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 《科技信息》2011,(14):49-49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美国开展了强大的宣传工作。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调整宣传策略,在抗战三个阶段宣传重点各有不同。对美宣传颇有成效,最终促使美国政策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军人优抚安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国时期的优抚安置制度。然而,由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腐败和经济困难等方面的原因,军人的优待和抚恤政策并没有得到广泛实施。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救亡为基础,把争取民主作为抗战胜利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前后提出党的工作中心是争取民主权利,实现对日抗战;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又率先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根据地实现彻底的民主制度;抗战后期,又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号召,得到广大人民以及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为抗战后政治民主化做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所进行的医学教育,为边区培养了大量的医药技术人才和医务工作者。对争取抗战胜利和推动边区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我们今天中、高等医校的教育和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为保障国民政府征兵制在江西的推行,江西省政府构建了从军师团管区到基层乡镇保甲的兵役行政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性兵役法规,进行了广泛的征兵动员。战时江西的征兵为保障抗战胜利所需兵员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抗战结束,国民政府善后救济总署对解放区进行了一定援助.时间两年,分三个阶段进行,虽缓解了解放区局部困难,但带有强烈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日益严峻,国民政府开始把西北地区作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也随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一系列开发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活动,不但促进了西北地区工矿业的发展与进步,使西北地区的重工业初具雏形,而且为抗战的胜利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大大提高了西北地区在国家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东北作家群"的重要成员罗烽因"政治—文学"家的二重身份,使其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显示出高度理性,充分强化了抗战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具体表现为:痛斥日本殖民者罪行、煽动反帝情绪;发掘民族精神韧力、支撑抗争意志;全面观照战争环节,呼吁抗战理智;刻意营造冷峻文风,激发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9.
国民政府时期的税收体制随着当时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了多次调整,主要经历了初期的国地分税,中期的县自治税收,抗战时期的国家与县两级税收和抗战胜利后的三级分税制四个阶段,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经济调节作用,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借鉴这一历史时期的税收体制的成败得失,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今天正在进行的分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抗战爆发后,为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国民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与军事需要相适应的教育政策,分别对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和大专院校的教材进行补充编订,增设战时课程,强化对各级学校学生的军事训练和管理,以加大国统区学校的国防教育力度。国统区学校国防教育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抗战意识,使学生的从军热情进一步高涨,同时也为国民党军队培养了大量的国防人才。国统区学校国防教育的实施是取得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