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苦闷的象征》是厨川白村的遗作,也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鲁迅的关注。由于鲁迅等人的积极译介,厨川白村及其作品在中国文学领域名声鹊起。他的文学观契合了鲁迅当时的文学思想,也影响了鲁迅的文学创作。学界关于厨川白村与鲁迅的比较研究尚处于一般引述状态,而关于厨川学术思想的渊源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厨川白村文学思想的显性源头在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之中,而其隐性的渊源则在马克思学说中。马克思的劳动学说是厨川白村改造日本国民性的重要参照,这也是《苦闷的象征》超越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精神分析学一直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流派都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封笔之作《无名的裘德》中,用深刻、犀利的写作手法将几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哈代对心理问题的积极探索与透彻研究,堪称精神分析小说家之先驱。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在"内部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很多研究的瓶颈。造成中国新时期文学"内部研究"困境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学者自身的思维困境。文学的"内部研究"发端于西方,其内部的思维形态也更多呈现的是科学的思维。新时期中国从事文学"内部研究"的学者们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造成科学思维训练不足,传统思维固化,激进主义思维突出等思维缺陷,这些思维困境严重影响了文学"内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詹姆逊是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代表。詹姆逊吸收了精神分析学的某些观点,认为“辨证的批评”应当显示文艺作品的内容,揭示被压抑的无意识和原始经验。同时,对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比较重要的修正。他把弗洛伊德的生物性“个体无意识”和拉康的“语言无意识”修正为“政治无意识”,并把政治分析和文学分析结合在一起,他还将精神分析“历史化”,使政治无意识成为一切文本和文本阐释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文学历史长河的一段,新时期文学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然而通过从文学思潮和作家接受的角度,浮光掠影式地考察外国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发现新时期文学是在外国文学强势下的远离根基的文学,这正是新时期文学无法持续繁荣的基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西方世界的提升诉求凸显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海外译介在提升我国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上的重要性。莫言先生作为新时期文学代表作家获得诺奖是西方文学界对中国文学的充分肯定,同时说明莫氏作品海外译介是我国文学外译的典型的成功案例。在分析比较"熊猫丛书"和"莫氏译介"两次文学外译案例后,本文从译者选择和译介模式角度探索以新时期文学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理想的译者取向。  相似文献   

7.
《八骏图》是沈从文1935年创作的一篇小说,在这篇作品中沈从文很好的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对人性的丑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本文旨在分析精神分析学在小说中的体现,以及小说的其他一些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祥子作为中国社会早期城市打工者的形象入手,结合他的现实处境、个性特点、需要层次和新时期文学对当代打工者的描写,剖析了祥子的需要和冲突,揭示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文学从复苏到繁荣、从探索到困惑,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显示鲜明的特点,在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新时期文学的三个特点、探索与失误、经验与教训,结合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实践,作了较翔实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西学东渐,文艺学、美学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诸如美学热、文学是人学、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艺学方法论、审美意识形态、人文精神大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美学的崛起、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挑战、生态美学的提出、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等。热点问题虽然很多,但是能够在学理层面形成有效积累的并不多见。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一旦按游牧民族的兴趣与要求去发展,一种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学形式便产生了。这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词的产生,就是体现这一规律的典范表现。  相似文献   

12.
1921年《小说月报》以全新的内容和形式向旧文学宣战,它像一道巨大的分水岭将文学的"新"与"旧"截然分开。但是在中外文化碰撞交汇下,新文学创作者不能立刻摒弃旧有的文学观念,并因概念不清而对小说文体产生认识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3.
运用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得到的新鲜的方言口语,从汉语方言与汉民族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的关系上,分析汉语言文字对地方文学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和民俗文化的形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态文学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社会后工业时代被许多人称之为生态环保时代,它催生了一种新的学艺术样式——生态学或称为环境学,它以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主旨。生态学主要的审美价值是植根于人类家园的爱心,呼吁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成为激发人们重视与关心生态平衡的“预言”。可以预料,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学样式,将在坛上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因此,作为生态学的实践总结,生态学理论和批评已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泓峻 《中州大学学报》2014,(5):38-42,90
经学研究是影响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汉大赋的写作,建立在经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唐代古文家的古文写作,受到当时以《春秋学》为代表的经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后世儒家学者《诗经》研究对汉语诗歌的发展的影响,远比《诗经》文本本身更大,文人诗歌中爱情诗的缺失,与经学家将《诗经》中大量爱情诗故意进行曲解,掩盖有关;古体诗、格律诗、词、曲等文体的价值,则是根据它们与《诗经》相似相近的程度进行判断的。宋代理学家喜谈性理、以白话说经的传统,与说理诗的大量出现以及白话小说的兴起之间,存在相互呼应的关系。经学研究对汉语文学文本形态发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新文体的发明,"传体"这一在后世十分重要与活跃的文体,与"经传"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蜕变、逆转中的现代曙光--论苏曼殊小说的现代性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小说在民初文坛别开生面,独标一格。它自觉融合了西方的现代观念,以对“人”的关注、悲剧意识的显现以及艺术形式现代转型突破并超越了中国传统小说观念和艺术技巧,隐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性品格,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朝末期(1896-1911年),大量日文图书被翻译成汉语引进中国,对中国的思想、语言等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拟通过分析这些日文译书的特点,探讨其对中国图书文献发展的影响。从量、质、形三方面指出其丰富汉语文献、改善藏书结构、改变图书形式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代文学转型是一个重新确立中国文学体系架构的复杂过程,由进化论主导构成的文化语境成为影响这一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应对危机和对先进文学观的积极继承促使国人接受了改写进化论的策略,使之成为改良和革命的理论支撑,并在文学内在价值系统及内容和形式诸方面引发深刻变革。文学进化论的逻辑是不成立的,文学工具主义的策略失控,革命意识和全盘西化的思维模式等弊端也日益引起学者的警觉。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震惊文坛。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等叙事学角度来看,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汇中鲁迅小说的叙事模式是接受新知与转化传统并重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文艺领域系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文艺观,而且在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科学地总结了中国文化史和文艺史的经验,对中国的新文化和新文艺进行了体系性的理论概括和开拓,成为中国新文艺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