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艺术鉴赏     
《科学大观园》2012,(14):F0003-F0003
《伊赛可的祭献》取材于羊经《旧约》:大洪水灾难后,挪亚家族在世界各地繁衍,其中有位叫亚伯兰的闪族人,被上帝看中,要他在人间代替上帝行道,令他改名为亚们拉罕,99岁得一爱子名为伊赛克(一译以撒),视如掌上明珠。一天,上帝命他将爱子牺牲献于上帝,笃信上帝的亚们拉罕毫不犹豫,带着爱了和祭具到摩利亚山顶行祭。亚伯拉罕按着爱子的头正欲行祭时,天使突然飞临挡住他的刀,告诉他这是上帝对他的忠诚考验。  相似文献   

2.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1969年的一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中,科学家们正紧张地注视着一个叫“赛克”的家伙。赛克在做一个著名的智力实验,他必须爬到屋子中间的平台上,把那里的一只箱子推下来。实验开始了,赛克走向平台,他绕着平台转了足足有20分钟,还是爬不上去。于是,  相似文献   

3.
《圣经》对环境问题的态度首先是探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 :地球属于谁 ?第一种回答是直截了当的。《诗篇》2 4:1说 :“地和其中所充满的 ,世界和居住其间的 ,都属耶和华。”上帝是大地的创造者 ,通过创造 ,上帝成为地球的拥有者。但这仅仅是片面的答案。《诗篇》1 1 5:1 6说 :“天 ,是耶和华的天 ,地 ,他却给了世人。”因而 ,正确的《圣经》答案是 :地球既属于上帝 ,也属于人———属于上帝 ,是因为他创造了地球 ;属于我们 ,是因为上帝把地球交给我们。当然 ,这并非说上帝完全彻底地把大地交给我们 ,以至不保留丝毫的权利 ,也不再控制它 ,而是…  相似文献   

4.
艺术鉴赏     
《科学大观园》2011,(14):F0003-F0003
《圣三位一体》是马萨乔1425年受圣玛利亚·诺维拉教堂委托绘制的。内容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上帝有统一的神性却可以分为三身,既圣父(上帝)、圣子(基督)、圣灵。马萨乔选择了耶稣受难的场面,并以一间拱柱式的方形礼拜堂为背景展开他的创作。作品大胆利用了透视法,创造了具有说服力的逼真空间,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5.
耿韵 《科学大观园》2006,(20):46-49
起初,上帝创造了天与地。然后,上帝说,“我们要照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在《圣经》中,耶和华神称这个男人为“亚当”,他是我们所有人的祖先。现在,基因学将指向一位“科学亚当”。显微镜下的DNA线索,将把地球上的所有人联系到一个人身  相似文献   

6.
在浩繁的西方古典文献中,人们能见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托勒密的《至大论》,甚至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及托马斯的《神学大全》,却很难见到罗吉尔·培根的《大著作》。这实在是一种历史的不公正,因为就中世纪的学术水平来看,《大著作》无疑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其结构之完备和材料之新颖当时没有一本作品能与之媲美。罗吉尔·培根渊博的知识与他悲惨的命运实在太不相称。由于教会的迫害,使他应有的荣誉不仅在当时遭受贬损,而且至今了解他在科学上的贡献的人还不多。历史应当作出公允的解释,本文就是想对这种状况作出部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圣经》中讲述:在淹没生灵的大洪水来临之前,上帝告诉诺亚,让他建造一座大船,装上所有生物,以各灾难之后重生。如今,地球生物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全球性灭顶危机,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重建"拯救生灵的"方舟"呢?  相似文献   

8.
约阿希姆的预言12世纪末,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地区一处偏僻修道院的一个密室中,昼夜研读《圣经》中“三位一体”奥义的修道院院长约阿希姆,感到从未有过的焦躁不安。“当我期望用释读的方式以求接近上帝以来,他就像鹰般掠我而去飞得更远。”多少年后,他如此回忆说。一种绝望的情绪使得他  相似文献   

9.
在牛顿研究中,上帝与空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而持久的问题。柯瓦雷认为牛顿对上帝与空间的关系所持的观点与摩尔的观点具有相当的一致性。牛顿手稿《论重力》的发现使这一观点需要得到重新考察,麦圭尔与卡列罗分别提出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然而他们的解释并未成功建立上帝与空间观念的融贯性。尽管如此,从牛顿本人哲学与神学方面的思想背景来看,《论重力》中两个关于空间的论题与其神学及上帝观念是一致的,空间并不在任何积极意义上规定甚至限制上帝的实存,因此在牛顿的语境中其论证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有个人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与上帝一同在沙滩上散步。天空中闪现过一些生活的场景,他注意到每个场景都有两组足迹印在沙滩上——一组属于他,一组属于上帝。当最后一组场景消失时,他回头注视足迹,发现有许多地方只有一组足迹。而这些刚好发生在他人生最低潮的时候。他便问上帝:“上帝,你曾说一旦我决定跟随你,你会一路陪着我走下去,但是,为什么在我人生最糟糕的时候,却只有一组足迹?为什么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离  相似文献   

11.
艺术鉴赏     
《逃往埃及》现藏于帕多瓦市阿列那礼拜堂。由迪·邦多纳·乔托(1267年- 1377年)创作,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第一位大师,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逃往埃及》描绘的是圣经中的故事。玛利亚生下耶稣基督的消息使希律王坐立不安,因为传说这孩子日后要做主,希律王一心想根除他。上帝知道后派使者告诉耶稣的义父约瑟,要他们立刻逃往埃及。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1,(10):1-1
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烦恼沮丧,认定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教师开导他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推拿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个思路太奇特了,尽管这有点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这个世界上谁不需要找点理由自我安慰呢?而且,这个理由又是这样的善解人意,幽默可爱。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奇才——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哑巴。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理,他们也都是由于上帝特别喜爱,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劳动创造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学理论问题。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识,曾为“神创论”和“上帝造人”等唯心主义谬论长期统治着,并且千百年来成为剥削阶级借以维护他们反动统治的一种思想根据。1809年法国的进化论者拉马克依据一切生物都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由简单演变为复杂的进化原理,首先在他的《动物哲学》一书中提出人类起源于某种类人猿,这就给宗教神学一次猛烈的冲击;1859年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根据他长  相似文献   

14.
泰朝 《科学大观园》2010,(13):56-56
1947年的一天,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检查工作,在卫生间里看到一个黑人小伙子跪在地上擦水渍,擦一下就磕一个头。贝里奇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个小伙子说他在感谢上帝,因为是上帝帮他找到了这份工作。贝里奇听后笑了笑说道:“南非的大温特胡克山上住着上帝,能为人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获得作为一种社会体制的牢固基础以前,它需要合法化的外部来源."([2],p.18)17世纪的科学家们不得不为其工作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其中一个最有力的理由是为了"赞颂自然的伟大创造者"上帝而工作.这种"科学为上帝"的观念在很多科学家的言行上体现出来.玻义耳在其临终遗嘱中,他祝愿皇家学会的会员"在其值得称赞地致力于发现上帝杰作的真实本性的工作中,取得快乐成功".([2],p.127)而当时最著名的动物学家弗朗西斯·威鲁比,由于过分谦虚而不愿发表他的著作,只是当他的同仁一再坚持说发表这些作品是赞颂上帝的一种方式,才答应发表它们.  相似文献   

16.
论牛顿的宇宙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旨在解析牛顿的宇宙论思想及其形成过程。牛顿没有像一个纯粹的机械论那样基于纯机械论或仅凭力学原理思考宇宙论问题,而是以自然神学的方式,将其上帝信念、物理学研究与炼金术哲学洞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对宇宙论的总体看法。尽管牛顿引力定律可以给出一幅无限宇宙图景,但他本人认为:人所在的世界起源于上帝的意志,这个世界是有限的、活的、始终受上帝意志支配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杂谈与随想     
爱在心中一个马车夫赶着一辆马车匆匆而行。这时,一个陌生人出现在他的前方,请求搭车。马车夫急忙勒住缰绳,将马车停了下来,让搭车的人上来。搭车人看见马车夫手中的书,竟是一本《圣经》,便问道:“你明白书本的意思吗?”马车夫摇头说:“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四五年了,还是不明白它的意思”。搭车人听了,微笑着说:“这个不难,只要你认为自己能懂,那么你就看明白了。”马车夫恍然大悟,原来上帝之爱已经在他心中,因为他在疾行的途中,还能停下来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18.
伊甸园在《圣经》里有这样一段描述——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那里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树上的果子还可以作为食物。园子当中还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树。还有河水在园中淙淙流淌,滋润大地。河水分成四道环绕伊甸。作为上帝的恩赐,那里天不下雨但却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上帝来到人间。遇到一个智者,正在钻研人生的问题。上帝敲了敲门,走到智者的跟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探讨吗?”智者毕竟是智者,他虽然没有猜到面前这个老者就是上帝,但也能猜到绝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正要问上帝您是谁,上帝说:“我们只是探讨一些问题,完了我就走,没有必要说一些其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艺术鉴赏     
<正>《犹大之吻》是欧洲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杰作。是据《圣经》马太福音26章: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与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门徒遵着耶稣所吩咐的,就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正吃饭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