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润湿性表征体系及液固界面张力计算的新方法(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设计了一种在有限液固界面上润湿性的表征体系,建立了在该系统中固相表面张力γsg和液固界面张力γsl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固相表面张力γsg和液固界面张力γsl可以通过液相表面张力γlg和接触角θ求解,γsg=γlg是液相在固相表面完全润湿的临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液相在无限固相表面上液固界面张力γsl的表达式,表明γsl仅仅是液相表面张力γlg和接触角θ的函数;其数值范围为:O≤γsl≤γlg。因此,固相表面张力γsg和液固界面张力γsl均可以通过液相表面张力vlg与接触角θ直接求解。推导出液相在固相表面上粘附功Wn的表达式,该结果与Dupre方程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驱油剂的洗油效率,给出了粘附功因子、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的定义,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几种化学驱油剂的接触角、界面张力和粘附功,进而计算出其3个因子值。分析结果表明:驱油剂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使粘附功因子大幅度减小;化学剂对润湿性和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同,可以用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来判断驱油过程中界面张力和润湿性发挥作用的程度,对油湿转向水湿的过程,润湿性因子越小,润湿性改变越大;界面张力因子越小,化学剂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越大;粘附功决定着驱油剂的洗油效率,粘附功越小,洗油效率越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驱油剂的洗油效率,给出了粘附功因子、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的定义,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几种化学驱油剂的接触角、界面张力和粘附功,进而计算出其3个因子值.分析结果表明驱油剂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使粘附功因子大幅度减小;化学剂对润湿性和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同,可以用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来判断驱油过程中界面张力和润湿性发挥作用的程度,对油湿转向水湿的过程,润湿性因子越小,润湿性改变越大;界面张力因子越小,化学剂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越大;粘附功决定着驱油剂的洗油效率,粘附功越小,洗油效率越好.  相似文献   

4.
观察亲水聚合物PEG1000、OP-10对硅橡胶材料表面的亲水改性效果。采用紫外光亲水改性法在硅橡胶表面接枝亲水聚合物PEG1000及表面活性剂OP-10,并对改性后的硅橡胶表面作接触角测量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联合培养实验。紫外光亲水接枝法能明显降低硅橡胶表面接触角并降低其表面的细菌粘附,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OP-10后的改性效果最为明显。在硅橡胶材料表面改性后能取得良好的亲水性,并能减少其表面的细菌粘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千米深井低空隙率煤层注水方式的研究,确定了适合3上煤层的注水参数、注水设备和注水工艺;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与表面张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接触角与润湿效果之随的关系;确定了适合唐口煤矿的表面活性剂为0.2%~0.3%的石油磺酸钠。对1302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后,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沉降效率达到2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高含泥矿石渗透性差和浸出率低的问题,根据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和多孔介质中渗流力学对表面活性剂强化渗流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在浸出液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柱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改变矿石润湿性、降低浸出液黏度、吸附在矿石表面和增强渗透作用4个方面改善矿堆渗透性能;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善浸柱渗透性效果明显,在浸出后期渗透系数达到了对照组的2倍;添加表面活性剂使矿石的浸出率提高8.4%。此外,添加表面活性剂使溶浸液的表面张力降低50%。  相似文献   

7.
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采用粘附功试验表征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的可行性,以润湿-吸附理论为基础,讨论了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与粘附力的内在关系;分析了沥青矿料表面润湿性能对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以粘附功作为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的表征指标,设计了以沥青表面张力γ以及沥青在矿料表面接触面θ为基本参数的试验方法;最后对微观分析和水煮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粘附功试验表征沥青与矿料粘附性是可行的,试验数据精确,可达到0.01×10-3 N/m.  相似文献   

8.
以粗糙的超疏水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为基体,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溶液在粗糙PTFE涂层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利用粗糙PTFE涂层表面Cassie方程计算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涂层表面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低表面张力范围内表面活性剂溶液不能润湿粗糙的超疏水PTFE涂层,而具有相似表面张力的有机溶剂可以润湿涂层表面.表面活性剂溶液与粗糙PTFE涂层表面接触时的空气分率始终维持在0.5以上,溶液不能完全进入PTFE粗糙结构,这点是导致低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粗糙PTFE涂层上不能润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液滴在固体壁面上的润湿行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含量溶剂的水滴在硅表面和碳表面的润湿行为,以及液滴在硅表面和碳表面的张力和两者之间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随着液滴中有机溶剂质量分数的增大,液体的表面张力随之减小,液滴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增加,接触角随之减小;改变固体表面材料也可改变液滴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作用能,亲水表面上液滴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较大,固体表面对液滴的吸引力较强,使得液滴在表面上的接触角减小,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能液滴增强。温度升高导致表面张力减小,但表面张力变化较小,因此接触角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表面活性剂来处理莫来石陶瓷表面可以降低液态铝在陶瓷表面上的接触角θ.由θ>90°转为θ<90°,导致液态铝对陶瓷表面的润湿。  相似文献   

11.
<正>对柠檬桉木硫酸盐法和烧碱—蒽醌法蒸煮黑液进行了化学成分全分析,测定了两种黑液浓度与总固形物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黑液粘度与温度、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黑液固形物中碳、氢、氧、氮、硫、钠等元素含量和热值。从分析结果得到的数据看,柠檬桉木硫酸盐法和烧碱—蒽醌法蒸煮黑液可以采用传统的碱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12.
对黑液体系驱油过程中产出液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黑液体系的驱油机理。利用滴质量法、落球法分别测定了黑液体系驱油产出液的表面张力、粘度,同时测定了pH值,由此得到相应的产出液分析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注黑液体系后,原油的采收率和含水率立即有所响应,产出液的表面张力、粘度和pH值有明显的变化,说明黑液体系驱油中存在低界面张力以及与此有关的乳化—携带和乳化—捕集作用。通过增加粘度,从而提高波及系数也可提高原油采收率。此外,从产出液分析曲线上还可以看到,黑液体系配制材料、浓度和饱和油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不改变驱油机理。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Although NSSC and mechanical pulps have partly replaced kraft pulps in containerboard manufactur-ing, kraft is the dominant pulping process in our in-dustry. At different paper mills significan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increase the pulp yield without major investments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In prin-ciple, the increase in pulp yield can be accomplished by (a) decreasing polysaccharide depolymerization during pulping process thereby increasing the carbo-hydrate content …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造纸原料已成为阻碍造纸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使得人们将注意力从针叶材逐渐转向阔叶材,转向速生杨树和桉树。在意大利杨木Ⅰ-214、Ⅰ-72、Ⅰ-63、Ⅰ-69的研究中,除Ⅰ-214得到有关国家的广泛引种和利用外,其他三种杨木作为造纸原料,仍处于试验阶段,而Ⅰ-214的利用在国外也仅限于制造机械浆和化学机械浆,化学浆的研究工作迄今尚无报道。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由国外引种了几种意大利杨,北京造纸所于一九七六年曾对最先引进的Ⅰ-214的制浆造纸性能进行了研究,证明Ⅰ-214杨为优良造纸用材,但对其他三种材种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我们在对四种意大利杨的化学组成和纤维形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硫酸盐法、烧碱-蒽醌法、硫酸盐-蒽醌法和碱性亚硫酸盐法制取化学浆的试验研究,比较了四种速生杨木对制取化学浆的适应性。本文主要对烧碱-蒽醌法代替硫酸盐法的可能性和蒽醌在杨木硫酸盐法、烧碱法制浆中的作用以及四种意大利杨对碱法制浆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稻麦草氨法制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在氨水中添加少量钾碱作为蒸煮剂的稳麦草制浆新工艺,讨论了蒸煮剂的用量和配比,液固比,蒸煮最高温度,升温时间和保温时间对蒸煮效果的影响,继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蒸煮体系对稻,麦草木素的脱除率达到85%。纸浆得率为稻草38.12%(细浆得率)和麦草49.65%(粗浆得率)。通过红外光谱(IR)测定了稻草蒸煮过程中木质素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改变油藏润湿性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是解决低渗/特低渗油田注水压力高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室内驱替实验时,表面活性剂浓度不仅影响油水界面张力,还会影响岩石表面润湿性能,无法准确评价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对降压效果的影响。格子Boltzmann方法通过控制流体和固体间作用参数能够独立控制界面张力大小,并能够模拟任意接触角变化。因此,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应用二维平板模型,考虑粗糙表面,设置微观梯形结构,研究了毛管数、邦德数及黏度比等不同无量纲数条件下润湿性改变对降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管数越小,邦德数越大、黏度比越大、接触角越小,降压率越高、降压效果越明显;接触角存在一个最佳范围,超过此范围继续降低接触角,降压效果不明显;对于多孔介质,改变润湿性对降压率影响比单通道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1.INTRODUCTIONAs a kind of agriculture residues, straw occupies an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non-wood papermaking material in China. Straw is herbaceous plant yearly, and composed with successive and organized cell groups that is similar with others plants. The construction of straw fiber has three obvious layers and the sequence is lamella, primary wall and second wall. Because the organization is loosen andporous, the lignin content is lower and the cooking liquor is easer to penetrate so…  相似文献   

18.
选用三种商用分散剂与造纸黑液磺化、缩合处理液,通过复配使用研究了表面张力的变化以及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之间的匹配直接影响水煤浆的性能,合理的添加剂复配可明显提高水煤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黑液体系驱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准三组分相图,研究了黑液与聚丙烯酰胺和石油磺酸盐形成的复合体系的粘度、界面张力等特性。利用线性和微观模型驱油试验,研究了利用黑液体系来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结果表明。最佳驱油体系有四种驱油机理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即超低界面张力,乳化—携带机理,乳化—捕集机理和自发乳化。  相似文献   

20.
<正>一、前言 碱性亚硫酸钠制浆方法使用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为蒸煮液。其优点是:纸浆得率高,易漂白,纸浆的强度性能与硫酸盐浆相接近,并且不会产生硫酸盐蒸煮及回收系统所散发的恶臭硫化物,等等。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碱性亚硫酸钠制浆方法,对针阔叶木、芦竹、麦草等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 碱性亚硫酸钠法蒸煮温度一般要比硫酸盐法高10—15℃,化学品用量也要高20%(或者蒸煮时间延长5倍)。最近发现,蒽醌在碱性亚硫酸钠法蒸煮中具有加速脱木素催化作用,因此,上述缺点可以通过添加蒽醌来弥补。 本试验以意大利杨木为原料,研究了碱性亚硫酸钠一蒽醌法制浆条件及其对浆质量和得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