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深入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湖北粮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应积极推广农业科技与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良好农业规范(GAP)来组织生产,积极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来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专业素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粮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确保粮食供给的安全性,这对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应上升到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安徽科技》2011,(Z1):26-27
一、课题实施背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决,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凸显,农业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短缺矛盾突出,迫切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依赖和占用人力资源向依靠科技和现代农业装备加快转变.农民生产、生活观念发生深刻改变,农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强度较大的生产环节也都需要用机械来替代人工,农民对机械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体作物稻麦生产的关键环节机械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民利益和农村发展,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还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影响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且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最关键的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等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多层次、多途径地实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工程,不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懂法律的新型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流动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经济行为,我国劳动力流动有从农村向农村流动、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城市向城市流动、从城市向农村流动4种形式.从农村流出地、城市流出地和城市流入地3个区域出发,基于不同技术行业中的企业视角,对劳动力自由流动前后的企业最优化行为进行建模,并对基本模型进行扩展.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与劳动力不能流动相比,劳动力自由流动将能够提高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企业利润会更大,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也会更高.面对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巨大压力,从国家整体利益来看,应该允许各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在国内充分自由的流动,实现劳动力要素的最优配置,继而提高企业利润,最终促进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正经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过程,不可避免会加剧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趋势.本文采用重庆市不同经济区巴南区和荣昌县2009年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及其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不同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结构均严重失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低素质化,外出劳动力职业结构失衡等问题突出,这将对农村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农民工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应积极应对,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选取农业总产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总产出增长率做为体现农业产出水平的三个指标,以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数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和农民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影响农业生产水平的投入要素为指标,构建农业投入产出的典型相关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农业产出水平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农业产出水平主要由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出反映,而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电力化程度、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以及农民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是影响农业产出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加强农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教育,将是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浅析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形势下,“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如何转移农村中过剩的劳动力,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对此,本文从农业产业化这一层面,并结合凉山州的农村现状,对农业产业化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理论上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但农村土地流转的不畅和不规范导致农村土地产出率低下,生产成本偏高,农民增收困难,土地纠纷不断。通过实施规范的土地流转,可进一步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我国农业的现实出发,在综合分析农村经济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难题。即粮食生产徘徊,社会需求却持续增长;耕地短缺,人口却猛增,经营规模小,经营行为短期化;因受劳动力的自身条件、生产要素供给出现的影响而导致劳动力剩余,转移困难;反映在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对农业投资方面的资金短缺;因受科技与教育经费不足,科技人才与农业生产实践的脱离,科技管理体制不合理等条件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科技力量薄弱,科技人才短缺;农民利益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南方草地农业潜力及其食物安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南方地区草地农业的主要类型,并结合粮食安全问题分析了南方草地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表明,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土地类型多样,具有发展多种草地农业系统的巨大潜力。其中典型的南方草地农业系统包括山地温带多年生人工草地、冬闲田黑麦草、冷季和暖季相结合的一年生饲草系统,以及林草复合系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口粮消费不断下降,而动物源食物消费不断增长,这就为草地农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简单推算表明,南方发展草地农业、实行以草代粮是可行的,而且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客观评价里下河地区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状况,得出里下河地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显著的农业生态环境优势,同时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原理论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高效生态农业的产物.为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农业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从分子到景观不同尺度,涉及农业面源污染、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模式、农业景观与生态服务、农业与全球变化等方面,回顾了2020年农业生态学的重要科技进展和突破,认为可持续食物生产系统的颠覆性创新和人类健康导向的食物链管...  相似文献   

14.
自新《食品安全法》修订以来,虽然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总体形势有所改善,但仍处于管理向治理转型的过渡期,食品安全事件依旧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机制仍需完善。本文选取丹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政策的演变,探究其对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政策制定的启示。研究发现,丹麦政府政府能够审时度势把握住改革的契机,逐步实行了官方抽查为主的“笑脸”政策;企业积极配合政府的检查政策,实行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制度发挥其自我约束作用;农业部门致力于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健全和完善家庭农场主制,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实现了对食品生产原料安全的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基于耕地利用的粮食安全为视角,对近年来重庆市粮食安全度及其与耕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应用"基于耕地利用的区域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中的粮食安全度公式,对重庆市1997—2005年的粮食安全进行粮食安全度的计算与修正,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耕地利用变化(数量、质量及其利用情况)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耕地利用的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变化具有趋同性,即当耕地面积减少、耕地单产下降时,粮食安全度的等级也随之改变.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及其利用状况是影响重庆市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从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入手,为重庆市的耕地保护提出了促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节约集约用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科学规划生态退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棕色田鼠食性食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人工室内饲养和野外实地观察的方法,对棕色田鼠的食性食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棕色田鼠啃食多种农作物和大部分田间杂草,约有 16 个科近 40 种.棕色田鼠日食量平均为 3184 g,对某种食物日食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日食量与体重呈正相关,且同一年龄组(除幼体组外)的雌性鼠比雄性鼠平均日食指数高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食品是继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后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发展绿色食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进行大量实际调查、访问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新疆绿色食品发展的基本区域自然条件,从企业及产品类型、产品结构、地区分布和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新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绿色食品可持续开发的建议,为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粮食安全战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面对国内外新格局、新形势,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政策不断引入和补充,持续丰富和扩宽了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的内涵和边界。在此背景下,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粮食安全战略指导下中国粮食安全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重大意义,梳理了当前粮食安全战略的演变路径和重点转变特征,即从“顾全面”到“保重点”、从“促产出”到“强产能”、从“压产区”到“一盘棋”、从“重数量”到“提质量”、从“生产端”到“全链条”的5大转变。提出了在政策选择方面,应从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农民种粮、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建立“双碳”目标下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的协同机制,打造立足国内生产与统筹国际资源的“双循环”体系,构建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的全方位食物保障系统5方面着手,推动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作用机理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占仓  蔡建霞 《河南科学》2007,25(6):1068-1072
研究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作用机理,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启动或推动当地工业化进程,并通过集群效应,加速资本积累,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安排更多的劳动力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工业生产领域,逐步完成社会结构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钟瑞敏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2):124-128
结合国内外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简要分析了韶关、赣州和郴州“红三角”地区开发有机食品的自然生态资源条件和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三地区开发有机食品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