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及发展对策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就新兴产业的内涵、发展根源、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依据江苏"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的方法,对江苏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解释结构模型,确定了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是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提出了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步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勇  方倩  史乐峰  吕璐 《创新科技》2021,21(7):74-82
持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激励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国学者在国外新兴产业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并从多个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兴产业进行比较,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及归纳总结,从定义、特征、影响因素、发展模式等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脉络及现状进行了述评,展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是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本文对国家层面中央及各部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绘制政策主体合作网络图谱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主体合作与协同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可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中抢占的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产权的密集区域,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当前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以"泉州模式"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泉州市知识产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政府与企业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展望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洋产业平稳发展的同时,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洋发展目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及海洋科技进步而产生发展的,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点。本文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分析为着眼点,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路径,以此为基础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需求条件,最后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成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中流砥柱。"十三五"期间,如何扬长避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力,成为重塑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本文从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度分析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甘肃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从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思想意识不足,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时间短、体系不完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差、缺少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分析我国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立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思想意识、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建设、引进培养科技金融高端人才和适用复合型人才等角度给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3):143-145,160
在介绍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了鞍山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条件和科技创新价值活动基础上,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深入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作用机理上,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能够带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各省市都制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范围。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政府、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建立校企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孵化前瞻技术等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加大政策投入,推动政府引导与培育;强化工作机制,制定科学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汇聚创新资源,形成新兴产业特色区域布局;倡导创新文化,打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甘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加快建设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甘肃的科技、文化、产业和金融力量高度集中于兰白都市圈,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化基础、战略条件和战略地位。建设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路径:建设兰白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创新化构建引导激励与创新追赶两个政策层次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政策体系,解决诸多制约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问题,将区域长期积累的特色产业基础、潜在科技"势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创新"动能",打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西部科技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业模式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首先考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包括需要技术支撑及启动产业链等;其次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制约,如产业需求条件、技术积淀及支持性生产网络弱等;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main power to boost improvement.We gather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13,and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market demand,RD investment,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new products outpu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grow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s are main facto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RD investment,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new products output als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 objective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16.
战略新兴产业能够引领带动经济社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但目前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从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阐述了如何支撑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现学科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针对亟需培育和发展壮大的战略新兴产业,构建了优势学科与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组合的“四要素两层次”分析框架.为了进一步探讨优势学科与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组合的内在机理,以超网络作为分析工具,基于资源的视角,对学科与产业的对接组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资源对接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学科与产业的资源对接程度.最后,从资源和能力两个层次,分别提出了基于创新平台的资源整合模式和“网络化”学科群协同创新—服务模式,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高校与产业的合作模式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部分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标准,提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流程和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调查相结合,建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多指标加权灰靶综合决策评估模型的算法步骤进行梳理,并根据所建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和多指标加权灰靶综合决策评估模型对某省6个备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各产业的优先顺序,所得结果可以作为政府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技术是我国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和重要支撑,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牵引和支撑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高技术集合体。战略性新兴技术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遵循系统性、客观性、一致性、目的性和可持续性等开发原则。根据技术开发的创新度,将战略性新兴技术开发分为核心技术开发、辅助性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开发主体。在此基础上,构建"管—学—研—产"一体化战略性新兴技术开发共同体模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组织策略,这对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开发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大连市确定了十大产业作为本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大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和挑战,认为应采取以市场培育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作用模式,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融资渠道等对策加快大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