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凯  葛菁华  王海 《山东科学》2018,31(4):85-88
为了提高毕赤酵母工程菌(Mut+)植酸酶的表达量,对毕赤酵母工程菌50 L发酵生产植酸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流加葡萄糖提高菌体湿重到300 g/L,随后停止流加,溶氧回升后流加甲醇开始诱导,最终发酵结束时,植酸酶酶活达到21 666 U/mL,比对照提高12.9%,该诱导湿重有利于发酵生产植酸酶。  相似文献   

2.
赵凯  葛菁华  王海 《山东科学》2018,31(5):43-47
不同比生长速率控制条件下毕赤酵母代谢流流向不同,从而导致产酶量的不同。为了得到毕赤酵母发酵生产植酸酶的最适比生长速率,对毕赤酵母工程菌50 L发酵生产植酸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甲醇的流加速度,控制菌体比生长速率为0.02 h-1,发酵结束时,植酸酶酶活17 445 U/mL,比对照提高69.7 %,该比生长速率对发酵生产植酸酶最有利。  相似文献   

3.
黑曲霉植酸酶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黑曲霉液体培养生产植酸酶的发酵工艺,研究了培养基碳源、诱导物、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产酶的影响,对发酵时间、pH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含有黄孢原毛平革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LipH8)的甲醇毕赤酵母培养基和发酵方法进行了研究.摇瓶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用11°Bx麦芽汁培养工程菌,然后用高温浸提液置换诱导产酶较好.5 L发酵罐产酶放大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较稳定,在72 h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达到最高7 568 U/L.  相似文献   

5.
青霉菌产植酸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油脂废料中分离到一株产植酸酶的青霉菌株。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青霉菌液体发酵产植酸酶的影响。结果最佳碳源为蔗糖,玉米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铵、蛋白胨。通过正交试验获得适于产植酸酶的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玉米淀粉2%,蔗糖1.5%,蛋白胨1%,硝酸铵0.2%以及少许无机盐。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影响植酸酶产生的因素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发酵时间、接种量、pH值、诱导剂量等方面对重组基因工程(毕赤酵母甲醇利用缓慢型)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探索了酵母菌表达猪IFNα的发酵工艺,包括种细胞密度对初始发酵期的影响,补加甘油、甲醇速率条件的控制等.结果表明,摇瓶发酵时,诱导最佳时间为96h,甲醇最适浓度为8g/L,发酵pH范围为6.4~9.0.最适接种量2:1.在分批发酵、接种量为10%且种子细胞光密度(OD600)为5~6时,最有利于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在补料发酵时,根据溶氧控制甘油流加速率与时机,细胞干重达到118.75g/L,在48h重组猪IFNα表达量达到1。304g/L.  相似文献   

7.
头孢菌素酰化酶AcyⅡ可以直接水解CPC生成7-ACA,后者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用来合成头孢类抗生素。头孢菌素酰化酶S12是AcyⅡ的突变体,其催化效率比AcyⅡ高。本文通过优化头孢菌素酰化酶S1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诱导表达条件,为确定周期短、产率高且稳定可靠的发酵工艺奠定基础。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对装液量、接种量、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等发酵条件进行了考察。单因素结果表明:装液量为25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1%,指数生长开始加入0.05mM IPTG,28℃诱导20小时发酵液酶活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装液量5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2%,指数生长开始加入0.05mM IPTG,诱导28℃且诱导24hours酶活最高,发酵液产酶水平达639.9U/L。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时间和装液量对酶活影响极显著,诱导时机对酶活影响显著,接种量对酶活没有显著影响。验证实验发现,发酵液产酶水平最高可以达到802.9U/L。本实验为该工程菌的发酵研究提供了最佳的表达诱导条件,对下一步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朱黄青霉(Penicillium minioluteum )α-葡聚糖酶(Dextranase)基因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根据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爱对酶基因进行优化与合成。优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 pGAPZαA 连接,转化毕赤酵母 KM71 H。【结果】获得组成型分泌表达α-葡聚糖酶的工程菌 KM71 H/pGAPZαA-dex。发酵工艺试验中,摇瓶培养144 h,酶活为153 U/mL。6.8 L发酵罐补料分批培养92 h,酶活达到1218 U/mL。【结论】该工程菌以甘油作为碳源,发酵调控简单,产酶水平较高,具有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甘油对组成型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 )生长和α-葡聚糖酶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初始发酵培养基中甘油浓度、补料阶段甘油残留和通气量等对α-葡聚糖酶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发酵培养基中初始甘油浓度从50 g/L提高到150 g/L,菌体生长和α-葡聚糖酶表达量均未受到影响,继续提高到200 g/L时,α-葡聚糖酶表达量明显下降。补料过程甘油残留在0~5 g/L,菌体生长和α-葡聚糖酶表达量最佳,当甘油残留较多时,菌体生长和α-葡聚糖酶的表达量均受到影响。提高通气量有利于增加α-葡聚糖酶的表达量,发酵78 h为宜,在此条件下α-葡聚糖酶酶活力达1763 U。【结论】该工艺优化了以甘油作为碳源制备α-葡聚糖酶的发酵条件,提高了α-葡聚糖酶酶活力,为大规模生产α-葡聚糖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重组Pichia酵母(Muts)发酵过渡阶段关键酶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组Pichia酵母表达系统的发酵存在从利用甘油为碳源生长到利用甲醇为碳源表达外源蛋白的发酵表达过渡阶段。Pichia酵母过渡阶段碳源代谢途径关键酶酶活分析表明:甲醇诱导3h AOX2酶活为0,4h时突然增加到0.05U,继续诱导,酶活缓慢增加;在过渡阶段甲醛脱氢酶和6-P-葡萄糖脱氢酶分别增加了6.1倍、2.5倍,而丙酮酸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分别下降为原酶活的29.4%及16.4%,表明甲醇诱导后甲醇完全氧化代谢途径得到强化,而糖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途径代谢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1.
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高密度培养中铵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ut^s表型的重组毕赤酵母生产血管生长抑制素,表达阶段流加甘油—甲醇混合碳源以提高菌体密度和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水平,菌体密度可达174g/L,约是表达阶段采用甲醇为单一碳源的发酵过程的3倍。菌体密度的提高导致表达阶段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下降很快,当发酵液中的铵离子浓度低至40mmol/L时,影响了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改变pH调节方式并在发酵后期添加25mmol/L(NH4)2SO4使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维持在150mmol/L以上,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产量达到108mg/L。  相似文献   

12.
α-磷酸甘油酯酶是催化甘油生成的最后一步反应的酶,该酶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本文研究了高渗物质NaCl、KCl和甘露醇在不同浓度下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高渗介质的不同浓度对α-磷酸甘油酯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氯化钠的影响程度最大,氯化钾的影响程度次之,甘露醇的影响程度最小.相同浓度的同一高渗介质,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该酶的活性大小也不相同,比酶活的峰值所对应的高渗介质的浓度随时间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表达胰岛素的毕赤酵母生长动力学及诱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实验室构建的一株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的生长及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阶段菌体的生长与限制性基质甘油残留浓度的关系符合Monod关系式,细胞最大生长比速率为0.204h-1,饱和常数为24.3g/L。经参数推导得理论最大细胞对甘油得率为0.497g/g,以及菌体生长维持系数为0.007g/g·h,后者说明此株工程菌有高密度发酵的潜力。诱导阶段补加酵母提取物、大豆蛋白胨和微量元素能有效提高目的蛋白产量。在发酵罐上罐试验中,目的蛋白产量达256mg/L,蛋白产量是摇瓶发酵蛋白产量的5倍多。  相似文献   

14.
植酸酶能将植酸及其二价盐类菲丁水解生成磷脂酰肌醇,在磷酸酯酶的继续作用下,磷脂酰肌醇被分解为肌醇。无花果曲霉能同时分泌植酸酶和磷酸酯酶。通过对无花果曲霉(A.ficuumA.s3.324)产生植酸酶和磷酸酯酶条件的研究,在确定的最佳条件下,植酸酶和磷酸酯酶活力分别达到5.7u/mL、0.533u/mL。用所得发酵液水解菲丁制备肌醇,使肌醇的转化率达10.3%。  相似文献   

15.
巴斯德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表达rHCMV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人巨细胞病毒嵌合肽(rHCMVp)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并进行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方法:将生长培养基的菌体离心后等量接入诱导培养基中(包括不同体积分数的甲醇、pH值)培养,通过菌体密度检测和发酵液上清的SDS—PAGE结果分析不同条件、不同诱导时间对人巨细胞病毒嵌合肽表达的影响,并依据优化条件进行高密度发酵。结果:摇瓶培养时,转化子在体积分数1%的甲醇pH6.0的条件下诱导72h,A600(菌体密度)为45.2,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10.2mg/L。2L发酵罐进行了高密度发酵,经体积分数1%甲醇诱导48h,最终A600(菌体密度)达到124,每升发酵液中含目的蛋白57.21mg。结论:通过条件优化,进行高密度发酵,获得大量的rHCMVp。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HN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从不同诱导时间、培养基不同pH、不同甲醇诱导剂量等因素对HN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按最适条件大量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通过血凝试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pPICZαA-HN/X-33在培养液pH6.0,2.0%甲醇浓度、诱导96h时为最优条件,HN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可达0.3mg/mL,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7.
张秀江  胡虹  兰芳菲  王传兴 《河南科学》2014,(12):2491-2495
本试验对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xy07)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Y06)混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菌株产酶最适的p H值、温度、含水量、碳源、氮源、铵盐及最佳发酵时间等,为小麦饲粮酶制剂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木薯生料发酵生产高浓度燃料乙醇的工艺进行研究,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中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然后利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最后对发酵温度进行梯度降温控制,以提高乙醇的产量。【结果】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颗粒淀粉水解酶用量为0.8GAU/g木薯粉,底物浓度为36%(W/V),初始pH值为4.2。响应面法优化的结果:颗粒淀粉水解酶用量为0.82GAU/g木薯粉,底物浓度为37%(W/V),初始pH值为4.3。对发酵温度进行梯度降温控制,则可降低醪液残糖,提高原料转化率。在技术集成基础上,对木薯生粉发酵96h,醪液乙醇产量可达16.24%(V/V),残还原糖含量为0.29%(W/V),残总糖含量为1.81%(W/V)。与初始条件相比,乙醇产量提高25%。【结论】木薯生料发酵生产高浓度燃料乙醇,在技术集成基础上可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