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晚明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对等、正常、互利的,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果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中国有仅不会落后于西方,而且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萌芽针最终冲垮封建主义的大厦,满清政权入主中原,采用了极其落后残忍的统治手段与方法,激化了民族矛盾,扼杀了新的生产关系,把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推向了极端,康熙帝虽曾一度热心于“西学”,但最终下令驱逐西方传教士,关闭了国门。此后,中西差距日渐扩大,最终酿成了近代  相似文献   

2.
中西文化渊远流长,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彼此存在着很大差异。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成为中西文化差异的一面镜子。本文从颜色词入手,探析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及原因,旨在为中西文化比较提供一些思路、实例,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理解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当中国与西方相遇……”——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When China Meets the West…”——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inology and Sino-West Cultural Exchanges).于2006年10月13-16日在中国浙江大学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主办,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学术负责人为沈弘教授。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化挟船坚炮利而来。在顽固派的诘难下“中体西用”论孕育而生,然而随着“西用”范围的扩大,冲破“中体”之限全面改造社会的思潮已势不可挡。胡适正是站在这个化革新的前列,他以“重新评估一切价值”的勇气试图“再造明”。胡适的化思想内容丰富,集中体现在明-化的整体观、化的进化观与化的惰性论、化心态与化改造的途径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2008年杭州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2008 Hangzhou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inology and Sino-Foreign Relations and Exchanges)于2008年10月24-27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是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和区域研究所,爱丁堡大学历史学、古典学和考古学学院联合主办,并由浙江大学英语文学研究所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流泛,广绰庞繁.两大文化体系在历史的交流中有亲合,有碰撞,更有交汇与融合,两者亦在这亦抑亦蓄、共拒共融中伴随着东西方两大文明共同走向鼎盛.  相似文献   

7.
8.
李亚蕾 《科技信息》2013,(2):224-224
<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9.
周彬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2):215-217,221
论述了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三次冲撞,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来寻找两种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晚清政治的急剧动荡,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晚清文化领域也经历一段前所未有的中西文化的抗争。尽管其中难免存在片面的、孤立的倾向,但整个过程仍然是一个向上的、发展的,日益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文化是历史上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发生广泛交流的重要时期之一。中西文化间的冲突体现在了文化交流的各个层面,并且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文化冲突也在逐渐深入。但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并没有动摇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引发文化心理层面的全面崩溃。尽管如此,在大规模的文化冲突中,中西文化相互融合,并最终超越了中国的固有文化,形成了资产阶级新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三次冲撞,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来寻找两种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把南社人当作固守国学、对西方思想和文化一味抵制的旧文人的传统认识,无疑与南社人的本来面目相距甚远。事实上,南社知识人在清末是以一种复杂的态度对待西方思想与文化的:一方面他们以开放性的态度勇于接受和传播自由民主思想,开风气之先,呼唤中国变革;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放弃主体性的认知立场,警惕殖民主义的威胁,努力把革命派对国家与国民的复杂理解,更广泛地传递给更多的普通民众。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诗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郁青 《高等职业教育》2004,13(3):42-44,52
文章就诗歌翻译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文化差异与英诗翻译的关系,用实例说明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运用传统翻译方法并适当运用超越性创新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与自然而然的自然(nature)相对而言的,它是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文化作为软实力,是一个大国、一个强国的标志。以柳宗元的《江雪》和法国普列维尔的《公园里》作为典型案例,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在空间观念、时间观念、爱情观念、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西化的冲突,为跨化的员工关系管理增加了难度,对于管理来说,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对不同类型的化进行整合,在两种化的结合点上,寻求和创立一种双方都能认同和接纳的,发挥两种化优势的管理模式。本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因中西文化差异,反映在英、汉民族思维方面也截然不同,即汉民族具有综合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英语国家民族具有分析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英汉习语是英汉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习语有各自的特点及文化内涵,中西文化既有共同的群众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不同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思维方式。文化重合是局部的,文化上的冲突是常态的。分析文化上的重合与冲突可资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