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汤姆雷根为代表的激进动物权利论者试图以赋予动物“权利”的方式来停止人类对动物的使用和剥削,这一主张至今仍然难以得到大众普遍的认同和践行.文章深入分析了近年来有关生物伦理、法律及社会学等各方面针对动物保护问题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主张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动物权利论所面,陆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学生明确权利与义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目前高校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态度也还有些偏激。高校应明确学校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  相似文献   

3.
生态批评对《白鲸》中大量鲸类以及其他海洋动物的描述关注较少,这些描述似乎有许多矛盾之处,使得该小说主题变得丰富而复杂.其实,这正是作者在面对人与海洋生物冲突时的生态思考,反映了面临人类生存和动物权利冲突时,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动物的问题.小说的悲剧结局暗示了作者对人类在对待海洋动物时可能引起的生态问题的深深忧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古罗马自然法中动物权利萌芽的分析,阐明了自然法主体范围的缩小与"动物权利"立法空白的关联。人类要修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更要在立法层面确立动物的拟制法律主体地位,赋予其拟制的权利,以保证人类对待动物的最低道德的实现,即夺取动物生命和自由的手段节制。  相似文献   

5.
权利与义务作为两种思想理念,中西方古已有之。只因积淀太多历史污垢,又值现代社会结构转型和重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忽略或放弃对传统权利思想的合理批判和文明传承。对人类历史留给我们丰厚思想遗产进行比较甄别,是现代权利思想获得历史文化合理性支持的必要路径。本文拟从权利思想内涵、权利与义务关系方面对中西权利思想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离的。国家享有基本权利,同时又必须承担尊重他国基本权利的义务。在国际关系中,不容许有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特权国家,也不应该有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的无权国家。所以,讲述国家的基本权利也就包含着国家的基本义务。一、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家  相似文献   

7.
对法律援助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义务主体包括责任主体和服务主体,以及责任主体所指的机构;服务主体按法律所指派的人员;权利主体所指定的范围等进行了讨论.指出,现行的<法律援助条例>对民事、行政的法律援助范围过窄,应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至少应包括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人身损害的案件,以及涉及家庭暴力又无财产内容的婚姻案件.  相似文献   

8.
动物一直以权利客体的身份出现在民法世界中,但是这种传统正在遭遇现实的挑战。随着环境破坏的加重,动物数量的锐减,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应该改变动物的这种民法定位,突破客体的范围晋升到主体行列。该文认为我们着实应该切实地保护动物,但是并不赞同将其含纳进主体行列的做法。文章将从民事主体的含义和动物权利相关立法的角度出发,浅析动物成为民事主体的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9.
公民政治参与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或责任。正是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义务价值取向决定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遵循公共利益理念。享受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对社会与他人的责任、优先维护和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尊重个人正当权益是公民政治参与中公共利益理念的应有内涵。  相似文献   

10.
香港作家周兆祥在《绿色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类一方面自己疯狂繁殖,另方面把自然界的动物赶尽杀绝,是一件极不道德的事情。他的话虽然激烈,却不乏警醒之处。现在,自然环境急剧破坏,野生动物由于人类活动而濒临灭绝,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可以说,在人类与动物及自然界的紧张关系中,全部的责任在人类一方。说起人类对动物的杀戮和利用,历史已太久远。人好像天然地有权利吃、用动物,而根本不用考虑动物的生命和苦乐。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动物成为人类虐杀的对象,大量灭绝是必然的结局。大举猎杀野生动物的事件还是有增无减。在青海,非法偷猎者成千上万地屠杀藏羚羊、白唇鹿等动物。在80年代中期,考察者还能  相似文献   

11.
王裕昌 《甘肃科技》2007,23(5):231-232
博物馆藏品信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信息资源从共建到共享,这是博物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博物馆面临的要务之一。本文从博物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权利、应尽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实现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博物馆信息化过程中博物馆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2.
权利和义务相伴而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当违约方违约责任产生之时,与损方相对应的补救权利却因法律未明确授权而缺失,这既不利于受损方合同利益的保护,也影响了合同法律体系的合理与完善。中国合同立法应当充分考虑民事权利对等性,对受损方的违约补救权利要予以立法上的充分保护、高度尊重和必要限制。合同立法原则应以权利本位代替义务本位,应明确而直接赋予受损方以违约补救权利。  相似文献   

13.
管乐 《科技信息》2013,(1):319-319,330
从硫酸泼熊案到虐猫再到活熊取胆熊很舒服,引燃的是我国动物保护法律缺失这一隐形的炸弹。本文通过对反虐待动物、动物权利、动物福利的分析,得出我国动物保护法之路须经由反虐待动物到保障动物福利再到最终的动物权利这一结论。并对我国动物保护体系立法作出总体规划,认为动物保护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人类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陈鹏 《科技信息》2009,(31):I0352-I0352,I0360
有权利就会有义务,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中有不少人不太了解,在图书馆中,读者到底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本文在此就高校图书馆如何保障读者的权利与义务的实施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旅游游览服务合同中,旅行社享有向旅游者收取旅游费等权利,并负有合同约定提供质价相符的旅游服务等义务。旅游者享有在人身和财产两方面获得安全保障等权利,并负有按照约定和惯例向旅行社付费等义务。  相似文献   

16.
自然法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权利的发展史。自然法与正义观念密不可分。在权利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西方的正义观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世纪以前,权利观念体现于自然法“各守本分,各司其职”的神的正义观念之中。这样的权利观念只能是义务本位的。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法带领着人们寻求自然的正义,指引着西方权利观念向权利本位的转换。这样最终才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权利概念。  相似文献   

17.
构建读者权利与义务共存的高校图书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高校大学生读者的权利和义务,分析了大学生读者享受读者权益及义务的法律依据,提出只有构建权利与义务共存的图书馆环境,才能使图书馆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图书馆对馆藏文献数字化的权利和义务,探讨了图书馆对其数字化文献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在专利许可中,专利许可方承担的义务应当限于专利权利的许可权担保和在遵循诚信原则下的告知义务,而不应承担被许可方使用专利技术对第三人权利的侵权责任和技术指导义务。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读者权利的内涵,论述了读者权利与读者义务的辩证关系,从读者借阅权限、读者个体与群体、完善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等方面,探讨了在读者权利冲突下如何更新图书馆服务理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