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深刻革命。它以唯物史观的确立为标志,唯物史观则以实践观为基石。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其哲学形成时期的历史发展,对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伟大意义,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遵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裨益。依据列宁关于“1844年——1845年马克思的观点形成”的思想,本文谈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主要是谈1841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使用实践概念,到1845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作全面论述这一时期实践观的历史发展。其间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整个自然科学具有同等的地位。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恩格斯指出:“数学是数量的科学”(《自然辩证法》235页)、“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所以是非常现实的材料.”(《反杜林论》35页)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本来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人脑中天生的,不是来自“先天的直觉”,不是来自“思维的自由创造”,而是在生产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抽象。人类认识数和形的能力是长期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它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反杜林论》)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锻炼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耶稣传》对否定传统基督教理论基础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理论的影响,认为在近代西方传统基督教神学、哲学处于向现代形态转化的过程中,《耶稣传》是一部转折性的著作。它及由它引发的费尔巴哈哲学终结了以神学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欧洲传统哲学,把人们引向了直接地关注现实世界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理论道路。《耶稣传》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必经环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5.
一、抓好三个重点第一 ,《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论述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于实践是形成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基础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而“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中 ,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进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二 ,在讲授辩证法部分时 ,要深刻领会和认识“三个代表”思想中所倡导的创新精神 ,“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命题 ,是对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发展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它批判的继承了历史上自然哲学的先进成果,又为尔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部承上启下、续往开来的光辉著作。恩格斯在一八七三年五月三十日给马克思的信中,以极其欣喜的心情,谈了“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的体会和心得,并介绍了他的写作规划。不久,就着手《自然辩证法》的写作,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写有一百五十四个札记和片断以及“导言”和“劳动在从猿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本文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高度统一,它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是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三者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了现实的社会存在,并“透视出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三者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对象、现实、感性”成为如此存在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9.
细胞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恩格斯非常重视这个发现,曾把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他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等重要著作中都一再提到它,并深刻地指出,由于细胞的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我们对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大踏步地前进了”。因此,了解细胞发现的历史,对于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加深理解19世纪由于自然科学的三  相似文献   

10.
图加林诺夫是前苏联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在学术问题上,他特别重视哲学中的价值理论的研究。在前苏联,他是将价值理论引入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哲学家。能集中反映他的价值思想的著作,是他1960年出版的《论生活和文化的价值》和1968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理论》。这两部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苏联价值理论后来的继续和发展几乎都是溯源于这两本开创性的著作。 在图加林诺夫的著作问世之前,苏联哲学界流行的观点是,认为价值范畴只是经济学、伦理学和美学中的问题,而哲学意义上的一般价值论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图加林诺夫克眼了这种偏见,认为价值和价值判断是整个人类经验的一部分,它在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哲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不仅需要价值理论,而且能够产生一种价值理论。在上述两本著作中,他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作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的逻辑结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论》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用毕生精力和心血写成的科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座雄伟的里程碑。在学习和研究《资本论》时,不得不赞叹马克思主义在其中所运用的科学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在这个逻辑结构分析方法中,又以“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方法”;以及“从形式到内容,又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法构成了《资本论》结构的稳定的“三大支柱性”的基本方法。本文试图探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如何采用从形式到内容,又从内容到形式并结合抽象到具体这些辩证逻辑方法来论述剩  相似文献   

12.
伟大导师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江湖骗子杜林的“原则在前”,“对象在后”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时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学习这个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史无先例的科学的创造,它展现了一种崭新的政治哲学为。第一,它从政治的角度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二,它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新情况,研究新情况,寻找新办法,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第三,它以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突破传统的片面的“阶级”原则局限,遵循超意识形态的人类利益原则,从而恢复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利益原则的本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目前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中,都一致肯定了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例如: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真理报》主编维·格·阿法纳西也夫所著的《哲学知识基础》一书中说:“能否认识全部绝对真理?原则上说是能够的,因为,一方面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另一方面,人的理性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见该书第171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国内的哲学教科书也说:“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 ,高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 (以下简称“高中哲学”) ,高校“两课”课程体系中有一门重要课程叫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以下简称“两课哲学”) ,大学哲学、政教、思政等专业也要开设一门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下简称“专业哲学”)。在上述三个不同层面的哲学教学中 ,有的教师往往违背共性与个性、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 ,因而不同程度出现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简单”问题复杂化 ,即在从事“高中哲学”或“两课哲学”教学时 ,把自己在大学或攻读研究生期间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相似文献   

16.
卡尔·柯尔施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首次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也分析和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反对哲学?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哲学”,是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哲学。但是柯尔施没有能够深刻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也没有真正弄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真理论述的基础上 ,联系当前人们对真理的有关看法 ,阐发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如何科学地解释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不仅表现在世界统一于什么的结论上,而且还表现在如何做出这一结论的证明方法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这段论述不仅指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正确结论,而且还指出了做出这一概括的正确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人类以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研究异象纷呈、变化万千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对人类自身的研究。人类的自我认识,尤其是对思维现象的探索,一直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自然科学家十分关注并付出艰辛劳动的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极为重视人类思维问题,做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在恩格斯的所有著述中,从论及思维问题这个角度上看,以《自然辩证法》最为集中。恩格斯的这些论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观,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维的起源及其本质 思维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依据这样一些规律在其永恒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反杜林论》的研究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反杜林论》的整体或部分,甚至其中某一观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精辟有益的见解,这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分类,可以更加清晰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也可以为学习其他经典著作提供科学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