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在电厂(火电厂及原子能发电厂)建设中,天然冷却水池的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冷却池水源条件不利,多采用温差异重流形式将冷却水循环使用。为此,就需要准确知道冷却池的散热能力。它直接关系到电厂装机容量的大小。因而深入研究天然水域冷却池散热能力,对加速我国的电力建设有重要的意义。而天然冷却池散热能力又取决于当地微气象因子。以往,计算冷却池散热能力是借用一般自然(冷)水面蒸发公式来间接计算,但我们发现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散热能力偏小。如,七三年我们在承担江西景德钲电厂冷却水模型实验时,根据景德钲电厂八月份气象要素用当地自然水面蒸发公式计算出的冷却池原型综合散热系数K_p=0.77吨卡/m~2.日.度。而室内模型热水在无风条件下的综合散热系数Km反  相似文献   

2.
直接空冷由于其巨大的节水优势、是我国西北等缺水地区新建采用的最主要电厂冷却系统形式。但直接空冷系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需要对厂区设计等进行详细评估。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一个8X600MW多平台联建的电厂实例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平台速度场、风机入口速度和温度等流场细节的分析,从经济型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对比了不同布置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对于这种大规模空冷系统,两台联建方式在散热方面拥有一定优势,适合实际工程中予以采用以弱化环境风对电厂经济性和安全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厂空冷机组的换热效率极易受所处环境风的影响,在其空冷平台下设置智能提升换热效率装置,将空冷平台下方全封闭,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识别环境风速、风向,根据程序计算由计算机通过执行机构自动完成对风障叶片单元模块的开启,最大限度满足轴流风机进风量,保证热量交换效率。监测加装空冷平台提升换热效率装置对空冷平台换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风条件下,汽轮机运行背压显著降低,稳定在正常背压,在小风条件下,改善了空冷平台周围的流场,背压稍有降低。所得结论空冷平台提升换热效率装置在不同风向下使机组风机平均流量差异不超过设计限额,使风机入口平均温度降低,降低背压,进而使冷凝器换热效率提升,提高发电量及发电的安全性,同时节能减排,大大减少电厂的煤炭消耗,为改善环境风工况下空冷平台性能提高及防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管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9):124-129
直接空冷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缺水地区的火电厂中,但环境风对空气冷凝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很大影响。设计人员需要对空冷系统进行数值模拟,了解风场对空冷系统换热性能的影响程度。目前常规的空冷电厂数值模拟方法和工程计算软件只能给出空冷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无法直接计算出在环境风作用下的汽轮机运行背压。采用汽轮机乏汽管道内部流动换热与空冷系统所处风场的内外流场耦合计算方法,能够直接计算出各种环境条件下汽轮机的运行背压,并以某大型空冷电厂为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5.
对某2×1 000 MW直接空冷机组进行了空冷系统散热数值模拟。在环境温度38℃下,针对其8 m/s、12 m/s、16 m/s三种环境风速,16种来流风向进行组合进行计算。考察有无十字多孔消能墙两种方案下电厂模型的运行能力。由计算结果可知,十字多孔消能墙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风对空气冷凝器不利影响,减少冷凝器底部风机的热回流,从而进一步提高空气冷凝器的换热效率,降低汽轮机的背压。  相似文献   

6.
电厂间接空冷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厂采用间接空冷系统在节水方面有显著的效益。介绍了2X200MW间接空冷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间接空冷塔的概况,对莱电厂的工程地质条件、荷载及设计工况以及间接空冷塔的地基处理等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提出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变工况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得出了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例计算得出了各种因素对凝汽压力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提高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厂直接空冷系统的原理及组成,阐述了直接空冷系统变频控制功能、设计选型要求、功能实现、应用实例及前景展望等.  相似文献   

10.
分别建立了大型间接式空冷机组凝汽器热力计算模型和空冷塔特性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完成了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种机组冷端系统耦合迭代的模拟方法,对凝汽器和空冷塔的热力性能进行迭代计算,可对机组冷端系统进行变工况特性分析.以某600MW间接空冷机组为对象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还分析了环境温度和侧风风速对整个机组冷端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外界环境参数变化时,机组冷端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变频器在电厂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电厂来说空冷凝汽器系统空冷风机的变频器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机级的安全性、经济性.通过对几次空冷变频器大面积跳闸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并采取了以下防范措施,有效的避免了空冷系统大面积停运恶性事件的发生.使得变频器有效利用率提高,同时也大大提高机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环境风速对空冷凝汽器运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建立2×600 MW直接空冷电厂的数值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计算得到了环境风速影响下空冷凝汽器风机的运行规律,并通过加载翅片管换热器内部汽轮机排汽的凝结程序,分析了环境风速对空冷凝汽器换热量的影响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在环境风速的扰动作用下,环境风速由0 m/s上升至12 m/s时空冷凝汽器周围的流场变化使凝汽器总容积效率下降了15.9%,迎风面风机的容积效率下降幅度更是高达43.6%,而空冷凝汽器的换热量也相应地从1 695.2 MW下降至1 418.6 MW.通过分析获得了环境风速对空冷凝汽器运行性能的影响机理,可为空冷电厂运行背压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直接空冷机组冬季冻结的主要原因,结合山西部分电厂运行经验与现场试验,从直接空冷系统运行方面提出了若干防冻建议,指出通过在直接空冷散热器表面加装温度测点及空冷百叶窗装置,采用红外成像仪对空冷机组表面进行温度监测,可有效防冻,确保机组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系统大多采用汽冷旋风分离器和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两种形式,而高温绝热分离器存在外表温度高,散热损失大的缺点,尤其在北方全封闭结构厂房中显得更加突出。本文分析了某电厂旋风分离器表面超温的原因,并对试验性技术改造方案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蒸发冷却器的原理,并以某电厂2×350MW间接空冷机组设计为例,对蒸发冷却器和机械通风湿冷塔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蒸发式冷却器与机械通风湿冷塔相比,具有节水、运行费用低等诸多有点,特别适合于间接空冷机组。  相似文献   

16.
赵维忠 《甘肃科技》2007,23(5):128-129
直接空冷机组背压的选择是直接空冷机组设计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直接空冷电厂空冷机组设计背压选择,是低是高,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充分考虑影响运行背压的多种变化因素,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空冷系统ITD优化计算时,充分论证煤价的影响,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便恰当掌握各种余度,确保空冷机组既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武德臣 《广东科技》2013,(14):99-100
将不同类型的600MW等级大型的直接空冷机组的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直接空冷机组的系统总容量和抗干扰能力进行选择的建议,分析了电厂的空冷机组设计和选型的方法,为电厂选型和设计的招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发电厂直接空冷系统空冷岛热态流场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次在低速风洞中对直接空冷系统模型进行了PIV流动显示实验,并测量了相应工况下空冷岛底部平均回流率的大小,探讨空冷岛热态流场特性与空冷岛底部回流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空冷岛的热态流场结构对空冷岛底部平均回流率影响很大;随着来流风速的增加,空冷岛背风面漩涡结构的紊动卷吸和混合作用增强,使得空冷岛底部平均回流率增加.增加挡风墙高度以及在空冷平台外围安装水平前向挡板,能够改善空冷岛的热态流场结构,降低空冷岛下平均回流率,从而改善空冷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唐八0三发电厂拟扩建工程空冷系统的分析论述,探讨了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在大型火电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详细阐述了空冷技术的选型应用对电厂乃至对全社会的作用,重点解决了电厂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环境风影响下直接空冷单元背压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加载冷空气与翅片管换热器内汽轮机排汽凝结换热程序,提出了一种直接空冷单元运行背压的预测方法,并用该方法模拟了环境风影响下空冷单元的运行性能,得到了不同风速和风温下空冷单元的运行背压.计算结果表明:空冷单元风机风量随着环境风速的上升而下降,当环境风速由0m/s上升至12m/s时,风机风量由476.9m3/s下降至328.6m3/s,下降幅度达到20.5%,计算换热量由15.86MW下降至12.45MW,相应的运行背压由21.5kPa上升至62.5kPa;环境风温的变化将改变换热的冷端进口温度,当环境风温由290K上升至306K时,换热量由16.36MW下降至15.43MW,相应的空冷单元运行背压由12kPa上升至25kPa.所提方法为空冷电厂空冷凝汽器运行背压的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直接空冷电厂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