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日昌的外交思想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这对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内容有:坚守条约的和平外交思想,“自强为本”的实力外交思想,“遣使设领”、“保护华侨”以及主张实行“均势外交”的外交策略等等,从三个方面对丁日昌外交思想的成因作一略述。  相似文献   

2.
公元14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此时的东方小说没能象欧美小说那样受到进步思潮的冲刷洗礼,并形成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叛;而是处于程朱理学、禁欲主义的控制之下,理学占据着思想统治的宝座,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使得人们谈“欲”色变,惟“理”是从,[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体西用”思想由于其“中体”而备受争议,但其“西用”确对中国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个整体,“中体”和“西用”是密不可分的,在当时的条件下,二者相辅相成,没有“中体”也就很难有“西用”,没有“西用”,“中体”也就没有意义。抛开争议,中体西用思想的进步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丁日昌的外交思想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这对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内容有:坚守条约的和平外交思想,“自强为本”的实力外交思想,“遣使设领”、“保护华侨”以及主张实行“均势外交”的外交策略等等。从三方面对丁日昌外交思想的成因作一略述。  相似文献   

5.
当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散去之后,中国知识分子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接受“师夷制夷”的思想,逐渐形成一股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振兴华夏的思潮。而焚毁圆明园的烈火,使卷入这股思潮的洋务官僚、买办商人和知识分子经受了一场痛苦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民族经济思想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提出“要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搞上去,否则民族区域自治是句空话”;20世纪80年代,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民族地区经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提出“两个大局,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创造”在现代思想中上升为价值,其文学诉求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创造”话语。中国现代文学“创造”话语主要有两方面内涵:一是“创造”与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传统及当下性指向的关系问题;二是作家个体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与创造的关系问题。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新思想的影响下,“创造”问题得到了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以往认为中国近代地形测绘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本文指出,受中俄边界争端、太平天国战争破坏和冯桂芬自强运动思想影响,同治初年苏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地形测绘。在曾国藩、丁日昌等人的推动下,通过制定严格详细的章程,依靠江南本地绘算人才,采用相对简易的工具,完成了该区域二里半方(约1∶37500)大比例尺地图和部分高程测量,并推广到苏北地区。这是迄今发现中国20世纪前最为详细精确的地图测绘,不仅将中国近代地形测绘开始时间至少提前到19世纪中叶,而且丰富了对早期自强运动的认识;由于地图测绘包含当时水系湖泊、聚落、山脉等详细地形信息的地图、清册资料,也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了国家主义思潮,1923年底,出现了国家主义的派别。 国家主义思潮最早产生于17~18世纪的西欧。当时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针对“君权神授”的封建特权,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至上的思想与主张。它对战胜封建主义,促进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国家从来都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所宣扬的“爱国”、“国家”、“民族利益至上”,成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意识,这时候的国家主义思想就是反动的思潮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的各  相似文献   

10.
公元14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此时的东方小说没能象欧美小说那样受到进步思潮的冲刷洗礼,并形成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叛;而是处于程朱理学、禁欲主义的控制之下,理学占据着思想统治的宝座,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使得人们谈“欲”色变,惟“理”是从,  相似文献   

11.
“奇”的观念,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并因此而与神话结下不解之缘;神话以“奇”为美的艺术传统,逐渐形成小说美学传统。明代后期,提出了“奇”与“正”、“幻”与“真”的命题,从而赋予“奇”的观念以现实内容。世情小说把世俗世界引进艺术世界,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已完成由“神”向“人的过渡。小说以“奇”为美,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思想、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五四“非孝”思潮的实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是“人的觉醒”后的自然要求,而孝道规范本身存在着许多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性,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也因此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与主体情感的复杂性特征,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时代主潮的变迁,也是造成中国现代作家书写孝道时在“决绝”与“犹疑”之间徘徊的重要因素。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反抗传统的狂歌猛进时代,“非孝”成为当时作家书写孝道时的主流化选择,而到40年代,随着抗战的深入,民族解放成为时代的主潮,传统文化的命运与现代国家、现代民族的命运复杂地纠结在一起,因而具备了崭新的救亡意义,孝道的积极性意义得到重新张扬。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从助困、扶智、励志、立心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测评与考核,构建“自强之星”评选因子;以“自强之星”为载体,按照“自强之星”的评比要求、评比方式及宣传等途径,全方位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国的思想学术界曾有一场关于“人道主义”的论争。如今,若是站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这一历史位置来重新回看历史上的这场思潮论争,可以发现其在以青年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为理论武器批判文革历史错误的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现代性的诉求与市场经济之间完成一种“无意识的共谋关系”。因而,对这场思想论争进行重新梳理和反思在重提现代性批判的今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老舍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以民族主义的思想形式呈现出来的.他的民族主义的"民族"指的乃是中华民族,因而他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是统一的.老舍对中华民族的振兴问题作了长期的思考,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民族主义思想.通过深刻的民族自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优长,达到民族自强的目的,是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民族敌人怀有强烈的仇恨,但又以世界各民族和平共处为自己的理想,是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另一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1934年,我党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理论例题。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生命线”生动简洁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军事以及其他工作关系的根本原理。建党80年来,我党一直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团结亿万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向上,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内涵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发挥“生命线”的作用,依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重要思想。“以德治国”是道德与法律关系发展的逻辑结果,还是中国执政党治国思想的完善和发展?是为了进一步加快“依法治国”的进程,还是拯救道德的权宜之计?“以德治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文试时“以德治国”的意义以及“以德治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焦郑珊 《科技智囊》2022,(12):41-47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的科技革命呼之欲出,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和自立自强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探究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总结影响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至关重要。文章从历史的视角出发,聚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引领下,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所开启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创新路径,深入思考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提出科技创新的实现需要对科学技术全面而系统的理解,建构合理的科学观,以期为当代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从19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萌动的宪政意识,迅速发展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并与当时国内的宪政运动互为表里。关于立宪思潮,清末思想界对其作了多方探讨,包括:立宪政治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立宪政治诸要素如国会、宪法等;实行宪政的程序步骤。立宪思潮在20世纪的中国颇有影响:立宪政治是对专制政治的否定和批判;立宪思想是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道路上的又一次跨越;立克思潮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推进着近代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思潮影响下国人近代体育观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影响下国人体育观的变迁进行了分析。 研究认为: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兴 起以及20 世纪20~30 年代出现的“土洋思想”交锋,伴以西方社会思潮而至的西方体育, 在传播的同时亦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国人体育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晚清时期,强兵、御 侮和强种、强国的思潮,促使国人开始探讨体育救国之路;在军国民体育思潮的熏陶下, 体育救国成为人们一种“理想化”的选择;而在民主与科学思潮激荡下蜂拥而至的实用主 义体育与自然体育思潮、国粹主义体育与民族体育思潮,则使人们更加全方位地了解传 统体育和西方体育,使人们从融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的角度开始走向体育的真义与本 质。这是中国体育在由传统向近代转变过程中国人体育观变迁的最主要特点,也是中国 近代体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