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深基坑工程变形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移监测预报在深基坑工程信息化设计与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预报问题,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变形预测,建立了深基坑工程变形预报的改进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编制了基于MATLAB的预报程序.最后以上海某深基坑工程为例,进行了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随主体荷载的增加,势必造成主体不规则下沉,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使用,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和变形趋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某高层住宅的沉降监测实践,在简要介绍工程概况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叙述了工程监测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的监测方案,详细地阐述了沉降监测、分析和预测的过程。在定期对某高层建筑进行了沉降监测后,对沉降结果进行了几何分析并绘制了沉降等值线图,同时利用数据处理分析软件Origin8.0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多项式拟合并开展了相关预测。监测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阶段性明显,沉降速率受施工速度与场地降水影响较大。实测最终沉降量小于计算值和经验值,不均匀沉降变化远小于规范允许的变形值,说明该建筑的桩基设计方案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拟合计算结果显示:监测结束1年内,建筑物的沉降基本趋于稳定,沉降变形特征符合一般高层建筑的沉降规律。文中所提出的监测方案和监测结果说明该工程沉降监测的设计方案可行、监测方法正确,为类似条件下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雪霞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6):24-24,23
目前采用的各种沉降预报方法特别是施工期间沉降的预测还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预报最终沉降和历程与实际观测相差较大。本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最终沉降和沉降历程以及施工期沉降速率等问题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施工过程中监测路堤沉降数据建立了预测沉降的灰色模型,为预测软土地基路基填筑施工引起的沉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从而达到动态控制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回归模型在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对某高铁隧道的拱顶沉降值运用分段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建立时间和位移变形量的回归分析模型,并从统计检验、曲线线型、拟合度三个层面进行评价,得出分段回归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隧道断面的变形趋势,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凯丽大厦数据综合分析及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以西安凯丽大厦为例,研究高层建筑物沉降的均匀性与安全性,并揭示沉降原因.预报沉降趋势。方法 讨论沉降监测技术方案,处理沉降观测数据,采用几何分析、回归分析、物理分析对沉降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利用多项式线性拟合回归分析法对今后大楼的沉降情况进行了预报。结果 确定该大楼沉降速率满足规范要求,地基处理有效可靠,大楼状态稳固,并得到大楼主体封顶后的预测曲线。结论 所采用的沉降原因和变形规律分析法可普遍应用于工程变形测量,沉降趋势的预报对于项目决策和施工人员及时掌握沉降信息和变形情况,并相应采取有效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而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使得高层居民住宅建筑变成缓解城市居住压力的有效方法。同时为保障人民的居住及财产安全,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以了解建筑物的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恒基住宅楼现状的变形监测及预报分析,介绍了变形监测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主要采用N2水准仪进行观测,采集变形数据,然后用灰色模型进行沉降分析,得出监测结果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为类似工程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沉降量是建筑物施工期间及竣工后地基变形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恩施州电力总调度中心大楼沉降观测与预测为例,详细讨论了沉降监测的布设方案、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精度和数据分析,并采用指数曲线3点法对地基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渡槽沉降变形健康监测模型,介绍了应用MLR建立变形预测模型的步骤,并与多元逐步回归(MSR)进行对比.针对预测样本数目的不同取值,研究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预测能力.通过对浙江天台红旗渡槽的监测数据研究,验证了基于MLR的渡槽变形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满足工程要求,预测能力略优于MSR,且短期预测能力优于长期预测能力.因此,合理选择预报天数对于渡槽变形预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软土地区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以东莞某输水工程为背景,分别采用预测公式、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对顶进过程中引起的地表变形进行了计算和监测,以期得到顶进过程中纵、横方向的地表变形规律。首先推导出了基于顶进间隙的地表变形预测公式并计算出顶管施工可能产生的最大竖向位移为14.1 mm,此变形量在规范允许路面沉降范围内(≤20.0 mm),无须进行土体加固等措施;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顶进导致的地表变形进行了计算,并就减轻地表变形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与现场监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得到的变形曲线形状除了顶管轴线处地表峰值位移(数值模拟数值为13.7 mm,现场监测为15.2 mm)有稍许差异外,整体基本一致;顶管顶进时,横向监测断面的沉降槽呈“V”形,最大沉降值在顶管中心轴线处,随着距离中心轴线越远,沉降值越小,最后趋于0;纵向监测断面呈倒“S”形,大致可分为顶进前土体的隆起,顶进中土体的沉降,顶进后土体轻微回隆,顶进后土体稳定4个阶段;在顶管施工前可以对地表变形进行预测和数值模拟计算,结合预测和模拟计算的结果,通过合理的设置顶推力、注浆压力...  相似文献   

10.
隧道施工监测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与安全,是信息化施工的一项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施工单位与业主的重视。在灯草塘双连拱隧道中,对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进行了现场监测与分析研究,获得了隧道各施工阶段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数据资料,有效地控制了隧道围岩变形,成功地对隧道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动态预测、预报,避免了重大事故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时序分析法在地铁工程变形沉降监测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实用性,确定时序分析法对岩土勘察监测数据的拟合预测精度.方法通过对沈阳地铁二号线工程变形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建立时序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实测监测数据进行预测.结果利用该时序分析模型预测的后5期高程值残差在0.3 mm以内,说明时序分析法可以有效地找出变形沉降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结论时序分析法在地铁工程变形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上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可以地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软土地基上所建立的水闸工程下部桩土承台共同作用的受力性能,并根据龚帕兹曲线对基础的沉降量进行了预测。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和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对土体进行了分析,土体与桩基交界面的非线性状态采用面-面接触单元进行考虑,对桩土承台30个月的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工程检测的数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值与检测值误差不超过5%,沉降预测结果可为监测该水闸工程日后的工作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软土路基变形规律现场监测及FLAC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K28+830粉喷水泥搅拌桩处理试验段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及FLAC2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软土的蠕变-固结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路基变形现场监测方案,进行了软土路基变形平面FLAC2D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粉喷水泥搅拌桩使软土路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明显减小,地基稳定性增强,适宜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尤其适合于桥头有相对硬层作为持力层的地段.FLAC2D计算结果总体上能反映实测的路基变形发展趋势,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粘塑性蠕变本构模型可用于软土路基沉降预测预报,对软土路基沉降控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机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场地平整,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填方工作,容易出现较大的沉降变形。为保证机场运营期间的安全,需要对其进行沉降监测。本文以高填方机场为例,使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沉降时间对沉降量的影响,并做出沉降量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填方机场沉降时间与沉降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沉降量预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5.
罗亮  曾涛  黄邦波  郭强 《科技资讯》2009,(27):69-70
首先扼要介绍了高层建筑物实施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及意义,接着以某楼盘沉降观测为例,重点阐述了该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案布设、外业施测及数据处理等内容。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等多种方法对沉降变形趋势做出预测,得出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效果优于其它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的沉降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兴岩  全广军  安永建 《科技信息》2011,(1):I0338-I0339
本文以石家庄市南三条国际商城为例介绍了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描述了该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方案方案中监测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外业观测及数据处理、分析等内容.并对沉降变形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7.
边坡的地表位移监测是滑坡安全监控中的重要内容,对监测资料进行及时、合理和有效的分析,获取滑坡变形规律和安全状况是滑坡监测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将基于BP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引入变形监测预报中,对工程实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预测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且自适应预测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提高基坑监测分析的及时性,根据基坑工程的实际案例,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和轴力计等对沉降、水平位移和轴力等进行监测,得到冠梁,支护桩,周边地表和临近建筑的变形规律,并采用指数平滑法分析监测数据,预测基坑各项安全指标的变化趋势,此方法只适用于短期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基坑的开挖深度和基坑侧面施工机械和大面积的堆载对于基坑的变形有很大影响,但钢支撑的及时架设可以有效的控制基坑的变形。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能够弥补监控量测的滞后性,对于实际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阳地铁车站深基坑沉降变形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东北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沉降变形特性,以沈阳地铁下深沟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的方法,推导了适合沈阳地区深基坑的最大下沉点位置和最大下沉量的计算中关键参数地基土最大下沉角的公式及值,并得到基坑外地表沉降变形最大点位置和沉降量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地基土最大下沉角的合理性和理论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初步突破了传统沉降变形预测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寻求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地铁车站深基坑设计施工中沉降变形分析和预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从传统的基于监测信息的环境安全性控制流程出发,提出了集超前预测于一体的安全性控制新流程.在新流程图中主要通过时效曲线法和工程类比法来对下一施工阶段周边环境的安全性进行预测.时效曲线法是以已开挖的实测数据为基础,以泊松曲线为预测模型对下一施工阶段的变形量进行预测的方法.工程类比法是根据地质水文条件、支撑方式以及周边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的工程实测时程曲线或经验公式对本工程的变形进行超前预报的一种方法.以两个工程实例验证了时效曲线法和工程类比法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提前预测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从而有效地采取避免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