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一书的编修,从康熙十八年(1679)开始,到乾隆四年(1739)定稿,先后用了60年时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中有43年之久则是在康熙的具体领导下编修的。  相似文献   

2.
《绛妃》为《聊斋志异》青柯亭本的最后一篇,题作《花神》。青本刻者赵起杲(所以,又称赵本)从1746年(乾隆十一年)得到手录《聊斋志异》二册以后,不断研究和勘定,于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付梓。距离蒲松龄去逝相隔五十年。尽管青本诸多缺点,如篇目不全等,  相似文献   

3.
双峰书院旧址在今双峰县城永丰镇.正式创办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结束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时一百四十五年.今双峰县境旧属湘乡县中里.湘乡旧有涟滨、东皋两书院,位于县城,距永丰近百里地.湘乡中里生员入学往来不便.乾隆十年(1745年),当时的湘乡知县张念斋在永丰借用民房,设立义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张董达为首倡议兴建义学,扩  相似文献   

4.
伯启是清代满族数学家。伯启,字绘亭,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中官钦天监监付。因缺少资料,对伯启的生卒年月等不详。伯启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写出专著《勾股形内容三事和较》一书。现将伯启在此著作中所做的工作论述于下。《勾股形内容三事和较》一书的序作于乾隆四十八年。在序中伯启阐明了自己的著作思  相似文献   

5.
长路漫漫遍诗花乾隆盛世,诗坛繁荣。此时,岭南的冯敏昌,以其才华秀出的诗作赢得世人的赞赏,翁方纲誉之为“南海明珠”。冯敏昌,字伯求,号鱼山。廉州府钦州长墩司南雅村(今钦州市大寺镇马岗村)壮族人。乾隆十二年(丁卯)夏历十一日,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勤读毛诗四书,十岁  相似文献   

6.
蓝鹿州的饿乡记可算为盛清的一篇奇文。这篇文字与章实斋又发生过一段怪的因缘。这段因缘又牵涉到一位向来无人注意的老秀才──贾澎。 据永清县志(1)贾氏原出女真部族,自金时即世居永清县。贾澎字东澜,生于康熙四十一年(西元一七○二年),卒于乾隆四十三年(西元一七七八年),享年七十七岁。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年二十五,为生员。屡与乡举,皆不售,以力田与塾师业终身。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年三十五,诏举孝廉方正,知县丁 以澎应举,澎以亲老不出。 澎致力于著述,晚年辑一生文稿,名之曰耕余集。乾隆四十二年(西元一七七七年),章实斋主永清…  相似文献   

7.
《宋诗别裁集》 8卷 ,原名《宋诗百一钞》 ,清代乾隆间张景星、姚培廉、王永祺三人合编。后人将此书及他们合编的《元诗百一钞》同沈德潜编选《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合称为《五朝诗别裁》。该书有中华书局 1975年 11月据乾隆 2 6年 ( 1761)涵芬楼本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 10月据涵芬楼本点校本。本书的主要编选者张景星 ,字行之 ,江西奉新人 ,乾隆十年 ( 1745 )进士 ,曾为河南鲁山知县 ,后去官 ,寓居河南南阳 ,主讲于衍畴书院。编选者姚培谦 ,字平山 ,江南华亭 (今上海松江 )人。诸生 ,雍正间 ,举人才不赴…  相似文献   

8.
清代乾隆时期宫廷唐卡的镶做机构有一个逐步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乾隆九年到十三年,宫中尚未出现专门的唐卡镶做机构,乾隆十四年到乾隆二十年,宫中开始出现了以皮作和裁作为代表的相对固定的唐卡镶做机构,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六十年宫廷唐卡镶做机构成熟定型。不同时期的唐卡镶做机构存在一定的变化,反映了乾隆时期宫廷唐卡镶做机构逐步向专业化发展,宫廷唐卡镶做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洋教”最初入黔,在清乾隆年间,1757年(乾隆24年)从四川入黔北务川。时天主教四川教区法国传教士罗方济到务川一带宣教,并吸收了30多人人教。1783年(乾隆48年)绥阳县赵里六甲王柏堂、王松堂常到川东永川县从事贸易活动,该县信仰天主教的商人较多,王氏兄弟受其影响,举家人了教。天主教即在贵州流布开来。此时传教活动被目为非法,传教士不受官府保护,教徒甚少,教会禁止置田产。  相似文献   

10.
清代鸦片战争前之中西沿海通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清代鸦片战争前,中西海舶贸易的沿变,可以分做两个大的阶段:由清初到乾隆二十四年(1644—1789),共一百一十五年,为沿海通商时期。在这一个时期,中西贸易的口岸为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珠山)等地。乾隆二十四年(1759)发生了洪任辉(James Flint)的案子,中国把淅江的口岸关税加重,限制洋船贸易,广州成了唯一合法贸易口岸,一直到道光鸦片战争时没有变更,这後一百八十二年的一个阶段,可名之曰广州贸易时期。(1760—1842). 在前一时期中(1644—1684),短短的四十年光景,适当中国纷乱的时候,清朝颁布禁海法命,中国大陆和沿海的交通受严重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张强伟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8):46-47,50
天津府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遭遇的水涝灾害是天津地区历史上较为"典型"的自然灾害,而此灾害发生的背景便是清代天津府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与气候。而有关灾害发生之后清政府与天津府地方社会的赈济和救助工作方面的史料,反映了乾隆时期清朝政府的救济灾荒的政策以及天津府的地方社会的相关情况,本文试就这些史料进行相关史事的梳理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季芝昌,字云书,号仙九(<清史稿·季芝昌传>作:字仙九,误),江苏江阴人.乾隆五十六年九月初五日(1791年1O月2日)生于江阴城内中街本宅.[1]  相似文献   

13.
泰山碧霞祠香钱是明清泰山香税征收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清代入山香税废止后,碧霞香钱并未停征。新见乾隆朝山东巡抚法敏题本中涉及其时议定之碧霞香钱管理制度,规定由泰安道纪司主持对钱物的查点存贮,所得资金留作修葺祠庙、山路费用。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因发生碧霞祠渗漏事件,香钱查检收贮使用权均重被收归官府,此制一直延续至民国中期方告停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清代新疆天山北路——北疆的城市建设进行了纵向考察 ,指出了自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1 75 5年 )迄新疆建省 (1 884年 ) 1 0 0余年间北疆城市建设的阶段划分、衰落原因 ,再现了传统经济条件下北疆城市的缓慢发展及衰落的历史过程 ,对于我们学习研究新疆史颇多裨益。  相似文献   

15.
纪昀与泰山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国文化史上一项浩大工程——《四库全书》的编纂已近竣工。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内,这项工程的主持人,《四库全书》总裁官,大学者纪昀,正以他睿智的眼光注视着泰山。 纪昀(1724——1805),字晓岚,又字春帆,号云石。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氏少即颖异,及长更是学问淹通,博闻强记。乾隆三十八年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由纪氏总领其成,尽读各省所进书和宫藏秘籍,逐一论次编排。其同年好友及四库馆同僚朱硅称之为“笔削考核,一手删定,为全书总目,裒然巨观” (《知足斋文集》)。纪昀还撰写了煌煌二百卷的目录学巨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它不仅“叙作者之爵里,详典籍之源流,别白是非,旁通曲证,使瑕瑜不掩,淄渑以别”,而且还“剖析条流,斟酌古今,辨章学术,高挹群言”(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实际是对乾隆以前的学术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较为翔实的资料考察了汉代至乾隆 2 0年 ( 1 75 5年 )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一千余年的时间中 ,新疆天山北路——北疆——城市建设概况 ,指出北疆城市建设的兴衰与中央王朝势力消长之间有密切关系 ,总体上呈波浪式发展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常华 《科技潮》2002,(9):36-37
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侧,是世界上使用年代最久、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数量最多而又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物。说起它的历史,要上溯到金代。金元时期的观象台北京地区设置天文台始自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袭宋制,立太史局,设候台,当时将宋朝在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置的主要天文仪器迁至中都(今北京),并由太史局修建了一座候台,贞元二年(1154年)把这些仪器置于候台之上,开始了观测工作。当时的候台遗址在今复兴门外白云观附近。  相似文献   

18.
陈文合 《甘肃科技》2005,21(10):142-143
笔者根据五年边(滑)坡监测的实践,指出了边(滑)坡稳定性监测中监测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边(滑)坡稳定性监测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设计所需的基本资料,简要介绍了监测项目与仪器的选定以及仪器布置的原则,总结了边(滑)坡稳定性监测几个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粤山农业科教仪器公司于一九八五年成立,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直属企业,也是目前广东省经营科教仪器(设备)、实验室用品(设备)品种最为齐全的科教仪器公司之一。 经过十几年不断的改革与探索,公司汇集了全国各地及国外颇具影响的名、优、新、特产品之精髓,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提供设计新颖,品种齐  相似文献   

20.
《广雅疏证》十卷,清王念孙著。王念孙,江苏高邮人,清代著名的训诂学家,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开始致力于《广雅》的疏证,每天疏证三字,寒暑无间,至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冬,完成前九卷(第十卷用儿子引之的稿子)。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正月,写成自序,作为疏证《广雅》的小结。《广雅疏证》是王念孙潜心研究的结晶,是他毕生学术思想的体现。学者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段玉载誉之为“不朽之作”。《清史稿·儒林传》:“(念孙)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于《尔雅》,《说文》,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