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将来源于大肠杆菌O157的mpaA基因构建入pET-21b(+)表达载体.诱导MpaA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高效表达,通过Ni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法纯化得到高纯度蛋白.使用气象扩散法进行蛋白质晶体生长的初步筛选与优化,得到MpaA蛋白质单晶,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衍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MpaA晶体分辨率为0.26 nm,属于P3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5.989 3 nm,b=5.989 3 nm,c=12.987 0 nm,β=90.000 °.MpaA晶体衍射数据的收集为后续结构解析和催化机制的阐明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GvpC进行了初步晶体学研究。首先对GvpC进行分子克隆,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在体外进行异源表达;结合变复性和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纯化GvpC;通过圆二色谱的方法鉴定GvpC的复性效果;运用坐滴蒸汽扩散法进行晶体初筛。结果表明:GvpC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为包涵体;通过变复性和凝胶过滤层析能纯化出纯度较高的蛋白;圆二色谱证实复性后的GvpC形成了正确的二级结构,复性效果较佳;通过晶体初筛获得了GvpC的晶体,后续即可通过解析GvpC的晶体结构而获得其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二-吡啶2(3,2-d:2,3’-f)-二氮萘(Dpq)为配体,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二维超分子化合物[Cu(Dpq)(CO3)]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4.865(5),b=13.729(5),c=9.193(5),β=95.653(5),V=611.0(7)3,Z=2,R1=0.0242,wR2=0.0711.晶体解析表明化合物中铜离子与Dpq配体的两个螯合氮原子配位,并在碳酸根的桥连作用下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相邻链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网络,并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硒代锑酸盐化合物[V(1,2-dap)2Sb Se3](1)(1,2-dap=1,2-丙二胺),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分子式为C6H20N4Sb Se3V,Mr=557.83,a=0.667 2(2)nm,b=1.745 9(6)nm,c=1.331 4(5)nm,β=98.898(7)°,V=1.532 4(10)nm3,Z=4,λ=0.071 073 nm,F(000)=1 040,Dc=2.418 mg/m3,μ=9.478 mm-1,R(F)=0.060 5,wR(F2)=0.127 0。该晶体是以过渡金属钒为中心,并由两个双齿1,2-丙二胺和一个双齿[Sb Se33-]共同配位得到的孤立零维结构。同时,晶体1又是首例由钒与硫属化物直接螯合的硒代锑酸盐。  相似文献   

5.
Mitochondrial Ca~(2+)Uniporter(MCU)是线粒体钙离子通道的一个主要成分.近期研究发现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 regulator 1(MCUR1)是MCU的一个调节蛋白.研究通过合成人源的MCUR1基因,利用PCR得到目的DNA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构建Trx-MCUR1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ET.32aMCUR1.克隆质粒转化表达菌E.coli BL21(DE3)Condon Plus,经IPTG诱导表达.将得到的融合蛋白经过镍亲和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然后加入PreScission酶分离目的蛋白与标签,再用离子柱和分子筛层析进行进一步的纯化以去除标签以及杂蛋白.浓缩纯化后的目的蛋白,进行晶体初筛以及后期的晶体优化.最后将生长的晶体进行初步的X射线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BL21中获取酒石酸脱氢酶β亚基基因(TtdB),并将之克隆到质粒pUC18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细胞.经测序证明序列无误后,将之与表达载体pTrcHisC连接,在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双波长扫描分析,确定酒石酸脱氢酶β亚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目的蛋白用TALON金属亲和树脂纯化,通过分步透析逐步去除变性剂的方法复性.复性产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7.
采用蒸汽扩散法制备了新型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a-β-CD-MOFs),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Na-β-CD-MOFs结构进行检测并解析,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体,P21空间群,分子式为C42H76O42Na,a=14.713 3(13)×10-10 m,b=15.314 8(13) ×10-10 m,c=15.016 9(13)×10-10 m,β=117.797(3)°,α=γ=90.000°,V=2 993.31(50) ×10-10 m3。然后通过XRD、SEM、FT-IR、TG进行表征,表明Na-β-CD-MOFs中保留了环糊精骨架,具有多孔道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一水盐酸环丙沙星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习,实验制备了一水盐酸环丙沙星晶体.采用DSC和TG技术分别分析了一水盐酸环丙沙星晶体的脱水、熔化、分解温度和晶体的水含量;测定了晶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采用Cerius2分子软件对衍射数据进行指标化.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其晶胞参数a、b、c和β分别为12.93×10-10m、19.56×10-10m、7.07×10-10m和91.10°,根据消光规律判断其空间群为P21/c.  相似文献   

9.
硒化银-聚丙烯酰胺复合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微凝胶,以其为模板,在室温条件下,以硝酸银(AgNO3)作为银源,硒代硫酸钠(Na2SeSO3)作为硒源,通过反胶束法制备得到了具有表面图案化结构的Ag2Se-PAM无机一有机复合微球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复合微球的形貌、无机物硒化银的含量和晶形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的表面结构与硝酸银的初始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有关,随着硝酸银初始浓度的增加,复合微球表面由简单的硒化银颗粒堆积到出现图案化结构;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复合微球表面形貌趋于粗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能高效表达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基因工程菌,优化产物分离纯化的条件,方法:用PCR方法扩增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cDNA,将该cDNA片段插入经改造的pBV220表达载体pBL2的表达框架中,构建了表达菌株RR1/pBL-2-TGF-β1.42℃温控诱导表达,采用谷胱甘肽法,对重组蛋白进行复性。通过阳性离子交换、变性分子筛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用MTT法测定重组蛋白的活性。结果:所构建的表达菌株,其TGF-β1的表达量约为15%,重组蛋白的复性率达到30%,经纯化获得了银染一条带的重组蛋白,测活表明和理级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结论: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肠杆菌RR1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TGF-β1。  相似文献   

11.
用β-环糊精和马来酸酐合成了双(6-氧-丁烯二酸单酯)-β-环糊精 (简称cpd. Ⅰ)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cpd.Ⅰ作为柱层析固定相拆分DL-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结果表明,对DL-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拆分率分别可达到21%、47%和52%,研究结果显示:β-环糊精经修饰后拆分这些物质的能力比β-环糊精要好.  相似文献   

12.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经水热处理、产物的高温碳化制备碳微球;并以β-环糊精和碳微球为原料经反相乳液法制备β-环糊精/碳微球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制得了粒径约5μm的单分散碳微球;同时也成功地制备了表面光滑、粒径约15μm的β-环糊精/碳微球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合成方法制备了一个四核镍夹心型锑钨酸盐H10[Ni4Ⅱ(H2O)10(B-β-SbW9O33)2]·2H2O.晶体衍射数据显示,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 21/n空间群,a=12.5088(12)A,b=12.7578(12)A,c=29.318(3)A,β=101.3340(10)°,V=4587.5(8)A3,Z=2,R1=1.092,wR2=0.2941.晶体解析表明,该多阴离子[Ni4Ⅱ(H2O)10(B-β-SbW9O33)2]10-(简称Ni4(H2O)10Sb2W18)由2个[SbW9O33]9-亚单元和四核NiⅡ离子[Ni4Ⅱ(H2O)10]8+连接形成的.相邻的Ni4(H2O)10Sb2W18之间通过弱的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一锅法”合成1-三氟甲基-β-咔啉-3-羧酸甲酯,通过1HNMR、13CHNM、IR及GC-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为:a=1.09191(7)nm,b=0.78212(6)nm,c=1.51663(10)nm;α=90°,β=99.013(3)°,γ=90°;Z=4,F(000)=600,R1=0.1407.  相似文献   

15.
利用PCR和DNA重组技术克隆了中国明对虾CrusFc-2基因的成熟肽编码序列并构建了pET-DsbA-CrusFc-2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L21(DE3)后,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得到了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经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表明Crus...  相似文献   

16.
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以硒为杂原子、以过渡金属铁为取代原子的新型三元杂多金属氧酸盐.给出了反应的Ph值和最佳物料比.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Na2H4[Fe4Cl2(H2O)8(β-SeW9O33)2]·22H2O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a=20.307(8(A),b=15.408(6)(A),c=16.379(7)(A),β=95.061(7)°,V=5105(4)(A)3,Z=2.最终偏差因子R=0.07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负载野生型p53抗原肽的HLA-A*2402四聚体,用于检测卵巢肿瘤患者p53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方法:在p53125-134抗原肽TYS和轻链β2微球蛋白存在时,利用稀释法复性获得负载p53125-134抗原肽(TYSPALNKMF,TYS)的可溶性单体,经生物素酰化并纯化后与荧光素标记的链亲和素按4∶1的比例混合形成HLA-A*2402/TYS四聚体,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特异性CTL的频率。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减低频率的p53125-134TYS抗原肽特异性CTL。结论:成功制备HLA-A*2402/TYS四聚体。  相似文献   

18.
构建鸡Tβ4基因串联体(2Tβ4)原核表达体系,利用Ni-NTA纯化重组2Tβ4,MTT法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表明,构建的PET-32a(+)-2Tβ4表达载体在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0.05 mmol/LIPTG诱导表达,每克菌体平均可获6.7mg 2Tβ4.2Tβ4对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Tβ4标准品相比无显著差异,证明了所构建的鸡2Tβ4原核表达系统的有效性,为Tβ4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9.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S)是高等植物乙烯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和主要调节位点.然而低等陆生植物小立碗藓基因组编码的ACS同源蛋白PpACL1却被发现不具有ACS活性,而是具有β-C-S裂解酶活性.为了探究PpACL1与高等植物ACS酶活性差异的成因,采用结构生物学方法来进行研究.对小立碗藓PpACL1蛋白进行了表达、纯化和结晶,得到了大且棱角分明的块状PpACL1晶体,然而该晶体的X射线衍射分辨率却仅有0.7 nm左右.为得到可用于结构解析的PpACL1晶体,进行了添加剂的筛选以及PpACL1晶体的防冻处理等优化工作,使晶体衍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最终收集得到了最高分辨率达0.32 nm的PpACL1晶体衍射数据,初步具备了结构解析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THF介质中,温和的条件下,Sm/ZrCl4体系促进芳基二硒醚Se-Se键还原断裂,原位生成硒负离子,进而与酰氯、酸酐反应得到硒酯;与活性卤代烃、α-溴代酮、α-溴代酯反应,分别得到硒醚、α-硒代酮、α-硒代酯;与α,β不饱和酯(腈)、苯乙炔亲核加成反应,分别得到β-硒代酯(腈)和苯乙烯硒醚.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机硒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