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异常和(或)胰岛素活性异常所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综合性疾病,此疾病会引起伴随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高血糖症状.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存在着种族和民族差异.蒙古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近年来有关蒙古族糖尿病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就蒙古族糖尿病研究现状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体外扩增和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胰岛样细胞分化.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MSC,在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中对其进行纯化和扩增.用bFGF,EGF等因子诱导MSC向nestin阳性的祖细胞(NIP)分化;用高糖无血清培养基和β细胞调节素、尼克酰胺等诱导NIP向胰岛样细胞分化.用RT-PCR法检测诱导前后nestin,ngn3,IPF-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基因的表达;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样的细胞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前后nestin,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分泌胰岛素情况.结果表明MSC经第一阶段的诱导后可分化成NIP,继续诱导6 d后变圆的细胞逐渐增多,并聚集成团,双硫腙染色阳性.免疫组化实验证明经两阶段诱导后的细胞表达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内分泌激素.放免分析结果表明诱导的胰岛样细胞团可以分泌胰岛素,糖反应性较弱.以上结果表明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这将为解决糖尿病细胞治疗所面临的供者细胞不足、移植排斥反应等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Ⅱ型糖尿病天然产物库的高通量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型糖尿病(ⅡDiabetes Mellitus,ⅡDM)是一种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疾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95%.药物筛选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步骤,通过药物筛选,就可能使一些天然产物,人工合成化合物等被开发成新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Ⅱ型糖尿病药物筛选技术也产生了巨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生活禁忌     
空腹饮食十忌①忌吃糖。糖是一种极易消化吸收的食品,空腹大量吃糖,人体短时间内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值,使血液中的血糖骤然升高,容易导致眼疾。而且糖属酸性食品,空腹吃糖还会破坏机体内  相似文献   

5.
二十八烷醇调控大鼠机体GS基因表达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喂SD大鼠不同浓度的二十八烷醇乳化制剂,采用荧光定量法测量SD大鼠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糖原合成酶基因表达量,研究二十八烷醇对机体能量代谢基因的影响作用和调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饲喂大鼠适中剂量的二十八烷醇可有效地增加大鼠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机体内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补充合适的二十八烷醇可增加大鼠机体肝脏和肌肉中GS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6.
张红东 《甘肃科技》2014,(7):140-14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及周围组织(骨骼肌、脂肪、肝脏等)发生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从而导致高血糖、糖尿,临床上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疲乏及消瘦等症状。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遗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复杂遗传病。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体内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截至2000年全球死于糖尿病的有440万人,仅印度、中国就达100万人.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碳中毒和二氧化碳中毒有什么区别? 简单说: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亲和力超过氧气,会占用血红蛋白,导致缺氧死亡.二氧化碳会和血浆结合,导致血液ph值不正常.抑制呼吸.中毒原理不一样.用咱老百姓的话说:急性一氧化碳是中毒死亡,二氧化碳是窒息而亡.想知道更多,听听贵州省疾控中心公卫所副主任医师周东海怎么说.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运动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子的影响,发现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所导致.因此,只要了解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就可以加以弥补,使葡萄糖耐受性维持正常.  相似文献   

10.
采用SD大鼠进行大强度耐力训练,同时服用α-硫辛酸,6周后取材测定血糖、肝糖原、肌糖原、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探讨α-硫辛酸对训练大鼠糖储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大强度耐力训练,服用α-硫辛酸的大鼠血糖、肝糖原、肌糖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服用α-硫辛酸的大鼠运动能力明显提高,与运动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α-硫辛酸可使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体内糖储备显著增加,同时可以提高胰岛激素水平,并提高了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研究,检测其尿液、血清、骨骼中钙、磷含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mg/kg),连续5d,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使用钙、磷试剂盒检测血清、尿液、骨骼中的钙、磷含量.糖尿病小鼠血磷升高(P0.05),尿磷降低(P0.05),尿钙升高(P0.05).股骨中钙、磷(P0.05)含量较正常组降低,胫骨中钙含量降低(P0.05).研究表明,高血糖引起尿钙流失增加,继而导致骨骼钙溶出增加,骨钙含量降低.另外,高血糖引起尿磷排泄减少,从而导致高血磷状态.  相似文献   

12.
SHHF/Mcc—cp大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绪言肥胖症和糖尿病使人类心血管并发症增加已得到证实。许多人感觉心脏疾病在肥胖症和糖尿病病人中普遍增多可归因于高血糖、高血脂蛋白、高血压、肥胖和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然而更多的最新资料表明,可能有一种与冠状动脉疾病无关的糖尿病性心肌病变,这也许能够对糖尿病病人中发现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增高作某些解释。  相似文献   

13.
血液是生命之源,它把氧气、营养、水和激素等运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但一旦血变粘稠、流动不畅时,身体就会出现不适,轻者可引起畏冷症和肩肌僵硬等病,重者则血管堵塞、血液停止流动引起脑中风、心肌梗塞等血栓症。最近的报道表明死于血栓症的人比死于癌症的人还多,血栓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与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Ⅱ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胰岛素原障碍,胰岛β细胞分泌出胰岛素原经胰岛素原转化酶(Prohormone convertase,PC2)去除部分肽段后形成胰岛素.结果与结论若PC降解功能异常可导致胰岛素原及其代谢产物不适当分泌引起胰岛素缺乏,研究该基因分布和表达的变化,对探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葡萄糖浓度的波动对牛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 引言 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在一天之中会有较大的波动.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调节机制紊乱,常会出现血糖水平的急剧变化,血糖水平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发原因之一,不良作用主要是以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水平波动两种方式体现[2].以往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慢性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短暂的,急性血糖波动引起的血管病变还重视不足,相关研究较少,相关的文献更不多见.但少量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时比持续高血糖要严重得多.本实验通过建立体外急性葡萄糖浓度波动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来探讨葡萄糖浓度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人由于血糖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 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在一天之中会有较大的波动.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调节机制紊乱,常会出现血糖水平的急剧变化,血糖水平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发原因之一,不良作用主要是以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水平波动两种方式体现[2].以往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慢性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短暂的,急性血糖波动引起的血管病变还重视不足,相关研究较少,相关的文献更不多见.但少量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时比持续高血糖要严重得多.本实验通过建立体外急性葡萄糖浓度波动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来探讨葡萄糖浓度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人由于血糖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器官移植手术中使用的强效免疫抑制药物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现已证实它能阻止Ⅰ型糖尿病(又名依赖胰岛素性糖尿病)的发作,或者至少能使这种病迟几年才发作。根据美国和德国的一些医学专家研究的结果,硫唑嘌呤能阻止人体袭击胰脏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胰岛素帮助大多数人体细胞利用生物燃料,特别是葡萄糖,如果没有胰岛素,人体细胞便会缺乏营养,导致人昏迷,甚至死亡。虽然注射胰岛素能控制Ⅰ型糖尿病的病  相似文献   

18.
据专家研究表明,冠心病的病因不明,现已知二百六十种因素与发病有关,因此治疗比较复杂.以心绞痛为例,标准西医治疗包括增加心肌血液供应,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治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提高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治疗与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高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会造成多个系统的并发症,而目前对这些并发症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历时十年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DCCT结果表明,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糖尿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对照组,CSII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和睡前注射中效诺和灵.结果: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时,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