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型农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诸多的难题,经济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和农村人口贫困就是其中典型的两大难题。鉴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在我国现阶段呈现持续强化的趋势,提出应鼓励发展循环型农业,以此作为保护农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具体措施。政府也应通过制度规制,为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机制,以长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保证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粟权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88-88,90
人们对人居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本文笔者对现今社会人们所面临的城市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进行阐述,就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作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整体提高。本文对济南市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良好,并根据济南实际情况就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丁浩  宋琛 《河南科学》2015,(2):297-303
在建立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基础上,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关系.为更深入探讨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影响机理与系统间响应过程,通过分解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格兰杰因果与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两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对山东省1996—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生态环境开始制约经济的发展,山东省环境治理被动地关联于经济增长,环境排放和治理对经济产生了负效应.环境治理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短时期内的大量投入无法立刻反馈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5.
运用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生态环境学的理论,以西安市为例,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效益的指标建立协调发展的评判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软件SPSS13.0,通过主成分载荷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并根据离差分析原理建立协调发展度模型.结果显示,1998-2005年西安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呈现由勉强协调环境滞后型到初级协调环境滞后型到中级协调环境经济同步型的演化轨迹,据此探讨了西安市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黄秉杰  乔璐 《河南科学》2012,30(8):1153-1156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对东营市2004—2010年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东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总体来看属于协调发展类型,但其经济社会水平明显高于其资源环境水平,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并非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其原因主要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政策取向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最后提出了加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比研究了地处农牧交错区的以农业为主和以牧业为主的乡的土地利用现状,其存在的问题是有林地较少,生态环境差;投入不足,生产力低;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根据两者不同的地域特点,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退耕种草种树,恢复生态环境;增加科技投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治理退化土地,形成防治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云阳县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贫困山区经济,树立人与自然共同协调发展观念,建立合理农业结构和作物布局,本文评述了云阳县农业生态危机的现状,提出了保护环境、发展立体农业的合理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都市农业发展与城市环境建设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农业与城市关系紧密,在城市的环境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都市农业所处位置,分别探讨了市区、近郊和远郊的都市农业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对都市农业规划与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经济相比于城市经济要落后许多,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生态自然条件。长期以来,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遏制了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提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研究。通过构建协调程度分析模型,确定综合分析方法,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分析。量化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状态,确定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完成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唐朝是古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的一个重要时期。论述唐代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开发活动,探讨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认为以屯田为主的唐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与绿洲的生态环境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其资源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都具有利于生态发展的合理性。虽然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存在一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因素,但尚未达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安贵鑫  范洪帅 《河南科学》2014,(9):1868-1874
基于青岛市、深圳市2005—2012年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数学离差原理建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型,对两市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发展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协调互动关系;相对于深圳市而言,青岛市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增长迅速,但水平较低;综合来看,青岛市和深圳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发展趋势整体良好,但与深圳相比青岛城市化发展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量较小,易受到外界影响,并且其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慢于城市化发展子系统.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济南、淄博、泰安、济宁4市2005~2012年空气质量日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4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月、季节变化特征与年变化趋势、首要污染物及空气质量等级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泰安空气质量总体优于淄博、济宁和济南,济南空气质量最差;(2)4城市具有明显相似的APl月、季节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7,8月份APl月均值相对较低,1,2,11,12月份APl月均值相对较高;API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空气质量最差,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其API季节均值最低;(3)泰安、济宁APl年均值呈上升趋势,说明空气质量在逐渐恶化;济南APl年均值整体下降,空气质量改善;淄博APl年均值呈现倒u型变化,其年际变化最大;(4)4城市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人颗粒,在8年时间序列中所占比例均达78%以上,次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主要出现在冬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安阳市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与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安阳市城镇化的特点,采用1999—2012年安阳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指标数据,分别对14年来安阳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指标计算,计算二者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确定安阳市14年来每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类型,分析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统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在复杂的生态文明系统工程中充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血防的范畴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的防治要以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的观点和原理来统筹和策划血防工作,解决人类社会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协调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生态血防是卫生、农业、水利和林业血防的发展。分析了生态血防与灭螺、预防和健康教育的关系,认为从21世纪起,我国将全面进入生态血防阶段,实施以健康教育、封洲禁牧、家畜圈养、切断病源、净化环境、三废入池、发展沼气、农业种植、养殖结构调整和环境工程灭螺为主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群角度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出发,建立城市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对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08年-2016年间三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较慢.(2)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处于不协调状态,多数城市f(x)值与g(x)值相差较大.(3)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差距较大.应根据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旅游发展时,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不容忽视.厦门作为国际化花园城市、经济特区,既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也需协调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运用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度计算模型,对厦门市2005~2009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厦门市近年来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呈上升趋势,并由中度向良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运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理论,强调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脆弱部分加在建设治理力度,使西部在开发中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