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3年第一次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之后,我国高校科技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在整体上提升了高等学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召开,拉开了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的序幕。《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明确指出,“高校发展科技产业,要坚持产学研结合和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孵化具有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也可以创办具有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  相似文献   

3.
走出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化新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发展是主旋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3年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之后,我国高校科技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在整体上提升了高等学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今,高校不仅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而且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十几年来,高校孵化了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东软股份、华工科技、复旦复华、江中制药等一批著名高科技企业,开发了诸如方正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同方威视集装箱检…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和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的精神,高校推进产业规范化工作,各自组建了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又称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富余人员安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在2005年“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个限时改制”的明确要求,大大推动了高校科技企业改制的进程,加快高校科技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步伐,有力促进了高校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校企改制过程中如何妥善安置高校科技企业改制产生的富余人员的安置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会议达成的三点共识第一,推进高校科技产业化工作意义重大,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任务紧迫高校发挥自身优势,以转化科技成果和实现产业化为目的,创办或者参与创办高科技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1993年由原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主要解决了“办不办,如何办”高校科技企业的问题。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高校科技企业目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体制不灵活…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7月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和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文件以来,高校应该不应该发展科技产业的争议画上了休止符,高校领导以及科技和产业工作者的思想都统一到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强化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上来。上海大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自1993年第一次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以后,我国高校科技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从2005年第二次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至今,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各高校积极开展产业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发展需要规范,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由于各个高校的学科、环境、基础各不相同,其产业定位、目标也不同。江南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要求,结合本校产业发展情况,探索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加强领导,规范化建设;规范运行,制度化管理;积极创新,科学化发展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已成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高校科技产业面临的深层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为此,2005年7月,全国高校科技产业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是继1993年原国家教委、国家体改委和国家科委联合召开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以后.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性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时隔3月,2005年10月,推进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研讨会召开,会议重点传达了全国高校科技产业会议精神,交流、探讨各高校推进产业规范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事实表明,如何实现高校科技产业的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积极探索高校科技产业科学发展之路,已成当前高校科技产业领域亟需破解的核心课题。[编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办科技产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刘明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办科技产业已蓬勃兴起,开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新的有效形式。纵观全国,不少院校无论是在科技水平、经营管理方面,还是在人财物力投入、经济...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各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坚持开拓进取,自主创新,涌现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科研人员、团队及成果的涌现,对全国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具有相当的镜鉴、启迪和示范作用。在此,遴选"十五"期间部分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案例予以刊发,供广大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各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坚持开拓进取,自主创新,涌现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科研人员、团队及成果的涌现,对全国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具有相当的镜鉴、启迪和示范作用。在此,遴选"十五"期间部分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案例予以刊发,供广大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各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坚持开拓进取,自主创新,涌现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科研人员、团队及成果的涌现,对全国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具有相当的镜鉴、启迪和示范作用。在此,遴选"十五"期间部分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案例予以刊发,供广大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间,各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坚持开拓进取,自主创新,涌现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科研人员、团队及成果的涌现,对全国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具有相当的镜鉴、启迪和示范作用。在此,遴选"十五"期间部分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案例予以刊发,供广大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各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坚持开拓进取,自主创新,涌现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科研人员、团队及成果的涌现,对全国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具有相当的镜鉴、启迪和示范作用。在此,遴选"十五"期间部分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案例予以刊发,供广大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各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坚持开拓进取,自主创新,涌现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科研人员、团队及成果的涌现,对全国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具有相当的镜鉴、启迪和示范作用。在此,遴选"十五"期间部分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案例予以刊发,供广大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市场促发展,在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市场促发展,在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科技产业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健康发展,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产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7月23日教育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市场促发展,在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