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永凯 《科技信息》2007,(18):180-181
被称为中国“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为世人描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仲卿与兰芝的遭遇至今令人唏嘘不已。多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是乐天的,是缺少悲剧精神的,故中国文学中缺少纯粹的悲剧,尤其是爱情悲剧更显得苍白而无力,而焦刘之爱情悲剧,无疑有力的反驳了这一论调。焦刘的悲剧根源不在其他,而在于情理之冲突,情感与伦理的冲突是中国古代社会无法调和的自在的矛盾,《孔雀东南飞》为我们明晰的展示了这一主题。从文本所展示的故事构架来看,仲卿与兰芝的悲剧是自然而然的“人生之所固有”的悲剧,故可以视之悲剧中的悲剧,是华夏悲歌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古代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国戏剧艺术大师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德国大诗人席勒的名剧《阴谋与爱情》,虽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但它们的母题却是相同的——“爱情”、“自杀”。它们的主人公都是一对真挚相爱的青年,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男女主人公都和自己的长辈亲属进行了抗争,最后都殉情而死,但他们的死,都宣告了他们的压迫者的失败和自己爱情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葛宏 《科技信息》2007,(29):251-251,235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代表着汉乐府诗的最高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堪称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典范。刘、焦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极具高度的典型意义,他们的悲剧,历来受到人们的同情和赞颂。通过对故事当中的"遣归"这个至关重要的情节的探讨,进一步深思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也探《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陈恒恕《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著名的叙事诗。产生于汉末建安时,代表了汉乐府民歌最高成就,明代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艺苑卮言》)。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的人们,不少人在谴责封建礼教、家长制之罪恶的...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录存的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乐府民歌代表作之一。它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作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对诗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反抗精神寄予同情并加以赞扬,同时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  相似文献   

6.
张玉琴 《科技咨询导报》2007,(8):163-163,165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双璧”之一。它以其鲜明的叙事风格以及典型的艺术形象塑造,成为后世传世不朽的佳作。其中兰芝的悲剧性命运牵动着每位读者的心。她和丈夫仲卿感情甚密,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她不幸的婚姻呢?本文就兰芝婚姻悲剧的原因略作分析。以便“窥一斑而见全豹”找出封建社会女性婚姻悲剧的真正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中以孔雀为起兴,叙述了主人公刘兰芝被逐出夫家,最终投水自尽的悲剧命运。《潜水鸟》中以潜水鸟为象征,讲述了皮格特不被主流社会接受,在经历了迷茫、寻觅、无奈、幻灭之后葬身火海的悲剧。加拿大作家玛格利特·劳伦斯的小说《潜水鸟》与中国古代长篇叙述诗《孔雀东南飞》之间有许多的类似,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对两部作品的叙事风格、人物性格刻画、象征意蕴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琵琶行》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为数不多的长篇叙事诗,在叙事诗的创作艺术上;表现了作者白居易卓绝的艺术才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中国古代,由于受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思想的影响,诗歌门类中的叙事诗并不发达.唐代以前,比较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只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寥若晨星的几首.到了唐代,才相对集中地出现一些叙事诗,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元缜的《连昌宫词》,刘禹锡的《秦娘歌》,李绅的《悲善才》,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在这些叙事诗中,《琵琶行》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代表着唐代叙事诗艺术乃至整个古代叙事诗艺术的最高成就.下面,我们试从叙事诗创作艺术的角度,对《琵琶行》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试论《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引发的爱情悲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婆媳矛盾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孔雀东南飞》中的爱情悲剧产生最根本原因就是焦母与刘兰芝存在婆媳矛盾,而既作儿子又作丈夫的焦仲卿却处理不妥。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被历代文人誉为“长诗之圣”(王世贞)、“古今第一首长诗”(沈德潜)而世代传诵。严格地说,它是产生于1700多年前的汉魏之交的一首长篇五言叙事诗。它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在门阀制度统治下,封建家长对忠于爱情的青年男女冷酷迫害的罪恶,表现了青年男女为捍卫正当权利以死反抗旧制度的可贵精神,它是乐府诗内容与形式发展到顶峰的一株奇葩。  相似文献   

11.
在《红楼梦》研究工作中,怎样评价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一个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牵连到《红楼梦》的主题、结构,涉及到这部小说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因而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四人帮”完全抹煞宝黛爱情的意义;而我们的一些同志在承认宝黛爱情是贯串全书的主要故事情节的前提下,对这一爱情悲剧与主题思想的关系;这个悲剧在小说中所占的位置,它的时代色彩和社会意义,以及如何理解构成宝黛爱情思想基础的叛逆性格等问题的看法,也是颇不一致的。这些不同意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往往带有悲剧色彩,西方文学中的爱情是在宗教氛围笼罩下的描写。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俯拾即是,“因为爱情和婚姻实质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反过来文化背景的差异又影响、限制着一个民族的恋爱方式和婚姻习俗,决定着男女主人公对爱情与婚姻所采取的行动。本文通过英国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红字》,分析这两部爱情悲剧对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一、两代《莺莺传》的悲剧艺术元稹的《莺莺传》和王实甫后来改编的《西厢记》都是古代文学史上歌颂真挚爱情鞭笞封建礼教压迫的不朽名篇。当我们在看完元稹的《莺莺传》之后,总会感到一种失落,一份感叹。很多人会觉得是因为张生与崔莺莺之间那么纯真那么  相似文献   

14.
《娇红记》是中国爱情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部标志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它上承《西厢记》、《牡丹亭》等经典杰作,下启《红楼梦》这部煌煌巨著,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爱情文学的发展树起了一杆标尺。《娇红记》爱情描写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动摇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的伦理价值、揭示社会发展本质规律的历史价值和拓展崭新爱情义界的认识价值,也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作为一出脍炙人口的爱情戏,它还是一部成功的悲剧,自问世以来不知打动过多少人的心扉,具有强烈的悲剧艺术感染力。对爱情义界的创新性开拓,更使它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了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它所倡导的爱情婚姻原则已经颇具现代性意味。  相似文献   

15.
《长恨歌》系美善的二律背反。由善偏向美,是白居易所处时代的社会时尚和许多诗人的普遍心理。就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契机看,劝善不是目的,审美才是目的。白居易对李、杨爱情这一历史题材根据审美需要进行艺术处理。诗人对李、杨爱情生活的表现是描写细腻,宛转陈情,增强美感,而不是“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从审美品位来看,《长恨歌》属于悲剧美。  相似文献   

16.
罗贯中尽艺术表现之能事,在《三国演义》中全力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典型形象,并由此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悲剧历程。《三国演义》堪称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其中所蕴涵的悲剧美学思想,既是中国古代悲剧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尔后中国悲剧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光辉起点,它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晶莹璀璨的明珠。其中“国风”作品,无论是表达劳动人民对剥削压迫的不平,还是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无论是表达民族正义战争中,全民族同仇敌忾的精神,还是表现出长期战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是一部传唱千古的诗篇,而里面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更是以其杰出的形象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她的一生上演了三部爱的悲剧,同时也奏响了一曲爱的赞歌。她以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自己捍卫爱情,挽救婚姻的种种努力,更是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故事,不仅仅是对纲常礼教,对人格摧残的揭露,更是汉末人们追求独立人格与爱情幸福、亲情孝道之间矛盾的反映.刘兰芝、焦仲卿二人既是忠贞爱情的捍卫者也是早期封建纲常礼教的判逆者,他们的爱情悲剧,折射出人们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美好爱情的期冀.  相似文献   

20.
“情种画廓”是古代小说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巨变,人们的爱情观念也在发生着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进步的变化。《西厢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连成》,作为古代描写爱情的学伤口链条中间的三个小小的环节,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中国封建社会爱情观念,道德发展的轨迹,织成一道“情种”未必都懂情的“情种画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