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以两亲聚合物P(C9-AA)作乳化剂,制备大颗粒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苯丙乳液的方法;讨论了乳化剂,温度及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C9-AA)作乳化剂时,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2%,99℃下可以合成性能良好的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2.
以两亲接枝共聚物--聚苯乙烯接枝聚氧乙烯(PS-g-PEO)和聚人酸甲酯接枝聚乙烯(PMMA-g-PEO)作为乳化剂,选用合适的方法测试了丙烯酰胺(AM)在胶束和液滴中的分配系数-考察了两亲支共聚物的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分配系数与两亲接枝共聚物的浓度成正比关系,PS-g-PEO作乳化剂时,ηPS-g-PEO+0.176cE^0.985,而PMMA-g-PEO作乳化剂时,ηPMMA-g-  相似文献   

3.
4.
报道了利用PECVD技术在P-Si衬底抛光面上淀积含C60聚合物薄膜及在薄膜表面蒸金形成An/C60-Polymer/P-Si结构.通过常温及温偏处理后的不同C-V特性,推算了聚合物薄膜中的几种电荷密度和介电常数,并对经过温偏处理后C-V曲线的畸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考察一类含有密集疏水侧链具有刷形分子骨架结构的阴离子两亲聚合物AMPS-AMC12S溶液体系表面张力受聚合物浓度及盐的影响,研究了阴离子、阳离子以及两性离子型的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体系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含量较高的聚合物溶液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盐的存在可使聚合物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升高程度随聚合物疏水含量升高而减小;由于电荷屏蔽作用,聚合物与相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较弱,与相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较强;聚合物与相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体系的表面张力高于表面活性剂单一体系,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甚至使体系出现絮凝和沉淀的现象;聚合物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使体系表面张力升高,而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不会导致体系出现絮凝或沉淀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种子乳液聚合中加入可发气成分AC,制备可发气P(S/BVA)-PS核壳结构微球,借助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观察聚合过程,并与单纯种子乳液聚合进行对比,进而推测,探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粒子形成机理。研究了可发气微球的形态,结构,热分解特性,测量了其发气特性并与纯AC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T(4—AP)P的合成及与镉反应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非水溶性显色剂meso-四(4-氨基苯基)卟啉(简称T(4-AP)P),研究了Cd(Ⅱ)-T(4-AP)P-Tween-80-8-羟基喹啉体系的最佳形成条件,在pH12.5 ̄12.8的强碱性介质中,沸水浴加热20min反应进行完全。Cd(Ⅱ)与T(4-AP)P的摩尔比为1:2,在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46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3.08×10^5L·mol^-1·cm^-1,镉量在0 ̄6.0  相似文献   

8.
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O(^3P)与C2H2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HF/6—311 G(d,p),HF/6—311 G(3df,3pd),MP2/6—311 G(d,p)和MP2/6—311 G(3df,3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并确定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铁电共聚物P(VDF—TrFE)介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辐照改性后P(VDF-TrFE)薄膜试样的介电常数谱进行了V-P关系模拟,得出该材料具有与自旋玻璃体系与豫铁电体类似的性质,同时研究了其冻结温度随加工和辐条件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选择加工和辐照条件,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对铁电共聚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标题化合物[(mtan)Zn(OH2)](ClO4)2 (1) (mtan = 5-甲基-1,5,9-三氮杂壬烷) 是在pH < 7 的乙腈水溶液中制取的,而在11 > pH 7的条件下,配合物1中的水分子配体很容易电离出质子,形成二聚体[(mtan)Zn(m-OH)Zn(mtan)](ClO4)3 (2)的产率很高。在13.5 > pH 11的范围内,溶液中就会产生 [(mtan)Zn(m-O)Zn(mtan)](ClO4)2 (3),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2)由[(mtan)Zn(m-OH)Zn(mtan)]3+和三个ClO4-组成,晶体参数:单斜晶系空间群P2(1)/m,a轴 7.802(2), b轴 12.121(3),c轴 15.662(3) 牛琤 104.29(2)o,V 1435.3(6) 3。Zn(II)呈现稍微扭曲的四面体配位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系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广泛的用途,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合成规律的研究。在以Span-Tween类或Span-OP类为乳化剂,脂肪烃为油相介质,在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的条件下,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相pH值、单体浓度、油水比、共聚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质量分数w为2%水溶液的粘度η达20PaS以上的增稠产物。  相似文献   

13.
14.
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共聚物(P(Pt-HEMA),简称SH6)将其与聚环氧丙烷(PPrO,简称N330)共混,利用液浇铸法制备共混物薄膜,通过测定不同膜厚的SH6-N330共混体系的浊点,研究了薄膜厚度对SH6-N330共混体系浊化的影响,并利用逾渗机制建立了浊点值与薄膜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这一理论与实验数据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丙烯酸丁酯(BA)、α-甲基苯乙烯(α-MS)和丙烯腈(AN)为单体,在合成PBA/P(α-MS-AN)核-壳结构乳液聚合过程中,乳化剂的性质,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乳化剂MS-1具有较高聚合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乳液稳定性,在聚合后的乳液中加入Op-10,可提高乳胶的化学机械稳定性。此外,通过DSC测定Tg,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构不同于P(BA-α-MS-AN)的三无  相似文献   

16.
利用稳定性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界面张力仪及流变仪研究驱油两亲聚合物及其分离组分的乳化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驱油两亲聚合物及其分离组分的分子结构相似,但疏水基团含量不同;大分子组分相比小分子组分界面活性较弱,形成乳化液的粒径较大,但其体系黏弹性更高,致使乳化液液滴迁移速率降低,稳定性增强;驱油两亲聚合物在不同组分的协同作用下,界面活性较高,形成乳化液的粒径最小,体系黏弹性适中且稳定,因此乳化液液滴的迁移速率最低,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4-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Curtius重排反应制得4-甲基苯异氰酸酯,再进一步与3-氨基-1H-1,2,4-三氮唑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N-(4-甲基苯基)-N^1-(1,2,4-三氮唑)脲,其产率为75%,对目标化合物经元素分析,1R和′HNMR表征,并初步测定了此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渗流对比实验、原子力显微观察及电镜扫描等手段分析海博型两亲聚合物对O/W乳状液渗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由于两亲聚合物是接枝了疏水基团的特殊结构聚合物,当其浓度超过临界缔合浓度(wCAC)时能够形成空间性的、强黏弹性的超分子网络结构,这种结构在渗流过程中与分散相乳化油滴相互影响,增强体系的黏弹效应,使渗流阻力呈现"爬坡式"上升的不稳定特征;两亲聚合物浓度超过wCAC时,两亲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使O/W乳状液体系的渗流阻力增大、渗流不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驱油用两亲聚合物在高矿化度油藏适应性差的问题,利用无皂自由基聚合法优化合成一种驱油用的新型甜菜碱型盐增黏两亲聚合物PADC。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仪、元素分析仪对研发的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进行表征,借助旋转黏度计、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仪研究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微观形貌特征及盐增黏行为。结果表明:甜菜碱基团的引入使两亲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具有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效应,盐离子可通过增大流体力学半径和增强疏水缔合的双重作用使PADC具有盐增黏特性;当NaCl质量浓度从0增大到15×104 mg/L时,PADC溶液的表观黏度从14.1增大到54.3 mPa·s,流体力学半径从857增大到1 242 nm,盐离子强度越大,盐增黏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