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季节里,畅销书《饭店的故事》让我流连在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与阿加莎·克里斯蒂有关的那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是我在去伊斯坦布尔途中读的,而且克里斯蒂本人也经常去那里。“侦探小说之母”乘“东方快车”去往这个城市,总是下榻在一家名叫“佩拉宫”的豪华饭店。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中最神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26年12月,女作家突然从伯克郡自己的家中消失。傍晚才回到家中的女仆向警方报了案(早上阿加莎一个劲要她到伦敦去看望未婚夫)。第二天上午,克里斯蒂的车子在离别墅不远的路上被发现。英国历史上最大…  相似文献   

2.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侦探小说中给我们呈现了这样的悖论:朴素的女性意识使她的创作有别于柯南道尔的男性文本模式,这尤其可以体现在侦探形象的塑造上;但根深蒂固的男权话语又使得阿加莎不自觉地以男性中心文化为标准塑造了大量扭曲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在尼日利亚,男性作家几乎在每个文学样式及分支开辟了蹊径,唯有用英语创作的侦探小说这种门类是个例外。同某些批评家对尼日利亚侦探小说的看法相反,阿道拉·乌拉希反而成了用英语创作侦探小说的先驱,而且迄今仍然是尼日利亚独一无二的女性侦探小说作家。她已经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许多事情你不了解》(1970)及其续篇《许多事情开始变化》(1971),接着又有《哈里死去的夜晚》(1974)。沉默4年之后,《约拿是谁?》和《萨戛姆来的人》相继在1978年出版。前4部表明作者愈来愈重视侦探工作及至她侦探创作的高峰。最后1部作品,以我们的观点来看,与其说是侦探作品,毋宁说是神秘小说,尽管警察的形象强而有力。  相似文献   

4.
程小青被誉为"中国侦探小说第一人",他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社会,创作出具有浓郁本土化和民族特色的侦探小说。他的《霍桑探案》在人物塑造、叙事模式等方面,摹仿和借鉴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正是中西方文化激烈撞击与整合的活跃时期,这一对话过程对文学的影响尤为明显。就侦探小说而言,从翻译介绍到本土作家开始创作本国的侦探小说经历了一个融合的过程。吴趼人创作的《中国侦探案》虽不成熟,融合之中又有分裂的特质,但这又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学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特征。因此,对《中国侦探案》的研究也就有助于认识侦探小说如何在中西融合中找到一条民族化和现代化之路,对于研究近现代中国文学的转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说救命     
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孩在父母陪同下从法国乘飞机前往英国。途中小女孩突发重病,飞机只好在伦敦一个机场紧急降落,小女孩被送到医院时已昏迷不酲,医生却诊断不出小女孩得的是什么病。正在束手无策之际,一位护士突然记起她读过的英国女作家克里斯蒂的小说《狡猾的“白马”》中,有几个人物  相似文献   

7.
具有"心理外科医生"之称的台湾现代派女作家欧阳子与颇具争议的英国作家劳伦斯,尽管创作时代不同,但他们笔下的两部作品《那长头发的女孩》和《儿子与情人》在刻画女主人公的"恋子"变态情欲,以及表现男主人公的共同倾向——"俄狄浦斯情结"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对生活中非常态情感的艺术表现,提醒我们对人性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冷战背景下的英国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人们的思想再次受到战争的挑战,对世界的未来深感忧虑.但是,英国文学界并没有屈服于这一压力,一些作家通过创作来反映英国社会现实以及冷战给英国带来的影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文学批评的方法解析冷战背景下的英国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以及如何服务于冷战,可以揭示冷战时期英国文学创作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9.
谢瑜 《科技咨询导报》2010,(10):227-227,229
《蝇王》是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品。在小说中,作家通过对人类自发的罪恶的书写,表达了他对西方文明与现实的思考,提出了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看法。本文试图通过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及小说人物言行的分析,探讨作家对人性的挖掘及其创作思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英国作家狄更斯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和中国作家老舍作品《牛天赐传》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进行比较.并赏析大卫和牛天赐这两个世界文学长廊中熠熠闪光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