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发现于朝阳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化石的系统分析表明,在这一地区更新世中晚期的化石数量较多,而更新世早期地层中,目前尚未发现哺乳动物化石,有待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栾城县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群的埋葬学研究表明,这些化石在埋葬前有过较长时期的地表风化过程,随后又经历了短距离的搬运和分选;沉积学的研究表明,这些化石是在较强水流搬运下的河道冲填或滞留相沉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湖南省西北地区沅、澧水流域17个有关旧石器人类遗址和9类更新世时期哺乳动物化石点的史料,结合田野考察,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有石门智人股骨化石1件、旧石器9种、哺乳动物群化石8目36种.开展了有关旧石器演化的规律和哺乳动物化石的生物分类与组合形式的研究,客观地揭示了湖南省西北地区史前人类的演化规律以及地理变迁、气候再造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临夏盆地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山前凹陷盆地。其晚新生代地层非常发育,蕴藏着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在临夏盆地从晚渐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各个层位中,发现和征集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以距今1500~1200万年的中中新世铲齿象动物群、1000~700万年的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和约200万年的早更新世真马动物群的材料和种类最为丰富。已有的化石标本产自近50个化石地点,约1700多件哺乳动物头骨,以及大量牙齿和肢骨,代表了100多种哺乳动物;另有陆龟化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和政地区中晚新生代晚渐新世,中新世,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化石组合和产地进行了分类描述。  相似文献   

6.
初步对辽宁省建平县北二十家子镇附近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进行分析,结果为形成于新生代中更新世的温暖潮湿的草原生态系统的肿骨鹿鹿角化石.鹿角化石硅化较强,通过区域地层与化石对比,研究区内的鹿角化石时代形成于中更新统早期.鹿角化石埋藏于黄土地层中,黄土为干燥寒冷的草原环境产物,分析得出研究区出现过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此后长期以干燥寒冷的气候环境为主,进而推测哺乳动物受气候影响变化较大,乃至灭绝.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凌源市沟门子镇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其埋藏地层为棕黄色亚粘土含角砾层,化石残碎,经初步判断该地点地质时代为新生代晚更新世晚期,这是迄今在凌源境内发现最早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在辽西新生代地层划分和时代对比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洞内发现的灰烬层为在大凌河流域寻找古人类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粤西第四纪洞穴化石的氨基酸年龄及混杂堆积现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了肇庆、云浮、封开、阳春等地第四纪洞穴堆积中几十个哺乳动物化石样品的氨基酸外消旋程度及氨基酸年龄,年代属全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晚期之间,发现某些化石地点的同一层堆积中既含有同一时期的化石。也含有不同时期的化石,这些洞穴堆积物经历了后期的改造、再搬运,最终使新老化石混杂堆积在同一层,即洞穴混杂堆积现象。  相似文献   

9.
滑翔飞行在哺乳动物演化过程中曾多次独立出现,但滑翔的直接化石证据非常罕见,此前科学家还没有发现中生代滑翔哺乳动物的证据。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胡耀明等,研究了发现于内蒙古宁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1.25亿年前)的一件几乎完整的哺乳动物化石。该种哺乳动物体长12~14cm,具有高度特化的以昆虫为食的牙齿和可以用于飞行的翼膜。该种动物代表了哺乳动物的一个新目,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远古翔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秦岭的虎——(兼议虎的"华北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产虎.据资料记载,早在200万年前的更新世初就已广泛分布于秦岭北麓.我国古生物学家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发现蓝田猿人的同时,发现了40余种哺乳类的化石,其中就有蓝田剑齿虎,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地方属种.据报导,蓝田剑齿虎是第三纪的残留种.在蓝田县还有两个现代秦岭虎化石的发现地点:陈家窝及涝池河.计宏祥先生在《陕西蓝田涝池河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一文中描述发现了一个不完整的右下颌.文内还报导该标本"齿的大小与蓝田陈家窝村、北京周口店和河南安阳等地的虎  相似文献   

11.
祖国宝岛台湾,有许多带“鹿”字的地名,如鹿港、鹿耳门、鹿湖、鹿野、鹿谷、鹿鸣、鹿寮等.从这些地名看,人们不由地要问,台湾与鹿究竟有何关系?台湾是否也是鹿的故乡?人们的说法不一.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是,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陆续发现了不少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在那些化石  相似文献   

12.
陕西蓝田锡水洞哺乳动物群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锡水洞化石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后,通过对该时期古人类分布及活动的推断,确定出该动物群的时代为中更新世,进而推算出了第四纪中期以来秦岭大约抬升了110m。  相似文献   

13.
蓝田辋川锡水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辋川锡水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南侧的秦岭山区。经过初步试掘,从锡水洞内的堆积层中发现了许多石器、骨器、木炭屑和灰烬层,以及哺乳动物化石。通过分析研究认为,锡水洞是古人类曾经居住生息过的地方,而且这些古人类具有使用火的能力。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的种类和时代,可以确定锡水洞遗址属中更新世早期,即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似乎与蓝田猿人有一定联系。这一发现,对蓝田人的文化、住所、用火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麓柴达木盆地内甜参1井晚新近纪以来的砾岩层特征的研究,并结合砾岩层年代分析,初步探讨了砾岩层反映的青藏高原隆起信息:新近纪晚期青藏高原经历了一系列的隆起阶段,隆起频度较大;早更新世青藏高原处于相对平静的时期,以较短时期的相对隆起;中更新世高原进入强烈隆升时期,尤以晚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两次隆升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科技》2010,(4):88-88
<正>[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泥河湾盆地发育了良好的更新世连续河湖相地层,并且蕴含丰富的古人类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在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磁学、旧石器考古和早期人类演化等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  相似文献   

16.
<正>侏罗纪时期,恐龙称霸了整个陆地,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为了躲避这些凶残的捕食者,只能选择从它们的头顶飞过去。证据就藏在几块1.6亿年前的化石里,相关研究已于2017年8月9日发表在Nature上。这两种会"飞"的原始哺乳动物分别为似叉骨祖翼兽(Maiopatagium furculiferum)和双钵翔齿兽(Vilevolodon diplomylos)。得益于化石中保存完好的软组织细节,来自中、美的古生物专家发现了其前肢与后肢之间  相似文献   

17.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五龙峰黄土剖面,在短短12万年内沉积了66 m厚的黄土,大大超过了黄土高原地区,这是本区地层沉积的一大特点.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地层古生物化石、粒度、磁化率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了五龙峰黄土剖面的沉积环境.结果表明,自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中期该区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的古气候冷暖旋回.该研究成果为当地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地质考察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也为该地质公园的地质科普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描述和对比了天津蓟县晚更新世地层发现的纳玛象、诺氏象第二门齿及第三臼齿化石,由于4处化石发现地均在天津蓟县,相互之间距离很近,且都在山前丘陵和平原区内,故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小范围内发现古菱齿象属的2个种,在北方具有一定代表性,说明在晚更新世温暖期中,蓟县由于特殊地貌所形成的森林茂盛、淡水充沛、气候温和的特点,更适合象及其他如鹿、牛、羊等大型哺乳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19.
兰州五泉山位于皋兰山北麓,海拔高1650余米,其因山间有“甘露”,“掏月”、“摸子”、“蒙”、“惠”五眼泉水而得名,民间传说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曾驻此地。因无水吃,一怒之下,执鞭击五次,鞭响泉涌,从而得此五眼清澈甘美的泉水。但水文地质学家告诉人们若无五泉砾岩在此的出露和分布这一特性,及裂隙的发育,有供水来源,根本不会有五眼泉水。 玉泉泉水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地质构造和地貌有密切的关系。在泉水上覆黄土层,下部为五泉砾岩,底部为第三系红色砂泥岩。地下水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山东临胸县山旺村中新世硅藻土矿中新近采集的异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化石四属五种,其中有两个新属和四个新种.文中不仅详细描述了这些化石的形态特征,还与相似昆虫化石的区别作了比较.本研究成果为我国著名的山旺化石产地又增添了一些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