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漏箭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计时、守时的仪器漏刻中的显示时间推移的部件,在一年内,一般用多支漏箭来显示不同时日的时刻推移,人们先后取用不同的准则,制定了各异的漏箭制度.如有“一气一易”的48或25支漏箭制度,有“每差一刻为一箭”的41或21支漏箭制度.每支漏箭又各有不同的刻度方法,以符合实际时刻的推移.  相似文献   

2.
古代军中计时法模拟漏刻,操作便捷,所见有步行计时法、数珠计时法.《武经总要》所载之步行计时法沿用《太白阴经》,其昼夜长短数据有历法的渊源.中国古代时间计量有昼夜之分,如测时定更,起算点常用天亮、天黑或日出、日落,这些时间点存在周期变化,两种军中计时法在运作时,需参照官方历法之昼夜长短数值.这种情况,与漏刻改箭依据官历昼夜时刻的原理相类,可以从制度层面增进对时间计量的理解,并丰富对中国古代历法社会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清朝的程晋芳,最早向世人传出《儒林外史》成书信息。程氏也是早期研究、宣传该书的唯一学者,为后人提供了该书的成书年代、成书过程、版本、卷数以及与“唐人小说”等原始信息,并最早预言《儒林外史》是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是同类著作中内容最丰富的资料汇编。但在从编选体例至具体注释等方面却存在各种误漏。对该书匈奴族后裔刘禹锡部分注释中12处明显误漏作出举正:"失于野"、"汩于浮";"八音与政相通,而文章与时高下";"崔、蔡";"跨跞";"卢、杜""朔风"、"零雨";"不试故艺";"休上人"、"约法师";"支、许之契";"甸服"之"服";"酱蒙药楮";"华绝足"。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我国狩猎诗发展的繁荣之期,王维的《观猎》与韩愈的《雉带箭》堪称其中代表。王维诗气象阔大,境界深远;韩愈诗雄奇有力,丰神超迈,两诗呈现出的不同气韵风采与作者其人、创作其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深究两诗内在的不同,须以"知人论世"的批评观来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动时报漏刻(自击宫漏)是宫中都工匠护军蒋英实奉世宗大王(李祹,1397—1450年;1418—1450年在位)之命于1433年制造的。从1434年7月1日开始它成为国家的标准计时仪器。对民众报时的午正、人定和罢漏就是根据这套计时仪器报的。它安装在景福宫的报漏阁里,因此后称报漏阁漏.景福宫是国家天文台"简仪台"所在地。它能够通过操控声音和视觉信号发生系统依朝鲜时代的二元化时制——即十二时辰和五更点法——自动报时。系统自动发出报时声同时显示指示,报出十二时、百刻,以及五更时刻。世宗大王创制的报漏阁自击漏成为模型在朝鲜(1392—1910年)经历过3次复制或修复——1433年的初创,1536年的再创以及1618年的重创。初创之后574年,2004年为了纪念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在首尔开馆,文化财厅,博物馆与建国大学校和自击漏硏究会签订了自击漏复原计划,到2007年11月展示了复原的自击漏。复原计划是按照《世宗实录.报漏阁记》中的记载以及原器物的一些残余部分——包括1536年和1618年仪器的现存部分——进行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复制漏器和自击装置。文章从机械学和功能方面的细节系统地描述了复原的过程,包括根据当时的教范《漏筹通义》的记载刻制十一支箭.《漏筹通义》是根据授时历和经过汉阳(当时朝鲜首都)地方时校正的《七政算内篇》编纂的。自击漏包括4个主要部分:(1)漏器部,通过安排三级播水壶,用于两个受水壶递水的计时壶来计时;(2)方木机构,通过在相应的时间落下相应的小铜丸将水平面转换到以数字显示的二元报时时刻标示信号;(3)铁丸放出机构,由复杂的杠杆系统操纵的机构放大动力报时机来操作。(4)视听觉报时部,由两个次一级结构组成。一个是十二时辰报时机部,包括一个钟和木制的小雕像系统,以不同次数的敲钟声和相应的木制的十二支神小雕像举出的时辰牌来报时。另一个是更点机,包括一面鼓、一面锣、以及小雕像,小雕像在不同的更点敲击出相应次数的锣鼓声以报更点。我们对已经失传几个世纪的铁丸作动人形机构的详细复制表明,蒋英实受到了阿拉伯铁丸利用报时法的启发,发明了丸落下时刻标时法(通过落丸来标示时刻的机械装置),并通过改进13世纪阿拉伯时计师al-Jazari的仪器来实现将动力传到对人形机构的推动中。另一方面,苏颂的《新仪象法要》,《元史》中描述的郭守敬的大明殿灯漏以及顺帝的宫漏可能影响了世宗朝的宫廷学者。总的来说,这次复原源于对当时的文献记载和遗物的重建,中国-阿拉伯钟表技术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全部系统现在运行良好。我们的复原将有助于重建古代东亚、甚至阿拉伯的机械水钟。  相似文献   

7.
邢永革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4):116-119,132
《唐会要》是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史书,是研究唐史,特别是研究玄宗天宝以后历史的重要典籍。由于《唐会要》的编纂历经唐、五代至宋初几个阶段,成书于不同人之手,记事难免有舛误之处,加之宋以后至清初一直未曾刊刻,仅靠抄本流传,故文字脱讹严重,大大影响了该书的使用价值。本文把今本《唐会要》中的错误类型归纳为十二个方面,并对其成因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了《集韵》的编纂时间,认为《集韵》开始编纂于景祐元年,大致成书于景祐四年,并对该书的收字情况作了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9.
南宋吴坰《五总志》为杂著性质的笔记小说,成书于建炎四年(1130年),在萧寺庙的道山亭完成。该书最初以抄本传世,后经过刊刻印行被收录进了《说郛》《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知不足斋丛书》以及《笔记小说大观》等多种大型丛书中。前人对该书版本流传情况有些简要介绍,但至于为何选用《知不足斋丛书》本作底本、其间共几个刊刻本、各刻本特点以及版本流变情况等系列问题,学界尚未做系统考论。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明以来《五总志》刊刻的不同版本进行考辨以及对重要版本内容做比较,来梳理《五总志》的版本情况,以期对该书有整体性把握与认识。同时,建立《五总志》重要文本对照表,并绘制《五总志》版本流变图。  相似文献   

10.
《测夜时法》是徐光启《崇祯历书》进呈书目中的一种,可惜当时并未正式刊刻,长期不为人所知。该书经朱在康熙年间校订后,于十八世纪传入日本,目前存有多个抄本。本文阐述了《测夜时法》编撰目的及其成书过程,通过整理不同抄本,介绍其在日本的传入和使用。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测夜时法》中所载用图、用数、用表等几种测星求时之法,以及通过《治历缘起》《颐斋乱稿》等资料,探究《测夜时法》在崇祯改历期间的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前人在校勘刘焯《皇极历》中的24气夜半漏刻与昏去中星数表时,仅关注24气的对称性,及昏去中星可由夜半漏刻归算这两点。本文通过分析原始文献中相关数据的天文意义和数学关系,发现《皇极历》24气夜半漏刻常数表恰好满足5阶差分表的构造原理。此外,在由夜半漏刻归算到昏去中星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各气昏去中星常数之转分取舍值的累积效果,从而完成《皇极历》中的夜半漏刻与昏去中星度天文数表的校勘。并表明刘焯所构造出的这个5阶差分表在中国数学史和算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成书于初唐时期的《释迦方志》,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相当宝贵的资料。该书中的大量语料足资补正《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在条目、义项和例证方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世本》是主体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谱牒类文献,《帝系》篇所记商王世系为该书核心之一,并对《史记·殷本纪》有奠定之功。清代茆泮林辑本为公认最佳辑本,该辑本辑录商王世系23则,参照其他六种辑本进行辑校,分为成汤立国之前的先公和成汤立国之后的商王两部分,结合《殷本纪》《古本竹书纪年》、甲骨卜辞、战国简牍等文献,对相互印证的商王世系进行文献梳理与释证,更加客观呈现出商王世系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崔文娟 《科技信息》2012,(24):209+211-209,211
《易筋经》相传为达摩所作,但经过史学家考证,此说多为假托杜撰,但《易筋经》成书年代到现在为止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分析明清时代的社会客观事实,认为该书成熟于明朝中晚期,流行于清朝。  相似文献   

15.
《论语》在孔子"自卫反鲁"后由孔子弟子开始编辑,成书于孔子生前的公元前481年至公元前480年间。孔子曾为《论语》的编辑提供过若干材料。成书于孔子生前的《论语》约包含了今本章数的百分之九十,其余为孔子卒后《论语》修订时所加。  相似文献   

16.
解缙《文毅集》的成书过程十分复杂,其中错讹甚多。谨以国内孤本元刻《赵子昂诗集》为主要依据,考证出《文毅集》中的《送镏若斋》二首非解缙所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红学研究的发展历史 ,对成书于清代道光年间、涉及对小说《红楼梦》评价的著作《京尘杂录》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并对该书的作者杨掌生的身世及与《红楼梦》关系进行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8.
下挂式空射系统机箭分离阶段运载火箭处于无动力飞行阶段,高空阵风会对其运动轨迹产生较严重的干扰。为研究下挂式空中发射运载火箭机箭分离阶段系统的离散阵风响应,引入"网格速度"思想来计入阵风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非定常Euler和N-S方程,对机箭分离过程进行了动网格仿真分析。通过模块化方式搭建了机箭系统离散阵风响应仿真平台,平台由火箭状态及网格更新模块、力与力矩CFD解算模块、飞行状态参数求解模块和离散阵风干扰模块组成。仿真计算了机箭系统穿越1-cos离散阵风区的动态响应,并与无阵风条件下机箭分离气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阵风条件下机箭分离后机箭系统可以较好地满足火箭的点火要求;在遭遇离散阵风后,机箭系统稳定性被破坏,可能导致发射失败,这对于机箭系统的控制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占胜 《科技资讯》2011,(31):249-249,256
《左传》虽成书于战国早期,然细绎其内容,我们发现《左传》中记录的文学批评思想,其产生却早于孔子生活的时代,从《论语》中所见孔子论诗论文的一些见解来看,它们往往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本文试图采用"左孔互证"的方法,从中和之美、文质并重、诗言志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左传》中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文论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作者对其所持的一些论据进行了辨析,认为“连珠炮”等火器即使确为明初所发明,也不能证明《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因为这些描写是明人增改的;以“玉带”为贵也不是明代才开始的时尚,而是历史久远的传统;《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皆用“原来”而不用“元来”一词,不是因为它成书于明初而不用“元来”,而是因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官刻本,为避讳而将罗贯中原著中的“元来”改成了“原来”。因此,持明代说者的上述论据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