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单桩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ANSYS7.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由水泥土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新型复合桩-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单桩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该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内外芯和桩土各部分间的分配,荷载沿深度的传递和向外扩散等,并通过就不同的水泥土和桩周土体的弹性模量、芯桩的长度、芯桩的直径等诸因素对地基沉降的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有限元法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性状以及褥垫层厚度、持力层刚度、面积置换率对承载力影响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限元法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性状以及褥垫层厚度、持力层刚度、面积置换率对承载力影响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计算复合地基沉降并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首先,考虑界面相对位移对界面侧摩阻力的影响,获得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然后,根据荷载传递法的基本原理,建立砼芯、水泥土桩和桩周土三者各自的平衡微分方程,得到三者相应的应力位移表达式;最后,通过与数值模拟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分析了上部荷载、含芯率、面积置换率、桩周土和下卧层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沉降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刚性基础下砼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砼芯承担了较大部分的上部荷载,水泥土桩次之,桩周土的荷载分担比最小;随着荷载增大,砼芯的荷载分担比逐渐减小,桩周土和水泥土桩的荷载分担比逐渐增加,荷载由砼芯向外逐步传递到水泥土桩与桩周土;随着上部荷载减小,含芯率、面积置换率、桩周土和下卧层压缩模量增加,复合地基沉降量逐步减小,其中含芯率的影响相对较小;除下卧层压缩模量外,各影响因素对桩周土压缩量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下卧层土体压缩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带垫层的水泥土群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弹塑性模型,采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分析了群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规律,指出沿桩身摩阻力传递规律与群桩相似,但中间桩变化小,边桩变化大;不同位置处桩身轴力分布也不均匀,边桩的轴力比中间桩要高出一倍多;桩间土应力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级道路建设中,为最大限度的降低新建道路的不均匀沉降,安全、快速和经济地加固道路地基是成功的关键,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施工技术是道路加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群桩基础在软土地基中的受力特征,以及褥垫层的移动趋势,进行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群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通过监测分级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沉降和桩顶、桩底以及桩间土不同位置的应力分布的变化来探讨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对桩顶平面处A桩周围土层表面埋设标志物,分析了褥垫层材料的移动态势和桩间土体的沉降量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加载初期是由桩来承担大部分上部荷载;由于褥垫层的调节作用,桩顶面处的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比值有所减小直到趋于稳定。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群桩复合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曲线(P-S曲线)为缓变型;褥垫层向群桩所围成几何图形的中心移动,桩周土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都以桩为中心呈现由近及远不断减少的趋势。研究结果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变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能同时反映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固结、次固结的流变模型;应用ANSYS有限元程序,结合尹中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对异出的公式和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工程验算,证明导出的公式和所建立的模型及软件合理,由此总结出的一些规律可以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技术从发明到现在,其历史不过几十年,无论从加固机理还是设计计算方法,均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仍处在探讨研究之中。为了满足地基的强度、变形和抗震等要求,必须对天然的软弱土地基进行人工处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由于其经济效益显著,施工便捷而又无环境污染,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群桩基础在软土地基中的受力特征,以及褥垫层的移动趋势,进行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群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通过监测分级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沉降和桩顶、桩底以及桩间土不同位置的应力分布的变化来探讨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对桩顶平面处A桩周围土层表面埋设标志物,分析了褥垫层材料的移动态势和桩间土体的沉降量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加载初期是由桩来承担大部分上部荷载;由于褥垫层的调节作用,桩顶面处的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比值有所减小直到趋于稳定。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群桩复合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曲线(P-S曲线)为缓变型;褥垫层向群桩所围成几何图形的中心移动,桩周土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都以桩为中心呈现由近及远不断减少的趋势。研究结果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邓大鹏 《甘肃科技》2004,20(1):105-106
讨论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应用于建筑地基处理的情况。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目前仍处于半理论半经验状态,将其应用于建筑地基处理。试验和测试工作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事故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土桩常见的事故有桩体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和桩位偏差超出规范要求等。结合工程实际,讨论接桩和补桩两类处理手段的可行性及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渐近均匀化理论把复合地基加固区看作等效均匀的弹性复合土体,建立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简化模型,并依此计算出复合地基的沉降量.结合工程实例与现行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劲芯水泥土桩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和提高边坡稳定性。目前对于劲芯水泥土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承受竖向荷载条件下的工程特性上,对于路堤荷载下桩体失稳破坏模式与计算方法的认识尚不全面。开展1g重力场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路堤荷载下天然地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劲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路基变形、桩土应力、桩体应变、桩体破坏形态及路堤失稳模式,并评价了现有刚性桩复合地基稳定性计算方法对于劲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路堤稳定性分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相较于水泥土桩,劲芯水泥土桩能有效约束地基土变形,路面沉降约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61%~71%,坡外隆起约为12%~46%,进而显著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在路堤荷载下,劲芯水泥土桩表现出渐进式失稳破坏特征,桩体可发生纯压破坏、压弯破坏和弯曲破坏,且与桩体刚度和相对于路堤位置有关,桩体断裂位置与滑动面位置并未重合。等效抗剪强度法对于劲芯水泥土桩承载路堤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刚性基础下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外芯-内芯-桩周土应力比的计算。从外芯,内芯与桩周土的荷载-沉降曲线出发,采用荷载-沉降的双曲线模型,给出了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外芯-内芯-桩周土应力比的解析解。并分析应力比随荷载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得的解析解与实测应力比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某工程概况,分析了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比较了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对水泥固化剂深层搅拌处理软土复合地基变形的验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所提出的有限元程序分析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丛凌男 《科技信息》2011,(5):I0306-I0306,I0362
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之一是以变形条件作为控制紊件来确定布桩数量,本文利用有限元法采用双层地基模型计算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相比规范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对水泥搅拌桩数量进行优化,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降低造价,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此优化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对水泥土桩的变形模量,水泥土桩和CFG桩复合地基的桩间土应力发挥系数以及它们的静载荷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今后进一步推广应用水泥土桩及CFG柱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泥土桩在增加地基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土体压缩变形等方而效果显著,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水泥土桩的复合地基相应的理论研究工作却远落后于实践,利用ANSYS非线性有限元的方法分析水泥土桩地基处理中对桩长和桩间距对加固层和下卧层应力的影响,加固层和下卧层沉降的影响参数影响。得出了合理控制设计水泥土桩的应力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