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复合添加Nd和B对AZ91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B和Nd明显细化了α-Mg和β-Mg17Al12相。晶粒细化主要源自于AlB2相作为α-Mg的异质形核衬底,添加的Nd细化了β-Mg17Al12相。扫描电镜分析表明,Al2Nd和Mg12Nd主要分布在晶界上,并且对合金力学性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晶粒细化及热稳定相Al2Nd和Mg12Nd的存在,AZ91镁合金的常温力学性能得到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硼添加对高Nb-TiAl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以期为高Nb-TiAl合金的大规模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合金成分为Ti-46Al-8Nb-xB(x=0,1.4%),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炉进行熔炼,之后分别运用XRD, SEM和TEM对合金的相组成、显微组织以及片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B元素的加入使得Ti-46Al-8Nb合金中的α2和γ相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同时发现新相的生成。此外,合金的晶粒尺寸以及合金的片层结构均显著的减小。结论 加入1.4%B后在合金中产生的二次相为TiB相,固溶B元素及二次相使得合金显著细化,对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首先,阐述图论中树被推广为新的树-域表示,其包含树和域2部分,且域是众多小树的集合,其二者可以互相转化,是简单性(树)和复杂性(域)的统一,可以用于分析科学、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的复杂系统.进而推广它到整个图论G=(V,E,F),域F是小图的集合.其次,探讨物理理论积分形式的统一和Dirac开方法推广到任意项A2=B2+C2+D2+…开方为A=αB+βC+γD+…,其中α222=…=1.最后,探索一般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考虑n阶矩阵环Mn(R)的子环Sn(R)的拟Armendariz性质, 证明了如果R是半素环, α12,…,αn是R的相容自同态, 则对任意正整数n≥2, Sn(R)是拟Armendariz环; 并证明了如果R是交换环, α12,…,αn是R的相容自同态且α1n, 则R是半素环当且仅当Sn(R)是拟Armendariz环.  相似文献   

5.
考虑四阶矩阵环M4(R)的子环S4(R)的半交换性和Armendariz性质, 证明了如果R是reduced环, α1234是R的相容自同态, 则S4(R)是半交换Armendariz环.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Hf15Co78B7合金中添加微量W的方法, 制备Hf15-xCo78B7Wx(x=0,1,2,3)快淬合金薄带, 并利用磁性测量、 X射线衍射、 热磁分析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其磁性能、 相组成[KG*8]和微结构. 结果表明: Hf15Co78B7合金中添加适量的W可明显提高其矫顽力(HC); Hf13Co78B7W2 薄带由Co7Hf相及少量fcc-Co相组成, W原子进入Co7Hf相的晶格中, 使Co7Hf相的Curie温度(TC)降低, 磁晶各向异性场(Ha)增加; 合金的晶粒尺寸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H13合金钢表面熔覆Fe-Mo-Cr-Ni-B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配合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以及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热处理前后熔覆层的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Mo-Cr-Ni-B合金覆层主要由α-Fe、Mo2FeB2、(Mo, Fe, Cr)3B2和Fe23(B,C)6相组成;熔覆层磨损以Mo2FeB2硬质相的脆性剥落为主;在1 000℃温度热处理后,熔覆层平均硬度达到1 061HV0.5,相比于焊态提高了28.3%,耐磨性相比于焊态提升了42.0%。合金覆层硬度提升和耐磨性的改善可以归因于高温热处理导致的碳化物共晶组织消失、Mo2FeB2硬质相增多以及黏结相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在电化学过程中Mg2Ni储氢合金表面极易形成钝化层,这是降低合金电极储氢动力学和放电容量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以Zn元素替代Ni熔炼制备了Mg2Ni0.75Zn0.25合金,分析Zn元素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对合金电极放电容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Mg2Ni合金的主相为Mg2Ni,而添加Zn的Mg2Ni0.75Zn0.25合金中形成了新的物相MgZn2。电化学反应后,Mg2Ni合金表面被钝化层覆盖导致合金电极放电容量很低(为16.96 mA·h/g),而Mg2Ni0.75Zn0.25合金晶界处出现了许多Zn溶解后形成的凹槽和裂纹,其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量达到了52.22 mA·h/g。可以推断,在电化学过程中Zn和MgZn2的溶解和脱落降低了Mg2...  相似文献   

9.
以ZrOCl2,Ca(NO3)2和NH3·H2O为原料,用液相化学共沉淀法制备(ZrO20.9-(CaO)0.1粉末,经过600 ℃热处理,用TEM观察形貌,BET测定粒子尺寸,XRD和Raman光谱分析相结构.结果表明:粉末样品的粒径为8.9 nm,晶粒表现为0.5 nm的立方相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电解液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相组成和元素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在Na2SiO3, (NaPO3)6和NaAlO2溶液体系中制备了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 研究了电解液种类和浓度对陶瓷膜相组成和元素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陶瓷膜中α-Al2O3较γ-Al2O3的相对含量受电解液的种类和浓度的影响大. 不同溶液制备的陶瓷膜元素成分不同, 同种溶液制备的陶瓷膜中同种元素在表层和致密层中的含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稀土有机配合物[Pr(2,5-pdc)(OH)(H2O)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9350(4)nm,b=1.6158(6)nm,c=0.8309(3)nm,α=γ=90.000°,β=94.078(7)°,V=1.2521(9)nm3,Z=4.配合物中镨离子通过μ2-OH桥连接形成双核构筑单元,进一步通过2,5-pdc中的羧基氧原子连接形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烟酰胺、 对硝基苯肼和丙酮酸乙酯等为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地拉韦啶(C23H32N6O4S), 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表征其结构,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晶体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 P212121空间群; 晶体学数据为: a=1.096 9(4)nm, b=1.152 5(4)nm, c=1.951 0(7)nm, α=90°, β= 90°, γ=90°, V=2.468 5(15)nm3, Mr=488.61, Z=4, Dc=1.315 g/cm3, λ=0.071 073 nm, μ=0.172 mm-1, F(000)=1 040, R=0.040 7, wR=0.090 5; 共收集14 875个衍射点, 其中4 851个为独立衍射点(Rint=0.040 7), 在I>2σ(I)时可观察到4 099个衍射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法合成Cu3(BTC)2晶体,应用3种不同硅氧烷分别对Cu3(BTC)2晶体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并进行XRD、疏水性能和FI-IR表征。将晶体填充到PDMS/PEI复合膜内制得填充膜,以CO2渗透通量和CO2/N2分离因子为指标对其进行评价,最后使用最佳改性材料K-Cu3(BTC)2对填充膜进行填充率影响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Cu3(BTC)2晶体成功改性且晶型未被破坏;在实验考察范围内,Cu3(BTC)2改性后的填充膜比未改性时渗透通量减少9.62%,分离因子提升21.13%;填充率为20%时,填充膜的渗透通量与分离因子分别比填充率为10%时提升16.57%和9.01%。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一种柔性的N,N′-双(3-吡啶)己二酰胺(L)和邻苯二甲酸(H2BDC)为混合有机配体,利用水热合成技术自组装制备一种新的多孔钴配合物[Co(L)1.5(BDC)(H2O)3]n(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其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97 87(10)nm,b=1.213 82(11)nm,c=1.429 40(13)nm,α=72.788(2)°,β=75.235(2)°,γ=72.127(2)°,V=1.703 3(3)nm3,Mr=575.43,Z=2,Dcal=1.122g/cm3,μ=0.549 mm-1,F(000)=598,S=1.064,R1=0.054 3,ωR2=0.151 8;配合物中金属钴离子通过双齿的L配体连接形成[Co(L)1.5]2n+n一维链结构,羧酸配体BDC以单齿配位模式悬挂在链的两侧,一维链间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包含大孔结构的三维超分子网络;该多孔钴配合物在紫外光作用下对有机染料分子亚甲基蓝和刚果红有明显的光催化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在DMF-水溶剂中合成出一种新型的电荷转移配合物(C2H8N)3(PW12O40)·2H2O.利用红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热稳定分析,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三方晶系,R3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626 82(12) nm,b=1.626 82(12) nm,c=2.481 9(4) nm,α=90°,β=90°,γ=120°,V=5.688 4(11) nm3,Z=6,R1=0.057 7,wR2=0.144 4,S=1.006.配合物对甲醇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175 ℃时,当甲醇初始浓度为5.37 g·m-3,流速为4.51 mL·min-1,0.20 g催化剂对甲醇的消除率达到59%.  相似文献   

16.
在低硅钢表面激光熔覆Fe-Si粉末制备高硅熔覆层,研究了激光扫描速度对熔覆层宏观形貌、相组成、显微组织、成分及硬度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扫描速度条件下熔覆层表面均由-αFe(Si),-γFe(Si)和FeSi2组成;随扫描速度增大,熔覆层的组织有细化的趋势,组织不均匀性得到改善;同时,熔覆层厚度减小,导致稀释率减小,使熔覆层平均硅含量提高,显微硬度提高.通过调整激光扫描速度,获得了无裂纹缺陷,且与基体呈良好冶金结合的熔覆层,最佳扫描速度为2.5 mm/s.  相似文献   

17.
对靶磁控溅射FeCoN薄膜的结构与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后的对靶磁控溅射系统,  以N2/Ar混合气体为溅射气体,  在未加热的Si(111)衬底上沉积FeCoN薄膜.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研究不同Co靶溅射功率对FeCoN薄膜样品的结构、 形貌和磁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定Fe靶功率为160 W(电流I=0.4 A),  当Co靶功率为2.4 W(I=0.04 A)时,  薄膜由Co溶入ε-Fe3N中形成的ε-(Fe,Co)3N化合物相构成; 当Co靶功率为58 W(I=0.2 A)时,  获得了Fe3N/Co3N化合物相,  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151.47 A·m2/kg,  矫顽力(Hc)为3.68 kA/m; 当Co靶功率为11.9 W(I=0.07 A)时,  制备出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α″-(Fe,Co)16N2化合物相,  薄膜的Ms=265.08 A·m2/kg,  Hc=8.24 kA/m.  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稠油注汽热采过程中生成H2S机理,以Na2SO4,CaSO4,MgSO4,Fe2(SO43,Al2(SO43与稠油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实验为基础,探究稠油TSR生成H2S机理。实验表明,不同硫酸盐与稠油反应生成H2S不尽相同,硫酸盐的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决定TSR反应程度的难易,电荷数越多越容易进行反应,且H2S生成量顺序为Al2(SO43>Fe2(SO43 > MgSO4 > CaSO4 > Na2SO4,但生成的烃量顺序为Fe2(SO43 > Al2(SO43 > MgSO4 > CaSO4 > Na2SO4。与其他硫酸盐不同的是,由于Fe2(SO43的氧化性,Fe3+可能与生成的H2S进一步反应。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固相检测发现,不仅存在金属氧化物(CaO,MgO,Fe2O3,Al2O3)还存在FeS2。最后,通过对MgSO4油相硫含量的检测发现,反应后硫含量高于原油硫含量,证明了无机硫向有机硫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