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文章针对地下采空区的工程特点,介绍了地下采空区治理的设计及施工工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的阐述了高水固结材料这种新材料在采空区治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地下采空区的治理范围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3.
4.
周明纲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4):219-220
结合工程实践,从注浆孔布置、注浆材料和质量要求、施工工艺及要求、注浆质量检测等方面介绍了注浆技术在煤矿采空区治理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6.
沈玉鹏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1)
利用纳米粒子的特性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可以得到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这不仅使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更加优异,使其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微电子、化工、国防、医学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8.
陈里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
本文阐述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概况,着重论述了结构型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类似石墨的导电结构及孤子跳跃理论;叙述了聚乙炔的合成和结构、聚乙炔掺杂以及近年来新开拓的导电聚合物-聚荼、硅-酞菁聚合物及聚噻吩薄膜;介绍了这些结构型导电聚合物可应用于大功率的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磁屏蔽材料以及电色材料等方面;最后指出当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既要发展新的结构型导电聚合物又要确立切实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9.
李韫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35(1)
为了进一步掌握U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漏风流场分布规律,为采空区火灾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搭建采空区气体渗流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平台,实现了开采煤层自然垮落,并采用采空区立体监测的手段,对U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漏风流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内漏风存在3个特征区域,即"上隅角漏风影响区","架后重点漏风区"和"下隅角煤柱边缘漏风带",通过分析其各个特征区域的自燃危险性,得出"上隅角漏风影响区"的自燃危险性最大,"架后重点漏风区"的自燃危险性最小。同时,在采空区垂直方向上的漏风强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影响高度可达到60 m左右。研究指出了U型通风工作面火灾防治的重点区域,为采空区在漏风影响条件下的防灭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玉明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36-38
自然发火矿井中采空区漏风可以引发采空区煤炭氧化、自燃,查找漏风通道是防治采空区煤炭自燃的重要技术工作。本文根据林南仓矿西一采区的采空区复杂条件,测定了火区周围地点的能位,分析可能存在的漏风通道,释放SF6检测出采空区中存在的漏风通道。根据测试结果采取了注浆封堵措施,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12.
采空区沿空通风巷道边界漏风分布的迭代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计算采空区漏风流动状态的有限元计算精度,提出用迭代方法处理沿空通风巷道(或工作面)边界条件,给出了迭代格式和计算方法,针对工作面的侧漏风问题提出了工作面漏风率的概念,结合算例,从理论上证明沿程漏风巷道的风压分布(1类边界条件)是非线性的,指出在漏风量占总供风量的比例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工作面风压分布基本近似于线性分布;迭代收敛的快慢与漏风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分析了铁路桥梁支座病害的成因,介绍了应用高分子材料整治桥梁支座病害的施工工艺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科学工作者致力于生命奥秘的探索,研究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生物体组织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与器官功能的关系、新陈代谢的机制,以及生命体的人工合成等等。在这一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煤矿井下采空区的复杂漏风关系,应用能位测定法与示踪检测技术联合检测了孔庄煤矿井下采空区的漏风情况。通过测试计算相对总压值得出工作面采空区周围巷道漏风源和漏风汇之间的能位关系,进而定性确定了孔庄煤矿7353E8353W工作面采空区存在的可能漏风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瞬时释放示踪气体法确定了孔庄煤矿7353E8353W工作面采空区的漏风方向和漏风速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从外业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简述了在已开采区域,公路下伏采空区的确定和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感光性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印刷以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品种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好。文章概括了感光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分析了各种制版方式下感光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渗流力学、岩石力学、采矿工程等多学科交叉,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结
合的方法,建立了煤矿采空区瓦斯流动数学模型。采用CFD 技术对漏风流分布及瓦斯浓度场进行研究,获得了整个
工作面上风流的速度和瓦斯浓度的分布情况,得到了漏入采空区和采空区返回工作面风流较为集中的范围,采空区漏
风量与工作面风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漏风流速沿采空区衰减规律,确定了整个工作面上瓦斯浓度最高的地方为回风隅
角,采空区内瓦斯浓度最高的区域也是整个采场瓦斯浓度最高的区域。通过对不同送风量的模拟研究,描述了瓦斯浓
度的运移趋势,得到了回风隅角瓦斯浓度与送风量的关系,并且发现近风侧瓦斯浓度梯度较大,增大送风量能降低近
回风隅角瓦斯浓度,但是会增加遗煤自燃的风险。揭示了采空区漏风和残煤瓦斯涌出对采场气体流动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