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组同义单音节动词在一般情况下词义相同,组合结构能力也相同。但有些同义词在词义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的结构能力是有强弱之分的。通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中的35组同义单音节动词进行封闭式研究,发现它们在带宾语、补语能力方面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2.
《醒世姻缘传》中的单音节动词重叠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醒世姻缘传》中单音节动词的重叠现象,详细列举了动词重叠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并初步分析了《醒世姻缘传》中的单音节动词与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几点不同。  相似文献   

3.
《史记》与《左传》相比在军事同义词语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二书同义组有所增减,同义组成员有所增减替换,这些都体现了上古汉语军事同义词语的发展。造成上古汉语军事同义词语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基础的变化而导致的同义词存在基础的变化、个体词的发展、同义词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复音词的大量出现、修辞用法等。  相似文献   

4.
同义互训是普通话双音词的来源之一。一些异形近义词因自身演变或方言分化而成为异形同义词,从而成为互训的对象。普通话同义互训双音词的来源有二:一是基础方言中原有的近义语素的组合,二是同义的基础方言单音节语素与非基础方言单音节语素的组合。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是形成这一语言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语料库技术的方法,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形式,穷尽性地分析了10000条共计50万字的"见"字语料,得出"见"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认为《现汉》对视觉动词"见"的释义存在义项漏收的问题,建议在《现汉》已有释义的基础上,增收"听到""预料、推测""考虑""想法"4个新义项。  相似文献   

6.
根据词的意义聚合关系的不同,词有同义与反义之别.由于语言在不断发展演变,因此,这种反义词的聚合和同义词的聚合一样,是在共时的平面上而言.以《吴越春秋》中的同义词与反义词为研究对象,运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揭示了《吴越春秋》的语言特色,肯定了其重要的语料价值和在汉语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对《礼记》中的"为"字进行穷尽性统计,以此来观察它在上古汉语里的各种语义语法功能。"为"在《礼记》中主要有动词、介词、助动词等用法。将动词"为"、助动词"为"和介词"为"按照其在文中的具体语义语境划分为多个义项,并分类举例阐述。  相似文献   

8.
分析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中同义动词achieve,gain,obtNn和acquire及其相关搭配词语的词频信息,探讨本组同义动词与其他词语搭配时在语义和用法方面的差别。以及基于语料库进行同义词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吴语与官话动词重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中,单音节重叠"V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BAB"占优势,"AB一AB"极少,而在《鼓掌绝尘》、《型世言》等明清江浙籍作家编纂的白话作品中,单音节重叠"V一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ABB"占优势,"AB一AB"要比"ABAB"多。这似乎表明,在近代汉语中,吴语动词重叠的发展演变进程比官话要慢。  相似文献   

10.
动词是汉语最重要的一个词类,多义动词的义项通过家族相似性聚合成语义网络。汉语动词多义聚合网络的类型主要有辐射式聚合网络、链条式聚合网络、综合式聚合网络。汉语动词多义聚合网络的形成是通过隐喻、转喻的方式实现的。同时,研究汉语动词多义聚合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词义的模糊性。通过对汉语动词多义聚合网络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动词义项的聚合规律,进而了解整个汉语语义的聚合规律,为认知语义字典、词典的编纂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成果颇丰,涉及范围广,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同义词研究蓬勃发展的趋势,取得了很大进步.同义词界定标准趋向统一,古汉语同义词辨异方法也逐渐系统化.同义词研究成果涌现,大多集中于单音节同义词研究,而复音节同义词研究尚显不足,如中古汉语复音同义词研究目前还较少涉及.  相似文献   

12.
“可以”具有助动词和形容词两种用法:做助动词时一般能和除能愿动词以外的大多数动词搭配,还能和一些单音词形成较为固定的搭配;做形容词既可表示程度高,也可表示程度不高,其被动和消极色彩较浓。  相似文献   

13.
单音节反义形容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有一定比重,其结构特点、语法功能和语义都有独特一面,值得研究。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义"说是目前对汉语同义词最流行的界说,以为同义词是"意义相同、相近的词",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这种同义词观界域含糊、概念混乱,误解等义词,误用、误解近义词,以(或"兼顾")整个词为辨析单位.若干年来,它对汉语同义词,特别是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理论上模糊、混乱;词义辨释上使同义词的构组、立义、辨异诸方面产生种种弊病,因而不能出现精审的辨释成果,至今无法产生一本科学的中型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因此"近义"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表明是误说,应当坚决、彻底废弃.  相似文献   

15.
考察“不“或“没“与后面结合的动词情状类别,以此观察由它们组成的句子所表示的不同时间意义,同时结合意愿动词、助动词,以及宾语的类别、句子的深层意思等,从多层面、多角度描写了“不/没 VP“所表示的时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时间属性隐含在某个语言单位的语义成分中。特别是汉语动词体现句子纯命题意义内在的时间特征,隐含时间语义特征。连动关系是表示客观世界中发生的各桩行为间的时序关系,其句法层面发生变化与否与动词的时间属性的强弱成对应关系,从而证明了动词时间属性的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 ,汉语语汇难以概括出规律 ,词语解释难以做到严格的形式化。许多意义较为复杂的词语 ,在注解释译时容易出现失误。本文以“莫 (暮 )”为例 ,探讨根据汉语言的特点 ,把词语置于一定的时空联系中加以考察和解释。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1、认识和重视本义 ;2、同义词要着重于辨异 ;3、释义须区分不同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