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设(x,‖·‖)是Banach空间,f:x→x是连续Frechet可微的映射。对(x,f)的混沌性进行了探讨,证明存在紧致子集ACA(f)使得fA是Xiong-混沌的和Kato混沌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功率谱分析(PSA)和RAYLEIGH技术对由非物端棱镜选类星体和复合技术选类星体样品的红移分布的周期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发现对于本文所选的两个样品存在一个ζ=0.013的周期。为考虑此样品的完整性和每种选择效应对样品周期性的影响,对非物端棱镜选类星体的子样品以及各种技术选类星体样品的计算,并和1989年,1991年版类星体表比较,结果表明ζ=0.013的周期是一不随样品改变而变化的周期值,这说明类星体红移分布存在ζ=0.013的周期,此周期不应是样品的选择效应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4.
6.
Reduced nitrogen fixation in the glacial ocean inferred from changes in marin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ventories.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To explain the lower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during glacial periods,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productivity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was stimulated by an increased flux of iron-bearing dust to the oceans. One component of this theory is that iron-an essential element/nutrient for nitrogen-fixing organisms-will increase the rate of marine nitrogen fixation, fuelling the growth of other marine phytoplankton and increasing CO2 uptake. Here we present data that questions this hypothesis. From a sediment core off the northwest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Mexico, we show that denitrification and phosphorite formation-processes that occur in oxygen-deficient upwelling regions, removing respectively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the ocean-declined in glacial periods, thus increasing marine inventori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ut increases in phosphorus were smaller and less rapid, leading to increased N/P ratios in the oceans. Acknowledging that phytoplankton requir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constant proportions, the Redfield ratio, and that N/P ratios greater than the Redfield ratio are likely to suppress nitrogen fixation, we suggest therefore that marine productivity did not increase in glacial periods in response to either increased nutrient inventories or greater iron supply. 相似文献
7.
经济时间序列周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经济时间序列周期性分析的目的和任务。根据经济时间序列的特点,建议使用最小方差法分析序列的周期性,并且给出了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这个实例成功地使用最小方差法分析了云南粮食生产的波动性。表明了最小方差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周期性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孔生林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1):54-56
对随机环境中马氏链,Cogburn首次引入了初始时间在原点的弱遍历的概念,并且给出了链是弱遍历的一些条件。李应求等引入了初始时间在任意点的一致弱遍历和强遍历的概念,并且给出了链是一致弱遍历和强遍历的一些条件。借鉴上述思想,引入了初始时间在任意点的平均强遍历的概念,并且给出了链是平均强遍历的一些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复平面中的迭代过程可以产生许多分形图像,曼德勃罗集是在复平面内对映射z→z~2+c进行迭代的结果,但是,曼德勃罗集的图像是无穷杂色斑驳,它不具周期性.本文利用三角迭代研究了二次变换φ(z)=z~2+c并实现了具有周期性的分形图像的可视化.研究表明:只有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才能对它进行有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研究了在水印信号预处理中常用的Arnold变换,仿射变换和面包师变换的置乱方法和置乱周期。仿真结果给出了不同尺寸图像的置乱周期,这为根据水印信号大小选择适当的置乱变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洁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71-74,78
以谱估计理论为基础,对周期图谱分析方法和最大熵谱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通过模拟信号验证了它们分析周期的可行性,并把这两种方法应用到提取太阳黑子数1750年至2008年的平滑月均值的周期分析中,获得被分析资料中隐含的平均周期分别是10.1年、11.1年、11.9年、105.3年,这个结论和实际观测非常一致。并对这两种周期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马德宜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1):71-73
提出了求关系矩阵周期的直接算法和改进算法,直接算法是根椐关系矩阵周期的定义得出的,改进算法首先根椐关系矩阵的幂与一般矩阵的幂相比较进行曲初步改进,其次在进一步分析逻辑加规则含义的基础上又再次进行了改进.最后本文给出了在不同算法下求不同维数的关系矩阵周期所需的时间,同时在MATLLAB,中对上述数据进行了数据仿真,结果说明当矩阵维数较大时改进算法比直接算法明显缩短了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各因素间关系复杂,单一的数学模型难于准确模拟.建立了灰色BP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结合了进水总磷浓度、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pH值、水温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可准确预测不同工况下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效果.通过组合预测模型计算可知:随着进水总磷浓度和pH值的升高,总磷去除率随之下降;而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大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总磷去除率随之升高;随着水温的升高,总磷去除率有波动,水温为27 ℃时,总磷去除率最大. 相似文献
16.
具有脉冲的三种群捕食者-食饵链系统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研究了脉冲作用对捕食者-食饵链系统的影响,即考察具有脉冲的三种群捕食者-食饵链系统的周期性,得到了该系统存在非平凡正周期解的一个充分性判据. 相似文献
17.
顾秀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1988,(4)
本文采用以元素二次周期性与元素一次周期性相比较的方法,从原子结构入手对元素二次周期性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定性的理论解释进行了分析。指出在说明元素性质时,不仅要考虑外层电子排布的影响,而且也要考虑内层电子排布的影响。只考虑外层电子的排布仅能得到一次周期性,只有同时考虑外层、内层电子的排布,才能得到二次周期性,乃至三次周期性等。 相似文献
18.
Lucas数列的模数列的周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
针对Lucas数列{Ln}以及给定的正整数m,由Ln关于模m的最小非负剩余bn构成一个新的数列{bn},称为Lucas数列的模数列.利用初等数论的相关知识和数学归纳法,证明了Lucas数列的模数列是周期数列,并且是纯周期数列. 相似文献
19.
运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通过逻辑分析,对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核心和现今人们对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认识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以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训练周期理论应持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0.
轮南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研究油气成藏机理 ,分析碳酸盐岩裂缝发育特征 ,表明轮南潜山构造致密的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低 ,渗透性差 ,很难提供良好的储集空间 ,但裂缝的发育可以改善碳酸盐岩的储集条件 .根据岩心观察 ,轮南潜山奥陶系裂缝十分发育 ,主要分布在潜山顶面以下的风化壳带内 ,包括构造缝、溶蚀缝、成岩缝、风化缝等类型 ,以构造缝为主 ;裂缝产状特征主要表现为直立的或高角度斜裂缝发育 ,走向上具有分带性 .裂缝的发育主要受构造活动及后期溶解作用的影响 ;轮南潜山裂缝的发育 ,改善了碳酸盐岩的储集条件 ,同时也为油气的渗滤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