应的唯一因素;通过温度扫描,发现随温度升高,混炼胶损耗因子升高,硫化胶则下降;频率扫描时,发现未添加偶联剂且白炭黑比例最高的硫化胶出现明显“第二平台”,填料分散性最差,弹性模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与丁苯橡胶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PHPAM)与丁苯橡胶(SBR)共混制备吸水膨胀性共混物(WAB)。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吸水膨胀特性以及PHPAM和填料对WAB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TEM研究证明,PHPAM以不规则形态分散于SBR连续相中,两相界面清晰。当PHPAM用量较高时,分散相区相应增大且相区之间有明显的连结,其WAB的吸水速率加快,体积电阻系数降低。WAB吸水后,力学性能下降。考查了蒙脱土、白炭黑、陶土、硅藻土、炭黑对WAB的吸水速率、保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Four oil absorbents based on styrene butadiene (SBR), i.e., pure SBR (PS), 4. tert-butylstyrene-SBR (PBS), EPDM-SBR network (PES) and 4.tert-butylstyrene-EPDMSBR (PBES), were produced from crosslinking polymerization of uncured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SBR), 4-tert-butylstyrene (tBS) and ethylene-propylenc-diene terpolymer (EPDM). The reaction took place in toluene using benzoyl peroxide (BPO) as an initiator. Uncured SBR was used as both a pre-polymer and a crosslink agent in this work, and the crosslinked polymer was identified by IR spectroscopy. The oil absorbency of the crosslinked polymer was evaluated with the method ASTM (F726-81). The order of maximum oil absorbency was PBES>PBS>PES>PS. The maximum values of oil absorbency of PBES and PBS were 74.0g/g and 69.5g/g, respectively. Gel fractions and swelling kinetic constants, however, had the opposite sequences. The swelling kinetic constant of PS evaluated by an experimental equation was 49. 97×10~(-2)h~(-1).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了平衡硫化体系(EV)、传统硫化体系(CV)、半有效硫化体系(SEV)和有效硫化体系(EV)对锡偶联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HVSSB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硫化体系下HVSSBR具有较好的加工安全性,普通硫化体系具有较快的硫化速度。有效硫化体系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抗热氧老化性能最好。有效硫化体系能赋予胶料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n-BuLi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采用丙烯酰氯为偶联剂对丁二烯-苯乙烯阴离子共聚体系进行偶联反应,详细考察了影响偶联反应的各种因素,如偶联剂用量、分子量、偶联反应时间、偶联反应温度、THF用量、末端基团、单体浓度等.结果表明,制备有较高相对臂数和偶联效率的溶液丁苯(SSBR)的偶联反应条件为[AC]/[BuLi]=0.7~5 (摩尔比),反应温度在50~60 ℃,反应时间60 min,THF/Li≤50(摩尔比),单体含量为12%(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9.
聚氯乙烯/三元共聚尼龙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共聚物(EnABCO)及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共聚物(EnABCO-g-MAH)两种增容剂对聚氯乙烯(PVC)/三元共聚尼龙(NT)共混物进行增容,得到了一类新型的PVC/NT共混物,用SEM,DMTA、DSC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晶情况进行了表征;对增容剂的增容机理和增容效果进行了探索与评价;结果表明:增容和未增容PVC/NT共混物都是典型的的两相体系;PVC/NT质量比在75/25~25/75的范围内NT均为连续相;共混物中EnABCO比EnABCO-g-MAH对PVC有更强的增塑作用,共混物有冷结晶现象,EnABCO增容共混物中的NT结晶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聚丙烯腈及丙烯腈的几种共聚物(AS树脂、NBR橡胶和ABS树脂)进行了分析 ,获得了有关聚丙烯腈及这几种共聚物结构的单体和特征化合物.并从理论方面讨论了它们的热裂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