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辐射换热量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的推导计算,并通过一个实例与现有的简化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换热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一般可按用途、热量传递方式等进行分类。按用途可分为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加热器及冷却器五大类;按热量传递方式则可分为混合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等。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换热器。  相似文献   

3.
许君 《广东科技》2006,(12):156-156
一、引言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由于具有舒适、节能、便于分户热计量和有利于装饰,室内温度分布均匀,以及可改善楼板的隔音和降低撞击声等显著优点,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4年法国约有20%的住宅建筑应用地板采暖系统,而德国为41%,奥地利为25%,瑞士为48%。  相似文献   

4.
地面辐射采暖是将整个地面作为低温辐射采暖源的取暖方式,具有其他采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地板辐射采暖被一致认为是最科学合理、最舒适健康、最经济节能的采暖方式。本文就地热地板导热散热性能;尺寸稳定性能;表面耐干热性能;耐冷热循环性能;防潮耐磨性能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板翅式换热器的性能及在空分领域的应用,也简要列举了学生设计中对板翅式换热器的初步选型计算方法,用实例说明其不同的设计思路。因篇幅所限没能列出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赋时Petri网为分析工具,将混流制造系统工艺流程、产品类型标识、缓冲区和加工时间等用基本Petri网语言表示,建立了基于赋时库所Petri网的混流制造系统模型,从全局观点描述事件之间的顺序、并发和同步等关系,并基于该模型,进一步分析混流制造系统的性能,包括操作间的逻辑约束关系、资源冲突、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率等.相关实例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管壳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选型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管壳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各自的特点,并通过对此两种换热器在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水换热器的性能参数的对比和计算,详细论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性能的比较,为换热器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板辐射供暖9施工前,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及其它工种的配合措施。安装人员应熟悉管材的一般性能,掌握基本操作要点,严禁盲目施工。  相似文献   

9.
10.
太阳能热泵地面辐射采暖系统是一种满足住户采暖供热需求的新型太阳能热水系统。文中介绍了太阳能热泵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构成、特点和设计方法,对太阳能热泵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混水降温装置的原理和混水方式,并对混接后对供热管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板式热交换器和相同形状波纹槽道的流阻和传热有较大的差距 ,通过流型观测发现板式热交换器内的流量分配不均匀 ,偏流的存在降低了板式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 ,增大了流阻 .在压力降测试的基础上 ,提出了单元流路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能够定量计算板式热交换器内的流量分布 ,并计算了BR10和BR12两种板式热交换器 .计算表明 ,进出口段的波纹形式能显著地影响板式热交换器内的流量偏差 .误差分析验证了单元流路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  相似文献   

13.
微小槽道散热器流动与换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 0 .4mm× 2 .0mm× 2 0mm的微小矩形槽道蔟为实验段 ,对水和 6 6 %乙二醇水溶液在底部加热的微小槽道散热器中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的Re数范围为 2~ 2 5 0 0。实验结果表明 :水和乙二醇水溶液工质在微槽散热器中的流动阻力系数随Re数的增大而减小 ;对流换热的Nu数均随着Re数的增大而增加 ;在相同Re数下 ,Pr数大的乙二醇水溶液工质的Nu数大于水的Nu数。在实验基础上 ,获得了相应的流动阻力及换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分户热计量系统的特点,并对其布置形式、热计量和热负荷的计算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并设计了水暖系统热交换器锅炉侧热水流量自设定 PLC控制系统 .给出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重点讨论了自设定功能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带有分配器的钎焊板式换热器内各支路的气液流量分配特性建立了预测模型.基于各支路的压降平衡方程,分别建立了板间流道和分配器流道压降计算模型;基于分配器处的气液分离关系方程,分别建立了两相流体在分配器处相分离和在分配器入口处液膜分布的计算模型.通过将压降平衡方程、气液分离方程分开迭代计算,开发了适用于模型的求解算法.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对比表明,换热器总压降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两相区高度的相对误差在±13%以内.  相似文献   

17.
多区域型兰炭余热回收换热器内颗粒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兰炭颗粒在换热器内的流动特性,对于提高换热器的余热回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换热器内颗粒流动过程的离散单元法(DEM)模型,分析了换热器内的颗粒流动。结果表明:兰炭颗粒在换热器三个分区内均为整体流,内换热器间区域颗粒流动均匀性优于内外换热器间区域;流动过程存在着自换热器底部向上传递的速度波,颗粒竖直方向速度为不断脉动过程,且越接近料层顶部颗粒脉动幅度越大;颗粒流经内换热器横管时有明显绕流现象,横管下方形成无粒子区,颗粒流速增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红外热象仪对一叉流板翅式换热器内气流的温度分布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换热器模型内温度分布的特征,以及平均努谢尔特数和局部努谢尔特数变化规律的结果,并对换热器内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特流分配的不均匀性对紧凑式换热器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一侧流体分配不均匀的换热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物流分配不均匀性对换热器效能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为研究换热器内部物流分配不均匀对其效能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该理论模型包括连续模型和离散模型2种形式,前者为研究物流分配不均匀引起换热器效能的下降提供了一种分析计算方法,后者为控制实验研究的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对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