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斌 《科学之友》2006,(3):71-71
“核辐射”存在于所有物质中,包括人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这是亿万年形成的客观事实,也被称为“本底辐射”。但人们需要了解的是,日常生活中哪些核辐射偏高,超出了正常范围,需要采取措施防范。骨质艺术品尚未查明原因王太太家用动物骨头制成的艺术品及另外一个牛骨头装饰物放射性超标。在检测中还发现的一些“不明身份”的动物脊椎骨都有着偏高的  相似文献   

2.
3.
一辆卡车驶进纽约中心火车站,这里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地方之一.这是一个平常的下午,约有50万人在附近工作、购物或路过.几分钟后,卡车司机引爆了车上的"货物"--一枚当量为10000吨的核弹.  相似文献   

4.
核电是少污染、低耗费的安全能源,自第一座核电站投入使用以来,目前全世界运行中的核电站已有400多座,它们提供的电力已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7%。人们印象中之——所以核电站的事故率似乎更高一些,是因为与常规电站的数量相比,核电站的基数要小得多。30多年来这些核电站基本都在安全运转,随着运行管理的不断强化、改进,核电站的安全性还会进一步提高。 核电站使用的燃料均为放射性物质。但放射性物质与放射线又有区别,就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灯泡,灯泡具有向外发光(光线相当于一种射线)的功能,不过不接通电源它是无法发光的。放射线分很多种类,不久前日本茨城县的一座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中,主要有害射线  相似文献   

5.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1,(5):80-80
问:核辐射的几种单位是什么关系? 答:日本核泄漏中的碘、铯等放射性物质通常具有α、β、γ三种射线。目前检测这些射线所用的几种单位中,西弗(Sv)是用来表示释放剂量的一个较大单位,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灾难——其中之一是核电站的核辐射。为什么海底的地震会引起核辐射呢?这得从核电站是如何工作的说起。  相似文献   

7.
一说到核能,不少人或许马上就会把它和可怕的核武器与核辐射联系起来。然而,美国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小型核电池.这种电池可以持续为你的手机提供5000年的电能。这种电力超强的核电池不仅没有伤害身体的核辐射.甚至可以作为人体心脏内人造起搏器的电池。  相似文献   

8.
刘伟 《科学之友》2006,(1):93-95
“你爸爸这种病很少见。他体内色素酶太少,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别人没影响,对他却相当于轻度核辐射,长期受辐射,骨髓就会失去造血机能。要根治,必须移植骨髓……输血只能暂时缓解病情……可他的血型……恐怕……找到相配的,很难……”  相似文献   

9.
关于手机会增加脑癌发生机率的证据在科学法庭上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法律法庭上 ,它会被认可吗 ?  相似文献   

10.
11.
王挺贵 《科学通报》1993,38(9):807-807
活动星系核的紫外大包曾一直被认为是标准吸积盘的特征热辐射,但最近几年,该解释遇到一些困难。于是Barvainis等提出了自由-自由辐射机制,并在拟合谱形等方面取得了成功。本文将从光变和统计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春季东亚-北太平洋地区沙尘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宏  石广玉  T.Aoki  王标  ZhaoTianliang 《科学通报》2004,49(19):1993-2000
中国科学院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风送沙尘的形成、输送机制及其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期间, 在中国西北部沙漠地区进行了气溶胶采样, 经过成分分析和理论计算, 得出了该地区沙尘气溶胶的主要光学特性. 与其他沙尘模型相比, 源于中国沙漠的沙尘气溶胶复折射指数偏低,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性较弱, 散射较强, 前向散射偏弱, 后向散射偏强. 将其作为中国和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光学模型的代表, 模拟了东亚-北太平洋地区2001年春季平均辐射强迫. 计算得出: 该地区大气顶的平均净辐射强迫为-0.943 W·m-2, 其中短波-1.700 W·m-2, 长波+0.759 W·m-2; 地面净辐射强迫为-5.445 W·m-2, 短波-6.250 W·m-2, 长波+ 0.805 W·m-2. 最后给出了东亚-北太平洋地区大气顶和地面的辐射强迫分布.  相似文献   

13.
雨水的γ辐射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仁昌 《自然杂志》2001,23(4):203-206
本文主要对由降雨引起的地面γ辐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降雨会引起地面γ辐射的显著增加,在降雨过程中,其总增加率约为33.6%,雨停的后约3h,地面γ辐射恢复正常,对降水的取样测量结果表明,雨水本身的γ照射量率是变化的,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本文还探讨了降雨的短期γ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8,(4):69
在市区内的许多居民楼上都安装有手机基站,部分市民担心这样的装置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实,大家没必要担心。因为手机辐射与手机基站辐射不同,一般一部手机的电磁辐射值在0.03μW~0.7μW之间,而一个手机基站的辐射值在10μW之内。一个手机基站所产生的辐射值比一部手机的辐射值高不出多少!  相似文献   

15.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造成大范围的伤亡。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中谈论的是观念和物质,在神学中谈论的是善与恶。如果两重性的概念——两种不可改变的和相反的原则——在大气科学中占有任何位置的话,它可以在形形色色的和并非一成不变的云的形态中发现。云的两重属性可以通过气候系统表现出来,在这个系统中,它同时对地球进行加热和冷却。没有任何东西会比凝聚的或结晶的水蒸汽更奇异。云既影响以太阳光的形式射来的短波辐射,又影响由地球表面返回到太空中去的长波辐射。但是,这两类辐射却受到截然不  相似文献   

17.
沙尘直接辐射效应对东亚地气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赵天良  张小曳  龚山陵 《科学通报》2011,56(11):858-868
基于东亚-北太平洋地区太阳高度角在春季乃至由冬季到夏季的逐日变化规律, 选取 2001 年春季发生的3 次典型沙尘暴为例, 利用包含详细气溶胶辐射参数化方案的大气辐射传 输模型, 模拟研究了该地区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东亚-北太平洋地区沙尘直接辐射效应的可能 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沙尘暴爆发时间从春初(或冬季)到春末(或夏季)的变化过程中, 由于 该地区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导致沙尘在大气顶晴空正辐射强迫值增加、负辐射强迫值降低 甚至转变为正强迫. 具体表现为: 在地表反照率低的海洋上空, 春初到春末太阳高度角的增 加使得沙尘在大气顶负辐射强迫的值由大变小, 即对地气系统由较强的降温转变为较弱的降 温作用; 在地表反照率较高的沙漠及其周边地区, 春初到春末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导致沙尘在 大气顶辐射强迫由负值转变为正值, 即对地气系统由辐射降温逆转为辐射增温. 云天辐射强 迫的研究结果与晴空类似, 但低云的存在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表反照率, 它一方面 使得沙漠上空沙尘层由冷却地气系统到加热地气系统这一逆转过程发生的日期提前, 也导致 了沙尘在海洋上空负的辐射强迫比晴空时随着太阳高度的增加减小得更为明显, 甚至局部地 区因为低云的存在由弱的负强迫变为弱的正强迫. 这一研究结果说明, 在东亚沙漠附近地区, 即便是同等强度的沙尘暴事件, 因为发生的日期不同, 太阳高度角不同, 沙尘层在大气顶的 辐射强迫和对地气系统的影响也会因此不同甚至相反. 沙尘暴发生的时间越靠近初春或冬季, 在沙漠附近, 沙尘在大气顶辐射强迫越倾向为负值, 对地气系统表现为降温作用, 沙尘暴发 生时间越靠近春末或夏季, 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增大, 沙尘在大气顶越容易产生正辐射强迫, 对地气系统表现为增温作用. 简而言之, 即在东亚沙漠源区附近, 沙尘直接辐射效应可能呈 现“春初(冬季)降温, 春末(夏季)增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热词     
核辐射云 核辐射云是指核爆炸或核泄漏之后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飘散到大气中而形成的核辐射气体。联合国2011年3月16日发表预测称,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云有可能在当地时间18日晚些时候抵达加利福尼亚州。不过美国专家反复强调,飘到美国的辐射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将很有限。  相似文献   

19.
吴鑫基 《科学通报》1988,33(20):1567-1567
按Radhakrishnan和Cooke 1969年提出的极冠模型(即RC模型),脉冲星的辐射呈锥形,其截面是圆。然而1980年Jones首次提出辐射锥截面可能在纬向被拉长而呈椭圆状,接着Narayan和Vivekanand(简称NV)也给出是椭圆的结论,并指出拉长效应是周期的函数(正比于P~(-0.65))。这两文章给出的椭圆长、短半轴之比分別为2.5和3.0。 辐射锥截面形状对脉冲星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如果是一椭率很大的椭圆,则银河系中可能观测到的脉冲星总数和诞生率要比原先估计的小好几倍。Taylor等对此也做了评论。 我们重新研究了这一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辐射锥截面仍可近似认为是圆形。  相似文献   

20.
邱金桓 《科学通报》1998,43(16):1712-1716
在分析各类二流近似精度的基础上,改进一个计算大气辐射通量的δ-Eddington近似,对光学厚度小于1的情形,其精度大大优于现有的各类二流近似。当地表反照率为零与光学厚度小于1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