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自内蒙古固阳盆地早白垩世地层的红豆杉属化石形态保存完整,但叶的角质层保存不佳。用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对当前化石叶的表皮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仅方法Ⅳ成功获得了较清晰的表皮构造特征,为该化石的分类鉴定提供了重要的微观构造特征。具体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对化石表面进行恰当的化学处理,清除化石表面的杂质、矿物等,仅在岩石表面留下叶化石的印痕,再利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该方法弥补了当植物化石角质层缺失或保存不佳时通过传统的角质层分析方法无法获得表皮特征的缺陷,为研究植物化石的微细构造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陆生植物的起源和维管植物的早期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生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是地球生命中的重大事件,它影响到地球上所有的其他生命和全球环境。在过去的20年中,从中奥陶世历经整个志留纪至早泥盆世的岩层中,化石植物(微化石和大化石)的新发现改变了人们对陆生植物起源的认识,并且为陆生植物和维管植物早期演化分异提供了基部类群分化的时间框架。据此人们识别出地史中的3个陆生植物的时代:始胚植物时代、始维管植物时代和真维管植物时代。另一方面,分子系统的研究使人们深入认识了植物的系统发育和早期分支。通过比较形态学研究和基因序列的共同努力,建立了植物系统发育树。总结了最近的进展和新的认识,评价了基于分支分析的系统发育研究。  相似文献   

3.
(附图版六及插图四,)1930年哈安姆(Heim)等任研究广州市附近地质的时候,创立“小坪系”一名,用以代表发青于本区的中生代地层。后来因为本系往往含有煤层与植物化石,于是亦有人称为“小坪煤系”,其标准地点在广州西北郊小坪车站。小坪煤系的植物比石,最先是张席禔教授研究,著有小坪系植物化石之鉴定”[8]一书,其中鉴定的种属计有: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甘肃永昌大泉龙首山东段山西组中发现的两种羽杉化石:松形羽杉WalchiaPiniformls(Schlotheim)和长叶羽杉W.longifolia(sp.nov.)。前者系欧美地区早二迭世的重要标准化石,在我国和东亚俱属首次发现。后者是本文建立的一个新种。这两科羽杉化石的发现,不仅给我国山西组植物群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山西组地质时代的确定,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古植物学研究表明,植物细胞质确实可以保存为化石。随着相关研究技术的进步,研究发现植物化石中具有和现代植物相似的超微结构。特殊情况下,植物细胞质化石研究能够帮助解决现代生物学中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高温和野火在植物细胞质化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一个过去被古生物学家视而不见的自然现象--雷电可能对某些超微结构的固定起到了关键作用。植物细胞质化石研究把古植物学推向一个新的研究层面和方向,促进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也把一些新的研究手段引入到了古生物学中。本文回顾植物细胞质化石的研究历程,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连续显微拍摄,对来自湖北峡东地区泗溪剖面灯影组石板滩段薄层泥质沥青灰岩中的宏体藻类化石开展详细研究,鉴定出1属3种(包括2个新种)和一种首次发现的具有单轴分枝特征的宏体藻类化石(未定属种)。以Monopodial-branching型化石和Vendotaenia paviment- pes为代表的具单轴分枝性状和固着装置的藻类化石在华南灯影组地层中的首次发现, 说明灯影期宏体藻类分枝、固着器等重要性状并没有消失。研究结果丰富了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末期后生藻类的多样性, 对探讨多细胞藻类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龙门山区中泥盆世金宝石植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系统地记述了四川西北龙门山区中泥盆世金宝石组植物化石,共计10属19种,其中包括3新种和1新比较种,它们分属于Psilophytopsida,Primofilices,Protolepido—dendrales,Lepidodendrales和Progymnospermopsida。根据植物化石的总体面貌以及紧邻其上覆和下伏地层中所产腕足类和牙形石类化石论证了金宝石植物群的时代,将其确定为中泥盆世吉维持早期(Early Givetian)。并讨论了金宝石植物群的发现在研究古地理、古植物地理分区、植物界的演化发展以及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确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州西北郊上泥盆统植物化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所描述的植物化石是分别在广州西北郊龙尾岗、大沙村、沙水岗和牛岗等处发现的。早在1930年哈安姆曾对这一地区的地质进行初步调查,并认为这一地区的地层的地质时代为二叠纪。笔者在1958年把这些地层改属于中石炭世。其后,各部门的地质队亦继续在这一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并分别提出泥盆纪、泥盆石炭纪和早石炭世等地质时代。由于均未发现化石,上述的各种地质时代仅是推论而已。直到1962年,这一地区的地层所含的化石才被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的学生发现。这一地区所产的植物化石相当丰富。但动物化石则较少,而且保存不完全,在地层时代的鉴定上不起什么作用。本文描述的植物化石有下列属种: Leptophloeum rhombicum Dawson Cyclostigma kiltorkense Haughton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Nathorst) ef.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Nathorst) Lepidodendron sp. nov. Lepidostrobus sp. nov. Lepidophyllum sp. Sphenopteris sp. 在这些植物化石中,Leptophloeum rhombicum和Cyclostigma kiltorkense是晚泥盆世的标准化石。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的时代由早泥盆世到晚石炭世。它们是我国晚泥盆世陆相地层最常见的植物化石。因此含这些植物化石的地层可以和中国其他地区含同样化石的地层相比较。现在成问题的是沙水岗和牛岗等地质剖面。这些剖面含Lepidodendron, Lepidostrobus,Lepidophyllum和Sphenopteris。如果单从植物化石来考虑,这些剖面的地质时代应属于早石炭世。但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1)和龙尾岗和大沙村的剖面一样,它们的岩性亦以红色岩层为主;(2)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的层位和产Leptophloeum rhombicum的龙尾岗的孰高孰低不易判断。因此现将沙水岗和牛岗等剖面暂定为泥盆石炭纪。  相似文献   

9.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2,(4):76-77
<正>科学家从琥珀中发现绽放一亿年的现存最古老花朵2月1日,青岛科技大学王硕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植物》发表了封面论文《一亿年前琥珀中发现起源于南非的适火性鼠李科植物》。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起源于中生代鼠李科植物具原位花粉的完整花朵化石,为东南亚地区早期有花植物演化与板块运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10.
一五二煤田地质队在广州北郊龙归附近老第三纪“红层”进行钻探,从岩心的深灰色页岩中发现一批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动物化石的鱼类已由我校地质专业有关同志鉴定,除在《中山大学学报》(1974年第一期)初步报导外,其后又在有关的会议上提出讨论。其他动物化石(腹足类)和植物化石,也已由有关同志鉴定。腹足类化石有海相黑线螺Amaurellina和锥螺Turritella(?) 两属,以及陆相淡水豆螺Bithynia和陆生蜗牛;植物化石有窄叶杨梅Myrica angustifolia、潜江扁球轮藻Gyrogona qianjiungia,和可能属山毛榉Fogus、罗汉松Podocarpus等碎片。“红层”在我国南方有广泛的分布,一般只有陆相化石。近年仅在江汉老第三纪“红层”的荆河镇组发现有孔虫和陆相淡水介形虫混杂共生。这一地层虽然不是正常海相沉积,但从化石组合的特征看来,当时这地区的沉积条件应与海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疆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短体线虫(Protylencus)主要发生在伊犁地区。通过室内的观察、测量、描述、核查和鉴定,目前已发现有四个种,现将鉴定结果作一简介,为将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抗旱性生理指标筛选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简单易行、迅速可靠的鉴定方法,是植物抗旱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用几个主要综合生理指标来反映玉米材料(品种)的抗旱性,直接为生产提供抗旱性强的品种,并为抗旱育种提供优良亲本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的侏罗纪地层,蕴藏有重要的煤、粘土等矿产,并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早已为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所重视。由于主要含煤地层中所产的大量植物化石,与华北地区一致,属锥叶蕨——风尾银杏(Coniopteris——Pboenicopsis)植物群系(下面简称Co.-Ph.系),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4.
K+/H+逆向转运蛋白(K+ efflux antiporter,KEA)蛋白通过调节细胞的离子和pH稳态在植物生长及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关于KE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在其他植物中的研究少有报道.在本研究中,通过全基因组分析从短命植物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中鉴定出12个KEA...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对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的准确鉴定方法。【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综述了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的鉴定方法。【结果】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鉴定的方法主要有野外观测、蜂蜜孢粉学技术、DNA条形码及宏条形码技术等3种方法。【结论】DNA条形码及宏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鉴定中的应用中具有省时省力、研究成本低、近源物种鉴定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同时还可以实现混合花粉中每种植物花粉的相对丰富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辽宁西部北皋长皋蛇不歹附近的植物化石5属14种,其中对5个新种(北票锥叶蕨、常氏锥叶蕨、假微尖堆叶蕨、简单异羽叶、稀脉篦羽叶)进行了描述,据产出的植物化石特征及同相关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对比,认为该区植物化石所产出地层时代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我国内蒙古东部霍林河煤田植物化石及其生物地层的初步研究,概要的介绍了目前确定的34属62种大植物化石及部分孢粉。淡水瓣鳃类等化石.根据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及同相关植物化石群的对比,认为霍林河植物群及其产出地层的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通过植物群组合性质研究,提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霍林河地层可能曾地处北半球或暖温带.  相似文献   

18.
天牛(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为树木重要的钻蛀性害虫.本文研究了伊朗西北部Arasbaran生物圈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的天牛种类,采集鉴定了5个亚科26属33种,提供了一些种类的植物寄主.  相似文献   

19.
茨康类植物是全球中生代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植物界的发展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准噶尔盆地白杨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发现茨康类植物化石,通过对其外部形态和表皮构造研究,依据表皮构造下气孔式,脉络区普通表皮细胞5~8列,普通表皮细胞未见中央乳突等特征认定为贝加尔茨康叶—Czekanowskia(Vachrameevia)baikalica。虽然该类植物在中国北方地区含煤地层中分布较多,但茨康叶属(瓦赫拉梅耶夫亚属)过去仅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石拐盆地中侏罗统有所报道,在新疆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当前材料的研究对了解该属的分类、地理分布及古气候研究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东淄博煤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植物化石经鉴定,共计37属104种,其中包括11个新种。分析了本区植物化石的埋藏类型,根据各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境,将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植物群划分为五个植物群落,讨论了它们的多度、成分、结构和生活型等特征,并采用信息函数数理统计方法,应用电子计算机对各植物群落的分异度和均衡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