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石榴种内不同居群酯酶(EST)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栽培于同一生境的6个石榴居群同一生长期叶片中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EST同工酶酶谱在各居群间,甚至在同一居群内除少数共有的特征谱带外,其余的存在较明显的频率差异.石榴各居群EST酶带总共有10条,分为3大酶区,A区带有酶谱2条,B区带有酶谱4条,C区带有酶谱4条.其中A区的E1、E2,B区的E5和C区的E9为各居群所共有的特征谱带,顺序为较强与最强带.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22个个体的C带带型。结果表明:无斑雨蛙全部染色体着丝点部位均出现深染C带,中间带和端带则很少。其C带部位的特征体现出雨蛙属(Hyla)与蛙属(Rana)有明显的区别,而与蟾蜍属(Bufo)相似。  相似文献   

3.
<正> 蝙蝠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哺乳类动物,据报告仅在我国东北就有16种。分离特异的蛋白质,进行蝙蝠分类,是对经典的形态的分类系统和柒色体分类系统,在分子水平上的重要补充。为此,我们采用电泳这个检验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手段,对大宗蝠和水鼠耳蝠的血清,进行电泳实验,得到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4.
宁薯1号介绍     
一、来源:宁薯1号系江苏省农科院以粟子香作母本,恒进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系号67—234,也叫南京234。二、特征和特性:株属中蔓形,叶和顶叶均为绿色,叶脉带紫,茎色绿,叶形浅缺刻,薯皮紫红,薯肉色白带红,薯块纺锤形,结薯早而集中,品质优良,食味干面,切干率高,较抗根腐病。  相似文献   

5.
C5关联图的圆染色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构造了一个特殊图I(C5), 证明了I(C5)的圆色数是10/3,研究了I(C5)的子图的圆色数,证明了I(C5)没有子图的圆色数是8/3.  相似文献   

6.
对22个育性良好并携带有黑麦质量性状的品系进行了Giemsa—C带分析,没有观察到具有黑麦特征即比较大的端带染色体。对83—149—1—Ⅲ和83—156—2—Ⅰ两个品系进行Giemsa—C带的带型分析,证明两者都是6RL/6AL异源易位系。本文并讨论了异源易位系的分析和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圆边色数的定义、性质,确定了圆边数与边色数的关系.给出了笛卡尔积C3 (○)C2n+1圆边色数的上、下界.  相似文献   

8.
对1991年4月和5月BH Vir的BV两色光电测光资料进行了分析,利用Wilson-Devinny带黑子的解轨程序对其进行了轨参量和黑子参量求解,结果表明:利用在次子星上加一个圆形低温黑子活动区的模型很好地拟合了实测光变曲线,同时解出了黑子的特征参量,即:黑子的温度、面积和位置。  相似文献   

9.
图G的一个关联着色是指从关联集I(G)到颜色集C的一个映射,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关联不着同色;而图G的邻点可区别关联着色是要求任何相邻顶点具有不同色集的关联着色。研究星分别与星、扇和轮的Cartesian积图的关联着色和邻点可区别关联着色,利用构造染色的方法,确定其关联色数与邻点可区别关联色数都是最大度加一。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代表色特征的图像检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在多媒体检索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在经过变形的HSL颜色模型空间,通过适当的聚类分析算法提取出能够代表图像颜色特征的代表色集,并引入代表色的分布特征和纹理特征,作为图像的特征矢量进行匹配检索,在试验中本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诱发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易位可以人工诱发来产生,利用Ph基因突变体、5B缺体、远缘杂交和远缘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方法都可以获得染色体易位.其发生频率与亲本类型、杂交组合、辐射剂量的大小有关.对小麦与黑麦杂交后代的花粉母细胞进行Giemsa-C带分析,证实在杂种中黑麦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有同祖配对和黑麦染色体的组内配对现象.利用C-带技术对十二个初步稳定的小麦-黑麦易位品系进行鉴定,其中四个品系为6RS/5RL易位;五个品位为1RS/7BL易位;对于无明显黑麦染色体端带的三个品系根据性状表现,推测为5RL易位或含有5RL片段的易位.实验结果表明用C-带技术鉴定小麦-黑麦的染色体易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性状与细胞遗传.共配制25个杂交组合,观察到以六倍体小黑麦为母本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36.17%,种子发芽率为80.14%,以普通小麦为母本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72.60%,幼胚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出苗率为20.1%,F_1减数分裂中期有13.37个二价体和15.01个单价体,与理论数值接近.F_1的结实率正反交组合均很低,平均为2.98%,种子发芽率平均为32.38%.F_2的性状分离极其复杂,有三个主要类型即亲本类型与中间型,减数分裂中期二价体数变动在14-20间、单价体数变动在0-14间;根尖细胞用Giemsa染色进行C带分析.看到多有3-4对R组染色体,其中5R、6R、7R较多.F_1与亲本回交性状与染色体组型迅速恢复为亲本类型.在F_3及以后世代看到D、R组染色体混合类型是稳定的,可以从中选出多种类型的代换系.这种杂种方式对六倍体小黑麦性状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小麦—黑麦代换系杂交后代染色体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小麦—黑麦5R/5A代换系和6R/6A代换系杂交,观察F2代的减数分裂行为,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出现单价体、多价体,后期Ⅰ出现染色体桥,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等异常现象.在F3代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染色体断片,并通过染色体C-分带技术,检测出5RS.5AS易位,5BS.5AS易位.说明小麦—黑麦双代换系间杂交后代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特殊行为是形成染色体易位的重要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植物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技术是染色体识别和基因定位研究中较为直接和简便的方法,本文综述了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蚂蚁老熟幼虫脑神经节为材料,采用秋水仙体外短期培养,低渗处理,空气干燥,Giemsa染色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Messor acicu/atum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体细脆染色体2m=44.其中有2对大型染色体1对为中部着丝点染体,3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2对为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6.
对氧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晶体结构特点以及氧离子导电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归纳总结了组成、结构与氧离子传导性能之间的关系。磷灰石的特殊结构决定了氧离子的一维导电性。在不同组成的氧基磷灰石中离子导电分别以间隙氧和自由氧两种不同传导形式为主。组成上存在过量氧或者阳离子空位均会提高材料的间隙氧浓度,从而提高电导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并展示了两种光纤超声传感系统,一种是基于菲索干涉仪的结构,另一种是类萨格奈克干涉仪的结构.当系统中光纤传感器采用长跨度光纤时,可实现结构整体内部是否有微裂纹所导致超声发射的情况监测.系统中的光纤传感器部分也可以选用一段短光纤或绕成一个光纤环,从而实现单点的局部探测.文中分析了作为传感的光纤与超声的相互作用.实验上,将1 m长的光纤作为一段直线传感器和绕成光纤环形点传感器分别埋入混凝土试件中,进行了10、25和50 kH超声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光纤传感器均具无损检测的应用潜力.尤其是长尺度光纤传感器更适合于监测大尺度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由于内部微裂纹的发生及其发展情况,对于评估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太谷核不育小麦自1972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在对它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等各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核不育小麦与“中国春”ph突变体杂交的方法,选育带ph突变基因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并以蓝粒小麦为供体,利用电离辐射方法对核不育小麦籽粒附加标记性状进行了初步探索,统计了携带Tal基因的4D染色体和控制篮胚乳性状的4E染色体在双单体情况下通过雌配子的传递频率。同时对蓝粒小麦、太谷核不育小麦、“中国春”ph突变体及杂交各代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不育性的原因以及在诱发染色体易位进行基因转移的过程中,利用ph突变体和电离辐射两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用改进的蛋白银染核法研究了日本赭纤虫哈尔滨品系的接合生殖,发现小核减数分裂的次数和第一次减数分裂的特点与争论中的Miyake等(1979)的结果相同,证明Suzuki(1957)的小核有一次不均等分裂和四对染色体等结论确属误解。还发现本种纤毛虫具有体核(大核)与生殖核(小核)隔代发生的生殖现象。即接合中新大核不来自当代的合子核,而来自上代部分小核的保留和直接发育,当代的合子核只发育成当代的新小核,它们在下一次接合时可能再一部分供发育成下代大核之用,另一部分供减数分裂和受精之用。这种按合现象是在其他纤毛虫中未见报导的。讨论后认为,这种特殊接合现象不是本品系自接所特有,就是本种所固有,但以往被研究者们忽略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棕背(鼠平)的核型结果表明:棕背(鼠平)的染色体数2n=56,NF=27,由27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可分为4组:A组包括第1~11对染色体;B组包括第12~17对染色体;C组包括第18~26对染色体;D组包括第27对1对微小染色体.性染色体为XY.这个亚种常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